如何教育宝宝讲礼貌

  宝宝三岁起开始接触外界交往,这时礼仪接触也慢慢多了起来,幼儿已开始逐渐形成一些情感,对好与坏、美与丑的概念有了模糊定义。对于孩子的礼仪教育或其他教养问题都应持之以恒的影响和循序渐进的指导才是最好的教育影响力。为宝宝美好前程未来作铺垫。

  家长对待别人的态度,最初是由别人对待家长的态度决定的。孩子是由身边的人来影像的,接触的人是什么样就会养成什么样的习惯。另外,孩子在平常生活环境中学到任何事情的方式方法。如果一个孩子对人没有礼貌,那我们基本以肯定:第一,这个孩子曾经被“没礼貌”对待过;第二,没有人教会他如何礼貌待人。

  依据一些交往礼仪,幼儿的礼貌教育要因时而异,不同的年龄阶段要有不同的要求。比如,孩子从二三岁开始,就可以教他学习 礼貌用语"您好""再见""谢谢""对不起";能互相谦让;不独占东 西;做客、待客举止大方。四五岁以后,逐步提高要求,而且,提升礼仪,问候的和被问候的人都能感到愉快。教育孩子 大方地回答客人的问话;不要不言不语或躲躲闪闪;教育孩子不要只顾自己而妨碍别人;借用别人的东西,应先征得主人同意, 未经许可不随便翻动别人的东西;借用之物应加倍爱护,用后收 拾干净如期交还;还要教育孩子不说粗话、脏话,不给小朋友起 绰号等。

  案例:家里来客人,不论是大人还是有小朋友一同来,宝宝都出人意料地表现出霸道、没礼貌,有时候还当着客人的面耍脾气;尤其如果有同龄的小客人,还会和人家抢吃的、抢玩的,很不友好。碍于面子,又不能当众严厉地指责,真不知如何是好?

  宝宝的心理:“妈妈光和客人说话,真没意思!老是叫我到那边去,好象我是个讨厌鬼似的。这太没意思了!我也想和客人讲话。”这种心理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然流露,具有这种心理是幼儿的一大特征。孩子的心情是:客人是我的客人。可是妈妈却把我扔在一边儿,只顾她自个儿招待客人,真是岂有此理。孩子的这种意识并不很清楚,可以说是一种下意识的内心情感的作用。当他感到自己的存在不受重视的时候,内心便油然萌生了一处引起别人注意自己的“诡计”。这就是“吸引注目的机制”。它是不属于道德范畴的问题。

  聪明妈妈的高招:首先应该承认孩子的存在。比如,可以对孩子说:“看到客人来了,先给客人送拖鞋,然后再给客人端茶,好吗?”让他帮助做点事情。这样,孩子以为自己是有用的,感到很满足,就会更努力地遵从父母的要求。还有,要先把孩子介绍给客人,承认其存在的价值之后,再吩咐他说:“到隔壁房间去画一幅画来给客人看看”,等等。给孩子提出各式各林的“课题”,让他感到干得很起劲。如果当着客人的面批评或申诉孩子不该做出令父母难堪的举止,反而中了孩子想要“引起注意”的“诡计”,产生相反的效果。

  孩子的教育不是一步就能登天的,切勿去打骂和喊叫都达不到效果。礼仪礼貌习惯都需要家长在生活中不断引导地培养,一切都可别灰心,多加反复锻炼,慢慢孩子就能习以为常。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