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之谜

  在非洲肯尼亚共和国北部,有一片广阔的荒原。在荒原上耸立着19根石柱。这些石柱之间的间隙很小,距离一般不超过1米。每根石柱的长短和大小各不相同,均向北倾斜,与地平面形成的角度也各不相同。石柱上刻有许多古怪的花纹和图案,包括鳄鱼、毒蛇等形象以及很多像字母“E”的图案。

  在当地“图尔卡纳”人中,有这么一个古老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19个人因触犯了天律,受到天神的惩罚,天神让他们19个人变成19根石柱,永远站立在荒原上,仰望天空,思悔认错,祈求天神的怜悯和恩赐。因此,“图尔卡纳”人称石柱为“纳穆拉图恩加”,意即“变成石头的人”。

  很久以来,这19根石柱都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1975年才引起考古学家的极大兴趣和高度重视。经过科学家调查研究,他们认为:这19根石柱是古人特意建造的一座石头天文台。石柱之间连结成的几何线可以确立天空中一些星座的位置。其中有两根石柱是观察天空中星座的基本石柱,观察者站在它们的背后,就能经过其他石柱的顶端划出一条条线,指明星座出现的空间位置,以及这些星座在天空中移动的轨迹。科学家们确认,用这种简陋的“设备”,观察星座的变化相当精确。

  科学家用放射性碳分析测定,证实此天文台已有2285年(±165年)的历史。也就是说,这些石柱是公元前300年左右竖立起来的。令人不解的是,在2000多年前,当地人怎么就懂得应用这种方法观察天体呢?

  此外,石柱上所刻的花纹图案是什么意思?石柱上的许多“E”代表什么?

  考古学家绞尽脑汁也不得其解。

  复活节岛之谜

  浩瀚无垠的东太平洋上,距离智利西海岸3700千米,有一个面积为117平方千米的小岛。它,就是闻名遐迩的复活节岛。

  公元1722年的复活节,荷兰探险家雅可布·罗格温率领的一批欧洲水手登上了这个岛,并把它命名为复活节岛。在岛南高大的石墙残迹后面,他们发现了500多尊高高耸立的巨大石像。这些石像高鼻梁、狭额头,眼睛深凹,耳朵细长,小的有三四米高,四五吨重,大的有10余米高,50多吨重。在小岛深处,探险家们还发现了数百尊未完工的大石雕,最大的竟有400吨重,仅头上的红石帽就重达30吨。

  在岛上他们还发现了一块长约2米,被称作是“天书”的石板。“天书”上刻满了人、兽、鱼、鸟组成的方块象形文字。刻字的方式十分奇特,一行从右到左,另一行自左到右,前后两行首尾相接,构成“S”形,这种文字谁也看不懂。是谁雕刻出如此巨大的石雕?是谁镌刻出如此复杂的“天书”?

  8年以后,西班牙驻秘鲁总督又派人上岛勘察。他们初步弄清了岛上的情况。原来,这个呈三角形排列的岛屿是由3座死火山的熔岩流和凝灰岩构成的。它是波利尼西亚最东面的岛屿,岛长22.5千米,宽10余千米,最高海拔达660米。岛上土壤贫瘠,较好的耕地只限于岛西南部的平原和岛东一带。小岛上并无溪河,全靠火口湖或池塘蓄积雨水灌溉土地。当时,岛上约有居民3000余人,由于生态环境恶劣,植被稀少,岛民们只得种植甘薯果腹..然而根据了解到的这些情况,西班牙总督的手下根本无法解开石像的秘密。

  以后,陆续有许许多多的探险家上岛探险,但他们都同样解不开巨大石雕的秘密。

  历史翻到了20世纪50年代这一页。这一天,复活节岛上迎来了挪威科学家托尔·海尔达尔。

  早在1947年,海尔达尔就和他的伙伴乘坐“太阳神号”原始木筏,从秘鲁的卡亚俄港出发,驶向复活节岛所在的海域。他们在海上航行了101天,行程达4300海里,终于到达复活节岛附近的土阿莫土群岛。可是,因为条件限制,海尔达尔没有登上复活节岛。

  1955年9月,为了完成登岛的夙愿,海尔达尔率领了一支由23人组成的科学探险队,登上了闻名已久的复活节岛。经过4个多月的艰苦调查,他们总算找到了一些当地土著——长耳人。据长耳人介绍,早在公元前1000年多年,岛上生活着两个民族:长耳人和短耳人。长耳人自小就穿耳朵,挂耳坠,以至于耳朵被拉得长长的。他们掌握了高超的石工技艺,奴役短耳人终日为他们搬石头。后来,短耳人奋起反抗,与长耳人进了殊死的搏斗。短耳人获胜了,他们几乎杀死了所有的长耳人,只有一个名叫奥罗罗伊纳的长耳人幸存下来。如今,岛上的长耳人全都是奥罗罗伊纳的后代。听了长耳人的介绍,海尔达尔欣喜万分,但他深深懂得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要解开岛上的秘密,必须掌握更多的证据。

  1955年9月的一天,海尔达尔正躺在帐篷里休息。忽然有一个人悄悄地爬进帐篷,对他耳语道,岛上有一个秘密洞穴,洞穴里藏着许多重要的东西,希望他能前去挖掘。

  几天以后,海尔达尔正在岛上行走,经过一片布满熔岩石块的地带时,一位当地的老妇偷偷拉了拉他的衣角,并指着一小堆石块说:“这下面有个洞穴,快挖吧!”海尔达尔半信半疑。他清除了表面的石块,挖着挖着,在他的面前果然出现了一个洞穴。他将双腿一伸,身子一缩就朝下钻去。洞很窄,又没有踏脚处,海尔达尔好不容易才下到洞穴的底部。这才发现,洞穴竟然与另一个更大的洞穴相连。不久,那位指路的老妇也随着来到洞穴底部。

  她点亮了随身携带的蜡烛,周围的一切清清楚楚地显露在面前。这儿有鱼骨、贝壳和鸟类的骨骼,还有一些原始的工具和一口用岩石砌成的井。海尔达尔猜想,岛上必定存在更为秘密的洞穴。他反复寻找,反复研究,最后终于在悬崖边上找到了一个秘密洞穴。

  那洞穴的入口隐蔽在一块外突的岩石下,洞穴的外部是一条极其狭窄的通道。当海尔达尔通过狭窄的通道,来到洞穴中心时,他的眼前出现了一幅令人吃惊的画面。他抑制着自己的情绪,专注着打量周围的一切。洞里散放着各种珍贵的石雕:一个龇牙咧嘴的狗头斜着眼,像是正朝着看不见的敌人狂吠;几艘石船正下碇远航;一尊男人的石像,气宇轩昂,高扬着双手,踞于群雕之上,俨然是一位威严的君主在发号施令..欣喜若狂的海尔达尔还发现了一只由石头雕成的带把大水罐,它具有南美陶瓷的特征,线条流畅优美,做工十分精细。海尔达尔吹去了水罐上的灰尘,镌刻着鬼神头像和飞禽模样的浮雕就赫然出现在面前。

  所有这一切都使得海尔达尔久久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他十分有把握地认为,复活节岛上的古老居民肯定与古代的秘鲁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制作石像,祭祀神灵正是他们的特长。一些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考察和研究以后,也认为海尔达尔的说法很有道理。他们运用先进的仪器,测出了制作石雕的年份约为公元前1680年至公元前380年。其中,中小型的石雕以黝黑的玄武岩、凝灰岩和火山渣为原料,它们的制作年份约在公元前1680年;坐落在石台上,长耳无腿的半身雕像是用采自火山湖岩壁的黄灰色凝灰岩制成的,制作的年份约在公元前1100年;而具有拱门的石屋,制作年份约在公元前380年。为此,科学家们认为,岛民们雕刻石像是出于宗教上的需要。由于岛上后来爆发了部落间的战争,造成食品供应的中断,雕刻石像的工作进度不得不逐渐放慢,最后只得停止。

  然而,他们的这种说法受到了其他科学家的质疑:其一,复活节岛既然是一个火山岩形成的弹丸小岛,岛上不长一棵树。那么在当时,根本就不可能运用滚木将采来的数十吨重的巨石以及加工成的石雕运到几千米以外的地方。其二,在复活节岛上整座整座的山头被削为平地,坚硬如铁的火山岩像奶油一样被切开,运用原始的石制工具又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

  于是,包括语言学家在内的很多专家提出了不同于海尔达尔的说法。他们认为,印第安人语种虽多,但没有一种出现在波利尼西亚和复活节岛上。

  还有,南美洲的金属制品和纺织品从未在波利尼西亚和复活节岛上出现。这些事实证明,复活节岛上的文化与印第安文化并无较近的亲缘关系。借助于放射性C14测定年代的技术,他们大致测定了复活节岛人开始迁徙的时间:约20000年以前,古代的亚洲人从东南亚出发到达伊里安岛。5000年以前,他们到达所罗门群岛。3000年以前,他们来到了新喀里多尼亚岛和斐济群岛。大约2000年前,这些古代亚洲人的后裔最后到达波利尼西亚群岛的三个顶点:夏威夷、新西兰和复活节岛。但是,专家们提出的这种观点,并不能驳倒海尔达尔关于复活节岛人的血缘、植物、传说和工艺方面与南美洲相近的研究成果。

  第三种比较流行的看法是,复活节岛附近曾是一大片陆地。12000年以前,一次大地震使古老的陆地沉入海底,只剩下一些小小的岛屿留在海面,这就是今天包括复活节岛在内的南太平洋岛屿。复活节岛东南部的拉诺拉拉库山上,横七竖八躺着的300多尊未完成的石像和散乱的石斧、石凿,证明了地震来得十分突然。但是,这种假说有一个明显的漏洞,就是到现在为止,人们尚未找到存在这种大陆的痕迹。

  另一些人认为,根据岛上的自然条件和人力资源,不可能雕刻出这些巨大的石像,因此,石像是天外来客雕刻的。他们说,外星人的飞船曾经拜访过地球,落到复活节岛上后,因种种原因不能再度升空。于是,他们就按照自身的模样雕成石像,呼唤同胞前来援救。等啊等啊,终于有一天,飞船从天而降,困在岛上的天外来客一拥而上,抛弃了手中的石像登上飞船,从此一去不返。然而,这种说法却不能解释,为什么拥有发达的空间技术的外星人还要使用石器时代的工具——原始的石斧。

  关于复活节岛巨大石雕的来龙去脉,人们争论了一年又一年。通过争论,人们对石像的研究,对复活节岛文化的研究步步深入,已经逐渐接近那神秘的内核。然而,什么时候能使真相大白于天下呢?谁也没有把握,谁也不能确定。

  诺亚方舟发现之谜

  根据《圣经·旧约全书·创世纪》记载:上帝看到人类越来越放纵不羁和不图进取,而且犯下了许多不能容忍的罪行,于是,上帝想以一场巨大的洪水来毁灭人类,重新创造一个新世界。

  当时,有个叫诺亚的人,勤劳正直,心地善良,上帝对他说:“念你善良纯朴,与众不同,所以我决定帮助你和你妻、你儿、你儿媳。你要用歌斐木制造一个大方舟,带上各种动物,每种雌雄各七只,躲进方舟,然后天将连下40天倾盆大雨。”

  方舟的体积不小,诺亚花了挺长时间才制好。该方舟长125米,宽22.5米,高16米,共三层,相当于现代15000吨级的船。

  方舟制成后,诺亚及其家人和一些动物乘上了船。不久,天上下起了大雨。大雨持续下了40天,地上的一切都被水冲走了。水势不断上涨,洪水逐渐淹没了高山的山顶,方舟在一片汪洋之中漂到了阿拉拉特山顶。再后来,洪水慢慢消退,诺亚方舟停留在阿拉拉特山。他首先放出鸽子,看洪水退后的世界怎样了,第一次,鸽子飞回来了,因为洪水还没有消退,鸽子无处停留;第二次,鸽子飞回来时,嘴里含着橄榄枝嫩牙,表明洪水已退,树上长出了新芽;第三次把鸽子放出去后,鸽子再也没有回来。诺亚一家及所带动物便从方舟出来,重新改造洪灾劫后的世界,后人为纪念劫后新生,便把鸽子和橄榄枝视为和平的标志,而诺亚所造的那艘方舟,便永远地停留在了5000多米的阿拉拉特山上。

  “诺亚方舟”的故事,流传至今,已足足6000年了。几个世纪以来,人们都在为有无诺亚方舟争论不休,其实,有无诺亚方舟倒并不重要,问题在于,如果这一显然带有神话色彩的传说是确有其事的话,那么,我们就必须用认真的态度来看待《圣经》中的每一个传说故事了。

  现代科学证明,诺亚方舟的故事发生的时期是第四纪全新世多雨的大西洋期,可能产生巨大洪水。

  最早寻找诺亚方舟的是一些虔诚的基督教徒,但没有结果。后来,一些探险家也加入了这一行列,1792年、1850年、1876年,探险家们屡次登上阿拉拉特山顶,仍然一无所获。

  取得突破性进展是在1883年,当时,一次大地震使阿拉拉特山脉的一个地段开裂了,开裂处露出了一条船。当时,有个赴阿拉拉特山区考察和评估地震灾情的委员会,委员会的所有成员都亲眼看到过那条大船,船身有12~15米高,因为木船有一大部分还嵌在冰川里,无法估计它的长度。

  这个消息震惊了全世界。

  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飞行员罗斯克维斯基在执行完侦察任务之后,沿着土耳其与伊朗边境飞回基地,当飞越阿拉拉特山上空时,他蓦然发现山顶上有一团青蓝色的奇怪东西,极大的好奇心促使他急忙把飞机掉过头来细看,他惊讶地看到山上有一艘很大的船体,船的一侧还有门,其中一扇门已毁坏。他拍下了照片,回去后,把这件事报告了俄国政府,政府马上派出两个连的兵力去寻找方舟,1个月后,他们找到了,并且进行了全面测量,拍摄了大量照片。方舟里有几百个房间,有用交叉的木块做成的大栅栏,这些房子前面还有一排排铁栓..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热心探索诺亚方舟的人越来越多。前苏联军官马斯科莱茵少校派出的一架飞机,也在阿拉拉特山上发现了一只巨大的木船。船只的一半已没入一座冰河中,它的长度大约120米,这与《圣经》记载的长度125米基本吻合。

  40年代,一位土耳其飞行员拍到了一张阿拉拉特山上诺亚方舟的航空照片,由美国照相测量专家蒙登贝格经过放大处理,测量船长度为150米,宽50米。

  法国探险家费尔南·纳瓦拉曾于1952年、1955年和1969年三次到阿拉拉特山探险。1955年7月5日,他和他的12岁的儿子拉斐尔在一条山缝的底部,找到了一块方形的经过加工的木料。把这块木料送到美国纽约高级化验室用C14测定年代。经鉴定,这块木料已有5000~6000年的历史,即它是大约公元前4000年时被砍下并加工过的一块木料,而根据传说,公元前4000年正是诺亚建造方舟的那个年代。

  这一结果又一次轰动了世界。

  近些年来,一些有关诺亚方舟的报道时时见于新闻媒体。1974年,土耳其卫星在阿拉拉特山拍到了方舟卫片;1989年,美国查克·阿伦驾驶直升飞机在阿拉拉特山上空也发现了冰川覆盖的方舟。据新华社安卡拉1986年4月9日电,土耳其官方通讯宣布,已在山顶发现了方舟遗迹,方舟船头呈洋葱状。

  虽然,有关诺亚方舟的发现时而传来,但是坚信此事为子虚乌有的科学家也大有人在。例如,1989年美国人驾驶直升飞机拍下的方舟照片,土耳其的地质学家就认为,这只是一块经过了数千年风化的顽石罢了。

  反驳者的观点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点。

  1.阿拉拉特山海拔5165米,如果洪水真淹到山顶,那么就把南极、北极的冰雪全部融化也不够。而且,即使有那么多的水,那以后这些水怎么会不见了?即使说水全渗入地下,也不会有那么快。

  2.据《圣经》描述,方舟体积有43097立方米,这个体积不可能装下世界所有动物的雌雄各7只,何况还有大量的食物需要携带。

  3.历史上如果真的经历过这么一场灾难,那现在的地面不应该是这样子。而且,也没有多少地方发现过这样高度的大洪水侵袭过的痕迹。

  尽管如此,方舟的探索者们仍然兴致勃勃,信心百倍,一个美国学者提议;将方舟从冰河内整个地发掘出来,搬入世界上最著名的博物馆中,供人们研究、参观或追忆往古。假如这一切是真的,那么,我们这些当代的芸芸众生,岂不是善良的硕果仅存的诺亚的子孙?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