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人的骄傲——大理三塔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都有自己独特而美好的传统和风俗。生活在风光秀丽的苍山洱海之间的白族人民,就有这么一个习惯:新嫁娘出嫁时要穿做女儿时穿的旧衣裳,到新家后才换上新装。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在很久以前,大理白塔下的村寨里,住着个老实厚道的石匠,妻子去世得早,他一人辛苦地抚养两个女儿。姑娘们长大后不仅脾气性格好,而且出落得十分美丽,连百里之外都有人慕名前来求亲。终于到了姐姐彩花出嫁的日子,她穿起了新的绸缎衣裳,欢喜地在镜子前照来照去,直问妹妹好不好看。妹妹凤花在一旁忙上忙下,一边却不时掉转过头,在姐姐不经意的时候悄悄抹去眼角的泪,她是多么舍不得姐姐离开啊!迎亲的人来了,吹吹打打,十分热闹。老石匠很想再多看一眼自己的大女儿,可姑娘们全穿得那么鲜艳,人群又是那么嘈杂,尽管老石匠费力地睁大因劳累过度而变得视力模糊的双眼,也没能把越走越远的彩花辨认出来,他别提有多伤心了。这一切,妹妹凤花都看在眼里。两年后,凤花的嫁期又到了,她穿着平素穿惯的旧衣裳,怎么也不肯换,大家劝急了,她便哭着说:“我身上的衣服虽然旧了,但它是阿爸买给我的,今天我就要离家了,让我穿着它出嫁吧!”因为她是穿着旧衣裳走的,老石匠便能很分明地认出她的背影,心中也大感宽慰。从那以后,村寨里的姑娘们出嫁时,都学凤花那样,还是旧山流旧水,穿着做女儿时的衣裳。慢慢地,这演变成了白族的一种风俗,它除了表示见衣思亲不忘父母养育之恩外,还告诉人们:新嫁娘是个贞洁的好姑娘。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耸立在苍山洱海之畔历经了千年沧桑的大理三塔,就亲见了它周围村寨里各种民风民情的旧事和变迁。
  大理三塔,一大二小,本是依崇圣寺而建,所以又名崇圣寺三塔。如今古刹已灰飞烟灭,三塔却历久犹在,高高耸立,形如鼎峙,构成一幅优美的图画,巧妙地装点着湖光山色,令人流连忘返。其中的主塔名唤千寻塔,是一座具有典型风格的唐塔。它的底平面为四方型,有十九层,高59米,外型呈优美的弧线轮廓,结构十分精致。塔内为空筒十六层,沿内部“井”字型交叉术骨架攀登可以到达塔顶。据说,千寻塔塔顶上原铸有四只巨大的金翅鸟。因为大理以前是龙住的水潭,而龙最敬畏高塔并惧怕金翅鸟,所以人们建塔于此,并悬巨鸟于塔角来将较龙镇住。
  在历史上,大理是地震频繁的地区。除了1925年千寻塔的塔尖曾被震落外,其他部分经风吹雨打仍完好无憾。由于大理三塔在各代都曾进行修缮,现已发现塔基和塔内藏有造型、材料各不相同的佛像百余座,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具有极高的方化价值。

  ------------------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