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的典故
- 2016-10-27 12:04
- 典故大全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写过两次出师表,历史上称为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
刘备即帝位才三年就死了。临终时,把国事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一直不忘重托,为了复兴汉室,多次发兵,北伐中原。
可是,刘备的儿子后主刘禅是一个庸碌的人,缺乏治国的才能。
建兴五年,诸葛亮将率师出征时,对刘禅实在放心不下。临行,上表给刘禅,劝他振作自己,效法古代贤君,吸取历史教训,亲贤臣远小人,不可引喻失当,甘为庸君。同时又举荐贤才,希望刘禅亲近他们,朝廷的大事,要同他们多作商量,执法要严明,赏罚要公正。
诸葛亮忠肝义胆,谆谆开导昏庸的后主,一腔至诚,包含在前出师表中。
建兴六年十一月,诸葛亮再次率师击魏,又上表给刘禅,表中审量形势,申讨魏之义,尽托孤之责,表明自己受先帝刘备遗命以来,寝食不安,不惜冒着危险,率军北伐的决心。后出师表中最有名的句子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己”,耿耿忠心简直可与日月争光。
诸葛亮为了蜀汉政权,呕心沥血,竭忠尽智。可惜后主刘禅昏庸无能,在诸葛亮死后,他信任宦官黄皓,朝政日益腐败,不久即成了亡国之君。
后来,“出师表”这一典故,用来称人尽心报国;也指出师征伐。
(黄曙云)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