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名士陈廷敬的简介
- 2016-12-20 18:09
- 历史秘闻故事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清代名士陈廷敬的简介
陈廷敬为清代名士,因考取进士入宫为官,曾任经筵讲官,工部、吏部、刑部、户部尚书,与儿子一起编修《康熙字典》,为人正直忠义,所具文学底蕴深厚,著有《午亭文编》等广为流传,在文坛上具有一定影响。
陈廷敬画像
1639年,陈廷敬出生在现今的山西省,家中可谓是书香门第,但祖父因屡不中第遂从商。
1658年,十九岁的陈廷敬进京考取进士,授予官职,其本名为陈敬,为与同名中第者区别,朝廷赐名为“廷敬”。
1661年,康熙即位时,陈廷敬因学识丰富官为翰林院学士,负责弘德讲学。
1673年,告假回乡十年的陈廷敬重回官场,于1676年,担任经筵讲官,为康熙讲课。
1684年,陈廷敬为左都御史,兼任户部钱法,提出改制钱币法以杜绝私造钱币现象,免去铜税,便民参与采矿,提升铜产量。朝廷还采纳了他关于杜绝奢靡之风的措施,关于提倡廉洁风气的推行,公开地方赈灾账目,以免损伤百姓利益,贪官盛行。
1685年,陈廷敬提出《劝廉祛弊请敕详议定制疏》,指出只有推行节俭才能引导清廉之说。同年,弹劾贪官王继文,使风纪得以整顿。次年,任工部尚书。
1688年,陈廷敬亲戚贪污,因而他深觉愧疚辞官回乡探亲,次年重新被起用。
1703年,为吏部尚书,著有《午亭文编》,《三礼指要》等。
1710年,陈廷敬受康熙之命编创《康熙字典》,他为总裁官。
1712年,陈廷敬病重,康熙命太医医治无果,次月病逝,得康熙作诗悼念,享年七十三。
陈廷敬墓地在哪里
陈廷敬为清朝大臣,比康熙大十六岁,曾为他老师,为政清廉,《清史稿》对陈廷敬的评价为“清勤”,他对贪官污吏的行为甚是不喜,而且还曾严厉警告家人不得收取他人之礼,为杜绝贪污之事下了很大的功夫。
陈廷敬墓图片
陈廷敬从中了进士入宫为官,可以说是庶出为官,没有任何背景可以依靠,但却经历了长达五十三年的官场生活。还担任《康熙字典》的总裁官一职,虽他在世前并没有见到《康熙字典》的出版,但这个字典能完成是有他很大的功劳的。
1712年,对于当时来说高龄陈廷敬老死相位,生前深得康熙帝器重的他不仅率众臣吊祭,亲笔为他写了挽诗,赐予他祭奠典礼,甚是隆重,以表示对陈廷敬的尊敬的缅怀。
陈廷敬的祖坟位于沿阳城县皇城村的静坪山处,山上的一座“紫芸阡”石碑便是祖坟所在之地,而在这个石碑北边,有一座碑亭,亭内的石碑便刻着康熙帝为陈廷敬所写的挽诗了。因此地石碑林立,故陈廷敬墓也被称为“紫芸阡碑林”,而“紫芸阡”这三个字是由陈廷敬的弟弟所书。
而陈廷敬的墓在祭亭通道的东边,坟墓前立有石碑,碑文是由陈廷敬之子所书,据当地村民了解到,陈廷敬是和自己的两位夫人合葬的,而随着时间推移,他的子孙先后也葬在此墓的周围。因来此地参观的游人较少,故得到很好的保存。
清朝陈廷敬生平介绍
陈廷敬原名陈敬,以弱冠之年得科举进士,获朝廷重视。因与同年科考士子顺天通州陈敬同名,顺治赐名廷敬,并授以庶吉士一职委以重用。庶吉士负责替皇帝起草诏书,除此以外更是对天子有授业解惑之责,将来有极大的几率入选内阁辅臣,前途无可限量。可以说在陈廷敬出任庶吉士一职的同时,就注定了他日后位极人臣的非凡人生。
陈廷敬画像
康熙年间,陈廷敬康熙帝竭力主张推行戒奢靡,尚清廉的政治主张,深得康熙帝赞赏。陈廷敬本人更是身体力行,以维护百姓福祉为己任,清廉官员的形象深入人心。在其任官期间勇于弹劾各级贪官,拔除朝政存在的毒瘤危患,整肃朝廷风纪,为当时百官表率。正因陈廷敬的大公为民之心,使得康熙帝对其依赖信任至极,在陈廷敬病痛逝世之时,康熙帝更是亲作挽诗以作悼念,并赐谥号文贞。
陈廷敬不仅仅是一名清廉优秀的好官,更是编著了多部书籍和国家典籍史志,其中以《康熙字典》最为著名。《康熙字典》作为古代汉字研究的重要参考文献,是不可多得的历史瑰宝,其价值不可估量。另外,陈廷敬也很爱写诗,他的诗深获康熙帝欣赏,康熙帝本就是历代皇帝之中算得上懂诗、擅诗的佼佼者。陈廷敬一生可以受到贤明君主的赏识和知心的诗文挚友,也算是不枉此生了罢。
陈廷敬故居在哪里
陈廷敬为清朝大臣,为人足智多谋,深得康熙重任,为官清廉公正,在政治上多有成就,曾建议改革钱币之法,康熙对此大有赏识。为官长达五十多年,政治贪污,整顿官吏不良之气,为百姓谋取利益是陈廷敬为己任的首要之事。
陈廷敬故居图片
陈廷敬出生于山西省晋城市,他家族本是书香世家,无奈其祖父屡试不第便改经营从商,而陈廷从小乖巧懂事,喜读诗书,甚有文采,后得以考中进士为官,开始他大挥智慧,尽忠为国的从官时期。
陈廷敬的故居建于1429年,是一座城堡式样的古代官宦家居建筑,其中陈廷敬故居由两个部分组成,内城是明代建筑为陈廷敬故居,占地大一万多平方米,主要有府邸,楼院等建筑。外城则就是陈廷敬的住宅,为清代建筑,大小和内城差不多,主要就是相府、花园、书房等。
内城和外城的完工时期不同的,内城是陈廷敬的长辈所建,而外城主要是陈廷敬主导修建而成,欲1703年方修建而成。
陈廷敬故居保存良好,也得到后人修缮和保护,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国家5A级的景区,此处也被后人称为“皇城相府”。原名本为“中道庄”,因康熙帝曾两次下榻此处,遂有名“皇城”。皇城相府曾经就1501年至1760年期间,出现数十位贡生,为朝廷和百姓做出不少贡献。
大清相国陈廷敬介绍
陈廷敬为政清廉,为官时深受康熙重任,不仅博览群书甚有远见,于朝政之事颇有见解,久居官场,甚知隐忍之重。在文学上具有多部书籍和写过很多诗,对文学有一定的影响,且在政治事业上颇有成就,官至文渊阁大学士。
陈廷敬画像
关于陈廷敬这样一个传奇人物,成为众多文人学士笔下的灵魂人物,当代作家王跃文所著的《大清相国》中便塑造了陈廷敬为代表的大臣群相,书籍中反映的是在那个特定的历史境遇中官场中的人物面对眼前之事所作出的决定,再现了历史官场中的斗争和矛盾。
而陈廷敬作为身居官场五十载的人,曾任工、户、礼、刑四部尚书,就算辞官也会被重新召回任职,可见其贡献之大。因而作者以陈廷敬为主要代表从他的身份描写清朝官场的风云变化,在那个残忍的官场中,一位清廉能干的陈廷敬是如何将政治风气转向清明,又是如何凭借其精明不懦弱的品性捍卫自己的权力,保障着百姓的利益。
此书描写了陈廷敬的一生,从初出茅庐到官场的青涩和被人陷害,到认识到官场黑暗腐败,竖立改变和惩治贪官的决心,展现了陈廷敬在官场洗礼下性格的变化,但这些变化的最终目的都只有一个便是为国尽忠和为民服务。
此书展现的是一个历经种种不安,但终不该初心,为国尽忠的陈廷敬,深受后世人的敬仰和佩服。
陈廷敬后人是谁
陈廷敬为清朝名士,曾为康熙皇帝器重,在官位数十载,严守克己,尽心尽力,深受好评。陈廷敬十分有才华,还对能人十分重视,常举荐有识之士。康熙帝对陈廷敬的评价是“宽大老成,几近完人”,陈廷敬逝世时,康熙甚感悲哀,可见其对他的重视。
陈斌饰演的陈廷敬剧照
陈廷敬的妻子是明代政治家王国光之玄孙女,随时间推移,陈廷敬故居本在山西省,他的后人移居至四川省,他们的邻居为郭沫若。
陈恩田乃是大清陈廷敬的后人,是当代著名的学者、诗人,在他十二岁的时候便以一首《耕田命》出名,加上是翰林学士陈廷敬后人,更是倍受关注,而他一直在国学领域成果卓著,加上很少露脸,致使外界一直认为他是一名八旬老人,却不想是一名少年,少年得志,甚是令人敬佩。
陈恩田的名字还是郭沫若亲自为其而取的,陈恩田的祖父是近代名士陈光美,在70年代的时候,陈光美前往拜访郭沫若,两人说说家乡变化叙叙旧,后谈起让其为自己未出世的孙子(就是陈恩田)起名。
郭沫若便以国之栋梁为其取名,但是却不得陈光美喜爱,因为政治纠纷,争夺名利并非他们所追求的,还不如耕田种地,与世无争,过着太平盛世令人向往,遂郭沫若以“陈霖降露,恩泽于田”之意,取名为“恩田”。陈光美愈觉此名甚有深意,很是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