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至上——闽西反腐纪实》读后感3000字
- 2021-02-08 06:09
- 读后感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人民至上——闽西反腐纪实》读后感3000字:
《人民至上》一书以纪实手法,全景再现了新时代中共龙岩市纪委敢于担当,不辱使命,“见恶便拿”,贪腐“露头就打”,刮拭闽西“革命老区”金字招牌上的灰尘,培育闽西良好政治生态小气候,为全国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形成并巩固发展做出应有贡献的征战进程;还抽丝剥茧,深入剖析、分析了诸多腐败分子栽进违纪违法泥潭的罪恶心路,其用意就是要告诉世人,在人生每次抉择面前,做到慎初、慎独、慎微,严守思想道德底线,不碰法纪的红线有多么的重要,如此,对我们的干部队伍,对社会,无疑都具有极好的的警示教育作用;也还驳斥了腐败分子为一己之私所宣扬的各种歪理谬论,起到了激浊扬清、正本清源的积极作用,从舆论上唤回了闽西的朗朗乾坤。其中,该书还有一个突出的亮点,就是始终高扬两次古田会议精神的伟大旗帜:其一,是在该书扉页后导语页第二段就突出强调了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10月31日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要求把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的讲话精神;其二,是在该书第七部分——“古田——立规矩的地方”,创新性地探讨了如何以古田会议精神为标杆,传承红色基因,去疴除弊,立新时代规矩的问题,展示了标本兼治的新作为、新境界。
众所周知,大闽西是邹鲁之地,道德文化积淀深厚。如客家先贤、理学大家杨时,无论是讲学还是做官,都坚守“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八德:在朝廷,是爱国爱民、忠肝义胆,具有维护国家统一的崇高民族气节的楷模;在地方,是“勤政爱民、刚正不阿”,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好官、清官;在家里,更是孝敬父母的好儿郎、仁慈宽容的好父亲。世界文化遗产——振成楼“在官无傥来一金,居家无浪费一金”的楹联就教育了一代代土楼人。实际上,闽西传统社会鼓励行善施德的楹联随处可见,蔚为大观。闽西还是革命圣地,蕴藏深厚的红色传统和红色资源。其中,古田会议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独特地位。这是闽西不可多得的珍贵精神财富。1999年11月,时任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视察永定区时就曾经指出:“永定是红旗不倒之乡,许多老一辈革命家都曾经在永定战斗和工作过,给我们留下了非常宝贵的财富。”闽西人民听党话,跟党走,红色基因代代传承。永定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张鼎丞同志就堪称楷模。建国后,张老金砂老家的房子只剩下厨房边的一段宽约1米、高不到2米的残墙。乡亲们多次建议张鼎丞重建房子,张鼎丞都没有同意。1964年8月,永定暴动纪念馆的负责同志写信给张鼎丞的侄子张定安,告知准备重建张鼎丞的房子作为纪念馆。张定安将原信转给张鼎丞。张鼎丞回信说:“我过去在金砂住的房子,根本不应该考虑重建……一个革命者应当全心全意为大多数人服务,绝不可为少数人服务,更不可为自己服务。任何时候都应当以大多数群众的最大利益作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
斯人风范,后人景仰。那为什么在闽西的土地上,还会有一小撮腐败分子干出一桩桩令人瞠目结舌且天怒人怨的龌龊事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之余,掩卷而思,心情复杂。这肯定一度有政治生态大气候影响小气候的原因。早在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不少同志片面地总结历史教训,认为一讲思想斗争和严肃处理就是‘左’,只提反‘左’不提反右,这就走到软弱涣散的另一个极端。在对错误倾向、坏人坏事作思想斗争和组织处理的问题上,这些年来党内确实滋长了过分容忍、优柔寡断、畏难手软、息事宁人的情绪,这就放松了党的纪律,甚至保护了一些坏人。”当然,也应该科学地看到这些使闽西蒙羞的人也普遍存在着自身人性方面落后的一面。通读全书,很容易发现一个几是共性的特点,即是闽西这些滑向犯罪深渊者几乎清一色来自闽西农村。《人民至上》一书还特别提到永定吴某林,“永定下洋人,出生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青少年挑过担、扛过袋,生活十分艰苦”;连城林坊林某功,“与一起跳出‘农门’的几个林坊乡的年轻人结为兄弟”;永定湖雷沈某华,“从小在农村长大,高中毕业后考上中专,是村里孩子的榜样”。历史长河总是泥沙俱下。中华民族农耕文明历史悠久,闽西人民也有耕读传家的久远传统。闽西农民以其对真理、正义的追求和自身流动性强、不惜牺牲、敢于吃苦奉献的优良品质,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彪炳史册的巨大贡献。但闽西农民也不可避免地带着农耕文明与生俱来小农意识的尾巴。小农意识本质上是一种狭隘、落后、短视的思想,是非无产阶级思想典型的意识形态之一。小农意识带入干部队伍,如果不加以认真、坚决的斗争和纠正,让其与权力相结合,就必定要危害我们的事业。《人民至上》一书中所举闽西干部队伍中清除出的这些腐败分子就是其中的例证。
其实,小农意识的消极影响是历史问题。早在土地革命时期,伴随着中国共产党革命重心向农村的转移,闽西历史地成为了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有大量的闽西农村农民加入了革命队伍,革命队伍中农民占比达56.2%。
如果从工人、小商人、知识分子与农民的天然的联系来看,某种意义上,其他社会阶层前身也是农民。可见,那时革命队伍便充斥着小农意识的落后思想。早在1929年的时候,毛泽东同志便深刻分析了党内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小农社会根源,“四军党内的种种不正确思想的来源,自然是由于党的组织基础的最大部分是由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出身的成分所构成的;但是党的领导机关对于这些不正确的思想缺乏一致的坚决的斗争,缺乏对党员作正确路线的教育,也是使这些不正确思想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原因。”毛泽东同志深刻认识到小农意识对革命事业的危害,主张加以坚决的纠正,这样,革命队伍才能堪当历史重任。为此,毛泽东同志在为中国共产党红四军第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写的决议中开宗明义强调:“红军第四军的共产党内存在着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这对于执行党的正确路线,妨碍极大。如不彻底纠正,则中国伟大革命斗争给予红军第四军的任务,是必然担负不起来的。”毛泽东同志还专门逐条提出了作为小农意识表现形态的小团体主义、享乐主义的纠正措施、方法。毛泽东同志亲手淬炼的古田会议精神是新时代锤炼干部队伍的制胜法宝。
新时代,在新宏图、新使命面前,其中关键的问题也还在于把党建设好,把干部教育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为此,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地弘扬古田会议精神,教育好广大党员干部:
其一,持续发挥古田干部学院的阵地作用,利用资源优势,适应新时代需要,更好、更深、更多地挖掘古田会议精神,开展触动灵魂形式多样的古田会议精神教育活动,用古田会议精神、闽西优秀传统文化汩汩滋养干部的精神世界,坚决克服残存于我们思想深处的小农思想;
其二,不断总结古田会议党内思想斗争的成功经验,结合新时代特点,运用新技术手段,创造出更多行之有效可以复制的克服小农思想等的形式方法,向全党推广。“龙岩2号文件”的出台本身就是在古田会议精神引领下很好的创新尝试。创新无限,接地气的形式方法也还会更多;
其三,驰而不息地把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反腐败是一场持久的较量,是决定人心向背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反腐败永远在路上。全党必须用反腐败力度、深度来丈量讲政治高度。驰而不息的反腐斗争就是长鸣警钟,就是对使命、事业的责任担当,就是对广大干部最好的教育和爱护,对闽西的广大干部而言,又何尝不是这样!作者:俞如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