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京白社的典故
- 2016-11-07 11:26
- 典故大全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晋朝时,河南洛阳城外有一个破旧的庙堂,当地人都叫它白杜。
白社的年代已经很久远了,但仍然可见它旧时的规模,屋宇轩敞宏大,周围树木丛生,是乡民们举行祭祀天地神灵的活动场所。
有一年,有一个名叫董京的道士,带了一个陇西计吏陈子叙来到洛阳。这陈子叙原来是陇西负责管理人事、户口、赋税登记的小官吏,不知什么原因,厌倦了自己的差事,就跟了董京学道。
这董京行为古怪,令人莫测深浅。谁也不知道他是哪方人氏,有什么道行,只看到他完全不吃东西,晚上睡在白社,白天出来活动。他披头散发地走在洛阳的街头,逍遥吟咏,也听不懂他唱些什么,一副散淡的样子。
有时,他在市中向人乞讨,既不要饭,也不讨钱,只要破碎的布片和棉絮,讨到后就丝丝缕缕地捆扎在自己身上,借以御寒。可是别人给他完整的布和好的棉花,他却不肯收受。
就这么一个破破烂烂的穷道士,在洛阳市中疯疯傻傻地行走。有人以为他是一个疯子,推他打他骂他欺他,他也不生气,毫无怒色。
他实在是个奇怪的人。有人猜测,董京名为道士,实为避世的隐士。他用这些怪异的行为来掩盖自己的真实面貌,正是他的高明之处。因为这样做最为安全。
后来,“董京白社”这一典故,用来指隐士生活散淡贫寒。(黄曙云)
《晋书·隐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