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浪飞锥的典故
- 2016-11-07 11:25
- 典故大全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张良,字子房,出身于公侯世家,是战国时韩国相国的后代。秦始皇灭韩后,他立誓要刺杀秦始皇,为韩国报仇。但他知道,要行刺秦始皇不是件容易的事,于是,他变卖了家产,去各地周游,寻找一个有本领的勇士去实施自己的计划。
但是,要寻找到这样一位志同道合的勇士也是件很艰难的事,直到几年后,张良来到河南淮阳,在当地豪侠仓海君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一位合适的人选。
这位勇士,历史上未曾留下他的名字。张良见这位勇士身躯雄伟,相貌魁梧,武艺高强,尤其善使飞锥。他日常所使的铁锥重一百二十斤,凭着他百千斤的内力,可以掷出五六十步远。因此,用飞锥来击杀秦始皇,是再理想不过的了。
张良把锥杀秦始皇的意图告诉了勇士,勇士一口答应。
于是,张良开始制订行剌秦始皇的计划。他打听到秦始皇将第二次东巡,便决定在河南阳武南的博浪沙埋伏,待秦始皇的车队途经这个必由之路时,突然袭击。
一切如张良所料,不久,秦始皇果然东巡,并沿着官道直向博浪沙而来。张良让勇士埋伏在离官道五十步远的密林中,自己则隐身在更远一些的地方。这天,秦始皇的车队来到博浪沙时,勇士猛地掷出那柄一百二十斤重的铁锥,铁锥飞向秦始皇的座车,把一辆座车击得粉碎。
但令人遗憾的是,飞锥击中的只是秦始皇一辆备用的副车。秦始皇发现竟然有人胆大包天,行刺自己,勃然大怒,命令武士们四面搜捕,没费多大工夫便将刺客给逮住了。
秦始皇虽然怒火万丈,可是他十分细心,不让武士们伤害刺客。他叫丞相李斯和宦官赵高一起审问刺客,要查出幕后主使人是谁。
那个勇士刺客是个硬汉,不但不肯透露是谁指使的,连自己的名字也不肯说,反而大骂道:“昏皇杀了诸侯,灭了六国,六国的后人哪一个不要他的命?历代忠良都要向他报仇!只是他命不该绝,也是我一时大意,用力过猛,没打中他。我倒是死不足惜,只可惜辜负了公子!”
李斯赶紧追问:“是哪个公子?”
那个勇士刺客怕自己说漏了嘴,连累了张良,便趁他们不备,一头撞死了。
李斯和赵高向秦始皇作了汇报。他们分析来,分析去,分析出“公子”是韩国相国的后代。秦始皇便立即下令,在全国予以通缉。
张良为躲避通缉,四处藏匿。他见韩国一带搜查得特别紧,就逃到下邳(今江苏邳县东),改名换姓。他原姓姬,便改名为张良,总算躲过了秦始皇的追捕。
这次行刺虽然失败,但张良初衷不改。在下邳,他遇到了黄石老人。黄石老人授给他一部《太公兵法》。他经过刻苦研读,学有所成,后来成为汉高祖刘邦的主要谋臣,为刘邦运筹帷幄,出谋划策,最终推翻了秦朝的统治,实现了自己为韩国复仇的愿望。
后来,“博浪飞锥”这一典故,用来形容刺杀强敌,报仇雪恨。(蓉蓉)
《史记·留侯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