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庭之训的典故

  孔子是著名的教育家,他的著名教育理论有“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举一反三”等,强调根据施教的对象制订具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他抛弃等级界限,出身低贱、地位低下的平民都可接受教育,因此他的弟子很多,达三千人。

  一次,孔子弟子陈亢问孔子的儿子孔鲤(字伯鱼)说:“你得到过你父亲什么特别的教育吗?”

  孔鲤回答说:“没有。我父亲曾独自在庭院站着,我在家什么事都得有规矩,父亲在庭院时,得快步走过,不敢有怠慢。一次,父亲叫住我,问道:‘学《诗》了吗?'我回答说:‘还没有。'父亲说:‘不学《诗》,就不会说话。'于是我便回去专心学《诗》。又一天,父亲独自一人立于庭中,我快步走过,又被他叫住,问道:‘学《礼》了吗?'我问答说:‘没有。'父亲教训说:‘不学《礼》,就无法立身做人。'于是我便回去学《礼》。父亲对我的教导,就只有这么两次。”

  陈亢回去高兴地说:“我问一件事知道了三件事,知道了学《诗》、学《礼》的重要,还知道了君子对后代严格要求的态度。”

  后来,“过庭之训”这一典故,用来指得到长辈、老师的教诲;或指人有家学传授。(曹俊)

  《论语·季子》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