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隆兴寺
- 2014-11-13 10:39
- 中国名寺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隆兴寺在河北省正定县城内,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保护较为完好的一座佛教寺院建筑群。寺院内殿字恢宏,院落幽深,占地约60000平方米。始建于隋代开皇六年(586,原名龙藏寺,宋初改称龙兴寺,到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更名为隆兴寺,延用至今。因寺内有一尊巨大的铜铸的观音菩萨像,俗呼大佛寺。河北民间有句俗话:“沧州的狮子景州塔,正定有的大菩萨。”可见他们对正定隆兴寺里的铜铸观音菩萨像,是恨引以为自豪的,隆兴寺也因此而名扬天下。
隆兴寺坐北朝南,寺内主要建筑分布在南北中轴线上的有天土殿、大觉六师殿遗址、摩尼殿、戒坛、转轮藏阁、慈氏阁、大悲阁、弥陀殿、毗卢殿等10余座。在中轴线的两侧,还有其它建筑所组成的大小不等的六进院落。这些建筑主次分明,高低错落,尤以大悲阁为主,左有集庆阁,右有御书楼,三殿并列联建的布局,风格特殊,是宋代以来佛教寺院建筑的典型。这种由单个建筑组成的群体形式的古代建筑,目前在全国也仅知三例,隆兴寺是其
隆兴寺没有山门,只有“寺大山门远,山门在河南”这样的话留传在民间。天土殿是中轴线上的第一重殿。对面南端立有琉璃照壁,壁心饰砖雕二龙戏珠图案。殿前并列三路单孔石桥。殿内正中供奉着主代木雕弥勒佛像,两侧有彩塑四大天土像,他们怒目圆睁,身披恺甲,神态威武。天土殿后是大觉六师殿遗址,原殿建于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一1085,到民国初年已经塌毁。
从大宽六师殿遗址往北便是摩尼殿,又称五花大阁殿,建于北宋皇佑四年(1052,是一座形制独特的佛殿。殿的平面呈十字形、中间正殿为重檐歇山顶,檐下饰有雄大的绿色斗拱,翼角微向上翘。四面明间各出抱厦,建筑主次分明,富于变化。殿内的梁架结构也是典型的宋代营造法式。这种建筑现在全国仅存此一座,极为珍贵。
摩尼殿内的佛坛上供奉有五尊金装彩塑佛像,正中为释迎牟尼,其右侧站着两手抱拳,神态老成持重的弟子迎叶。其左侧站着双手合十,形象聪慧虔诚的弟子阿难。这三尊佛像都是塑于宋代,塑技高超,造型极为生动。两旁的文殊、普贤像则为明代补塑,形象也十分逼真。在扇面墙背后还有一尊高3。 4米,驰名中外,重塑于明代嘉靖四十二年(1563)的五彩悬塑观音像。观音像塑造得秀丽端庄,肌肤细腻润泽,头戴宝冠,项饰缨洛,肩披飘带,胸臂裸露,左足踏莲,右腿屈起,双手抱膝,头略右侧,身微前倾,神态安详自若地端坐在重峦叠嶂,祥云缭绕,色彩鲜丽的须弥山上。山间有静修的罗汉和护法天神,还有狮、虎、龙、象等动物游弋其中。这些神兽有的翱翔,有的跳跃,有的栖息,有的站立,刻画得活灵活现。山下育清泉喷涌,景色秀丽。这些衬托为玲珑典雅的五彩悬塑山增添了真实主动的效果。
殿内周围墙上绘满以西方胜境、四十八愿、二十四尊天等佛教故事为内容的明代壁画,人物刻画细致入微,形象自然生动,构图宏伟,色彩绚丽,线条流杨,画工精细。这些壁画除部分已剥落外,现保存有422平方米,是难得的艺术珍品。
出摩尼殿往北便是戒坛,建筑平面呈正方形,四角攒尖顶,为亭台式建筑,是僧徒受戒的地方。坛上正中放有佛身相连,向背而坐的双面铜铸佛像,面北为药师佛,面南为阿弥陀佛。戒坛为清代乾隆年间(1736一1795)所建。
在戒坛的北面有转轮藏阁和慈氏阁,分建在大悲阁东西两侧,对称布局,是一组气势磅礴的建筑。两阁的外观形式相似,都是二层,单檐歇山顶。转轮藏阁下层正中安置有重檐八角亭子式的木制转轮,直径7米,可左右旋转,为藏经或供佛之用,是取佛教“法轮常转,自动不息”之意。上层供奉佛像。慈氏阁采用减柱法的梁架结构,有简洁明朗的感觉。阁内正中供奉一尊高7。 4米,独立雕成的弥勒佛像,造型精美,神态逼真,具有宋代艺术风格。其左右有胁侍一对。因弥勒“译曰慈氏”,所以此阁称慈氏阁。
大悲阎又名佛香阁或天宁阁,是隆兴寺的主体建筑。现有大悲阁高33米,圃阔五间,进深三问,五檐三层歇山顶,外形巍峨壮观,庄严端重。原来东西两侧与之相连的御书楼和集庆阁,于1944年重修大悲阁时已经拆除。大悲阁内有楼梯可达顶层,登高远望,正定古城风光尽收眼底。历代诗人到此赏景吟咏者甚多。元代萨都刺有诗云:“眼中楼阁见应稀,铁凤楼檐势欲飞。天半宝花飘关道,月中桂子落僧衣。高擎玉露仙人掌,上碍银河织女机。全赵堂堂遗物在,山川良是昔人非。”阁内供奉着一尊高达21。 3米的铜铸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像,面容端严肃穆,身体比例匀称,衣纹流畅,富有宋代艺术风格。观音像共有42只手臂,除当胸两手合十外,其余各手分持口、月、净瓶、宝镜等法器,以示解救苦难众生的威力。可惜的是铜佛的42只手臂,除合掌当胸的一双手臂仍为铜制以外,其余因在清末被盗锯掉,已改为木制,减色许多。观音像下高2。 2米的石须弥座上浮雕精美,刻画了伎乐鼓腮抿唇,吹奏着乐曲,飞天的仙衣飘舞,姿态潇洒;力士体态健壮,肌肉隆起,质感强烈,是宋代雕刻的艺术杰作。这尊观音像是我国现存早期铜铸造像中最高大者之一,它与沧州的狮子、景州塔和赵州大石桥被称为河北四宝,早已闻名遐迩。
相传,在开宝四年(971),宋太祖赵匡撒率士车前会攻打太原,途经正定时,亲眼目睹寺院与佛像均毁于兵焚,于是救命在隆兴寺内童铸铜佛像,并建造大悲阁。而且要求所铸新佛像要比原来只有两米多高的旧佛像大10倍。因此,为了铸造这座高达20多米的大铜佛像,征调了3000名工役,从滤沱河两岸运来大量黄土,修熔炉、建砂模,将观音像分七段连续浇铸而成。我们的祖先获得如此惊人的成就,创造出这一艺术珍品,不能不使世人慨叹他们的聪明智慧,同时也充分证明了我国铸造工艺的高超水平。
大悲阁后是弥陀殿,而宽五间,进深四间,单檐歇山顶,殿内正中供奉阿弥陀佛,四周陈列有佛像、石雕以及朱熹手书“容膝”等文物。寺内中轴线后一座建筑为毗卢殿,它是1959年从正定城内崇因寺按照原样拆迁过来的。此殿平面近似方形,重檐歇山顶,原建于明代万历年间(1573一1620。殿内供奉有形式奇特的铜铸毗卢佛像,像高6。 27米,分三层,每层各有四尊毗卢佛分向四方,头戴四佛冠,手作智拳印,端坐莲花台上,皆下大上小,远看似塔。莲花台的每个花瓣都刻有小坐佛一尊,总共有1000多尊。此外,在各层毗卢佛的佛冠上也有小佛像。毗卢殿内的这尊佛像结构特殊,雕刻精美,为国内其它寺庙所罕见。
寺内还存有隋、宋、全、元、明、清各朝代的碑刻数十通,其中最著名的是隋代龙藏寺碑,它是建寺之初所刻,立于隋开皇六年(586)十二月五口。碑高2。 1米,宽0。 9米,现保存完好,立于大悲阁东南侧。碑首呈半圆形,雕饰有六条招‘龙,碑额题刻“恒州刺吏鄂国公为国劝造龙藏寺碑”三行十五字楷书。碑正面为隋代恒州刺吏土孝漂奉命劝奖州内土庶万余人修造龙藏寺的有关记述共1447字,碑阴及左侧有题名和恒州诸县名。书体工整,结构谨严,笔锋苍劲,唐初楷书与之一脉相承,在书法发展史上隋代是由汉隶向唐楷演变发展的过渡时期,龙藏寺碑有承前启后的地位9所以有人称它为“楷书之祖”,是隋代的书法精品,为研究我国书法艺术发展的珍贵资料,也为历代金石家所推重,欧阳修首录龙藏寺碑于《集古录》中,在南宋著名词人李清照和赵明诚台着的《金石录》和清代沈涛的《常山贞石志》中对它都有过论述。龙藏寺碑为开封府长史兼行参军张公礼所撰文和书写,但也育记载为张公礼仅撰文,书写人不详。旧拓龙藏寺碑多是清乾隆时的拓本。此外,隆兴寺内还保存有一些其它的碑刻,如元代大书画家赵孟顺所书《圣主本命长生祝延碑》和近几年由元氏县移入寺内的汉代《祀三公山碑》、唐开业寺的《李公碑》等,也都很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