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镜高悬”与“明镜高悬”

  封建官府的大堂上,每每挂有“明镜高悬”的匾额。这四个字是怎么来的呢熛啻有两种说法。

  据晋代道家葛洪的《西京杂记》载,秦朝灭亡,刘邦进入秦始皇的咸阳宫里,看到无数珍宝奇物,其中有一块方镜“宽4尺,高5尺9寸。表里有明,直来照之,影则倒见;以手扌门心而来,则见胃肠五脏;人有疾病在内,则知病之所在。如女子有邪心,则胆张心动。秦始皇常用它照宫人,胆张心动者则杀之。”这段记载虽有夸张成分,但因此镜出于秦地,故称“秦镜”。又因为此镜功能奇特,所以人们便用秦镜来比喻官吏精明,善于断狱判案。后来,不论是贪官、昏官还是糊涂官,为了标榜自己“清正廉洁”、“公正严明”,都在公堂上悬挂一块“秦镜高悬”的匾额,来盗誉欺世。

  另据传,战国时神医扁鹊的医所悬挂着一块宝镜,可以照透人们的五脏六腑,每当扁鹊为人诊病时,就让病人站在镜前,他从镜中观察脏腑病变情况,然后对症下药。因扁鹊是秦越人,所以那块宝镜被人称为“秦镜”。后世医家看病也悬挂一块镜子。因此有人讽之:“庸医效古圣,堂前悬明镜。镜本凡间物,艺技亦平平。类猫而画虎,自欺亦欺人……”到了唐代,一些官吏也在大堂上悬挂秦镜。到了宋元,“秦镜高悬”不知怎的演变成“明镜高悬”了。

  熇嬖埃犙∽浴断缤痢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