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穀亡羊的典故

  春秋时期,有一个财主养了几只羊,雇了臧和穀两个人给他牧羊。臧和穀同年,臧喜欢读书,穀喜欢玩赌博的游戏。
  一天早上,臧和穀各自赶了几只羊出去放牧。臧的手中拿着一根鞭子,怀中藏着一本平时最爱读的书;穀把鞭子插在腰间,两手不停地玩弄着几颗骰子。
  两人把羊赶到山脚下一块绿油油的草地上,羊儿们便在草地上自由自在地吃起草来。臧放下鞭子,坐在一块大青石旁,拿出书读了起来;而穀找了块光滑平整的山石,拿出骰子来一个人掷着玩。
  臧看书看得入了迷,忘记了羊;穀掷骰子也掷得入了迷,忘记了羊。时间过得很快,那些羊吃饱了青草,毫无目的地朝远处跑去,消失在山间的岔路上。等到日落西山,臧收起书本,穀收过骰子想赶羊回去的时候,才发现草地上连一只羊也没有了。
  两人在山中找到黄昏也没见到羊的踪影。他们垂头丧气地回到庄里。财主听说他们竟把羊丢了,气得大发雷霆,当天就把两人一起解雇了。
  战国时代的哲学家孟子在他写的《骈拇》一文中记述了这个故事,并且议论说:臧和穀虽然所做的事不同,但丢掉了羊是相同的,两人并没有什么好坏之分。
  后来,“臧穀亡羊”这一典故,用来比喻不专心本业,或者不专心于本业而有所失误。(戈智)
  《庄子·骈拇》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