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锁沉江的典故

  晋武帝泰始八年(公元272年),武帝平定蜀国后,命令龙骧将军王濬在益州督造战船,训练水军,准备出兵灭吴,统一全国。

  王濬接到命令,便开始大规模地建造战船。他们造的最大的战船长二百四十米,可容纳二千多士兵,甚至可以骑着马在上面驰骋。

  他们在开始造船的时候很秘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造船的工匠和士兵放松了警惕,随意地让削下的木片顺流而下,漂浮到长江下游东吴管辖的江面上。

  东吴建平(今湖北秭归)太守吾彦首先发现了这种情况,马上向吴王孙皓作了报告,希望再派些部队给他,加强防守。孙皓说:

  “怕什么?我不去攻打他们,已是大大的恩典了,他们还敢来侵犯我东吴吗?”

  吾彦没有办法,回到秭归后,别出心裁地在江面的险要处打了不少木桩,钉上几道铁链,随时可把铁链锁上,断绝江面交通;同时,他又下令在江底安置无数一丈高的铁锥作暗礁,用来阻止晋兵的战船沿江东下。

  王濬得知这一情况,胸有成竹,很快做好了相应的准备。

  公元279年11月,晋武帝终于下了讨伐吴国的决心,他派镇南大将军杜预打东路,向江陵进兵;安东将军王浑打中路,向安徽进兵;龙骧将军从成都出发,率水军打西路,向秭归进兵。 

  这时,王濬已经七十一岁了。他接到命令,立即领兵乘船东下。大军来到秭归江上,果然遇到了吴军安置的铁链和铁锥。

  王濬不慌不忙,一声令下,战船向两边分开,只见几十只巨大的木筏,在数百名潜水高手的驾驭下驶出。那些水手潜入水中,牵筏而行。水底下的铁锥遇到木筏,一只只都扎在木筏上,全被木筏拖走了。

  接着,又有几十只木筏驶出。这些木筏上架着十多丈长、数十围大、吃足了油的火把,等这些木筏被铁链挡住,木筏上的水手便都跳水泅走。王濬一声令下,无数枝火箭飞向木筏。顿时,火光熊熊,烈焰冲天,不过一两个小时,铁链全被烧断。

  王濬清除了障碍,驱兵前进,很快和其他几路兵马配合,攻陷了吴都建邺(今江苏南京) ,灭掉了吴国。

  后来,“铁锁沉江”这一典故,用来指护御手段。大多用于说明某一防御手段,不能挽救防守一方覆灭的命运。(戚思年)

  《晋书·王濬传》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