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同舟的典故

  春秋时,吴国和越国经常发生战争。

  有一天,在吴越交界一条河面的一艘渡船上,乘坐着几个乘客,其中吴人和越人各占一半,分坐在船的两头,双方谁也不搭理谁,气氛显得十分沉闷。

  船正向南岸驶去,刚到江心,突然天气骤变,一阵狂风刮来,霎时间满天乌云,暴雨倾盆而下,汹涌的巨浪一个接着一个向渡船扑来。两个吴国孩子吓得哇哇大哭起来,一个越国老太一个踉跄,跌倒在船舱里。

  掌舵的老艄公一面竭力把住船舵,一面高声招呼大家躲进船舱里去。这时,另外两个年轻的船工奔向榄杆去解绳索,想把篷帆迅速降下来。但由于船身在风浪中剧烈颠簸着,两个船工用不上力,怎么也解不开。如果解不开绳索,降不下帆,船就有翻掉的可能。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几个年轻的乘客,不管是吴国人,还是越国人,都争先恐后地冲向桅杆,顶着狂风恶浪,一起去解绳索。不一会,渡船上的篷帆终于降了下来。

  又过了一会,风浪过去了,江面上又重新恢复了平静。那些顶着风浪卸篷的壮士们,已经不分吴越,相互握紧双手,共同庆贺渡船战胜了风浪。船靠岸后,两国乘客一起登岸,纷纷互道珍重,拱手告别。

  几十年来看惯了两岸战争烽火的老艄公,望着风雨同舟、共度危难的人们,感慨地说:

  “吴越两国如果能永远和睦相处,该有多好啊!”

  后来,“吴越同舟”这一典故,用来比喻双方在患难中同心协力,共度难关。(史凌龙)

  《孙子·九地》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