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舟敌国的典故

  吴起,战国时卫国人。早年曾就学于孔子弟子曾参,后在鲁国做官。不久,他被魏文侯封为大将,进攻秦国,并夺取五座城池,但遭到魏相公叔的嫉妒,吴起只得到楚国。在楚国,吴起主持变法,与士卒同甘共苦,因改革的措施触及公室大臣的利益,被杀。吴起是著名军事家,有兵书《吴子》传世,与著名军事家孙武并称“孙吴”。

  吴起辅佐魏文侯,魏国在军事上尤其对秦战争中取得了很大的胜利。文侯死后,武侯即位,年轻的武侯踌躇满志。一次,武侯与吴起乘舟同行,武侯兴奋地对吴起说:“这么险固的河山,真是魏国之宝呀!”

  吴起当即回答说:“国家的稳固,在德而不在险。过去三苗氏左面有烟波浩森的洞庭湖,右面有一望无际的彭蠡泽,但不讲德义,被禹灭了;夏桀所处之地,左面有黄河、济水,右面有泰山、华山,南北地势都很险要,但肆虐残暴,被汤放逐;商纣王所处的地理形势也很优越,左有孟门之险,右有太行山,北有常山,南有黄河,他不修仁义,终被武王消灭。由此看来,国家的稳固,依靠的是德而不是险。如果你不讲德义,那么这同舟的人都是你的敌国。”

  武侯听了他的一番话,点头称是,封吴起为西河太守。

  后来,“向舟敌国”这一典故,用来指众叛亲离,也形容成为旗鼓相当的对手。(张晓淮) 

  《史记.吴起列传》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