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触不周的典故

  远古时代,在今黄河中下游地区有两大部落,其首领分别是共工和颛顼,颛顼就是后世所称的黄帝。这两大部落的首领为争当帝王而发生激烈战斗,甚至调用了熊、虎等凶猛的动物,双方杀得天昏地暗,难解难分。

  共工力大无比,脾气暴躁;而颛顼多谋善断,所以逐渐占上风。在这种形势下,共工一怒之下以头撞击不周山。不周山是天柱,支撑天的平衡,被共工撞断之后,整个大地向东南倾斜,因此中国的地势自古以来西高东低,长江、黄河等主要水系东流入海。

  这个神话故事本反映了我们祖先的智慧,通过神奇的想象来解释所生存世界的各种现象。由于认识的局限,古人无法认清日月经天、江河行地这些自然现象,于是发挥自己的智慧予以解释。因此,与众多流传至今的神话、寓言一样,这则故事反映了我们祖先认识自然、了解自然的愿望与智慧。

  后来,“共工触不周”这一典故,用来形容时局混乱,朝政无主;或用以形容自然界某些奇异景观。(严肃)

  《淮南子·天文训》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