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会的典故
- 2016-10-26 15:28
- 典故大全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那天,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达官贵人、文士骚客四十一人相约,来到会稽郡山阴县(今浙江省绍兴市)附近的兰亭集会。
兰亭那里有一条曲折的小溪,溪水旁安置着许多小杌,小杌上放着笔墨纸砚和一些菜肴。四十多人就坐在溪水旁,让仆人把羽觞(酒杯)斟满酒,轻轻地浮放在水面上。那羽觞就随着流水,曲曲弯弯地向下淌去。羽觞停在谁面前,谁就得把酒饮下去;也可在羽觞流过面前时,自己拿起来饮。不过,饮完酒必须吟诗一首;诗做不成,要受罚饮酒。这就是“流觞曲水”。
这种饮宴游乐式的集会,显然很符合这班文人雅士的身份和爱好。大家欢聚了一天,最后数了数,共写了三十七首诗。为了纪念这次集会,便嘱托王羲之把诗汇集起来。
王羲之很快把这三十七首诗汇集起来,编成一个集子,取名为《兰亭集》。自己又写了一篇序,并且用鼠须笔写在蚕茧纸上。这就是后来成为稀世之宝的《兰亭集·序》。
序文的内容,当然与兰亭会有关,但也引发了一些议论和感慨,能够使读者有所联想。大概的意思是这样的:
永和九年三月初三那天,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为了过修禊(古代民俗,三月三日到水边嬉游,以便驱除不祥),许多贤才来了。
兰亭附近有崇山峻岭,茂密的树林和高耸的绿竹,又有清流急水。大家列坐在曲水之旁,一面饮酒,一面吟咏,虽然没有热闹的音乐,但可以抒发张内心深处的情感。这天天气晴朗,春风和煦,仰观宇宙的广阔,俯视万物的繁盛,纵目游观,舒展胸怀,尽情地享受视听的乐趣,使人感到快慰。
人在相处之中,很快度过一生。有人在屋宇之内,把自己的胸怀抱负与别人面谈;有人不拘形迹,纵情放荡。虽然人的志趣不同,性情不一,但接触到事物时,由于暂时得到了满足,也就高兴了,心情会变化,感慨也随之而生。寿命长短,只能听凭造化的驱使,但终究要归于死亡。
把死和生等同起来是虚妄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是妄造。后来的人看现在,也正像现在的人看过去一样,可悲啊!所以在此一一记下与会的人,写下他们所作的诗。
《兰亭集·序》是一篇对人生充满深情的序文。它情调激越,感情真挚,真实地反映了兰亭集会的情景和诗人们的深情。
后来,人们就把“兰亭会”比喻为高朋聚首、饮宴游乐。(施皓)
《兰亭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