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所措的典故

  诸葛恪是三国时东吴大臣诸葛瑾的长子。他年少时就很有才名,年方弱冠时便拜为骑都尉,后逐步升迁为左辅都尉。三十二岁时,诸葛恪被孙权封为抚越将军,官拜丹阳太守。

  在丹阳太守任上,诸葛恪因安抚吴郡、会稽、新都、鄱阳四郡有功,孙权又升迁他为威北将军,封为都乡侯。那时,东吴名将周瑜、鲁肃、吕蒙等皆已死,东吴丞相是统领天下兵马的大都督陆逊。陆逊和诸葛恪关系并不和睦,诸葛恪为求自保,经常说一些赞扬陆逊的话。

  陆逊死后,诸葛恪升迁为大将军。当时,孙权的太子孙亮尚年幼,孙权又任命诸葛恪为太子太傅,任命中书令孙弘为太子少傅。

  孙权临死前,将太子托付给诸葛恪、孙弘以及侍中孙峻等人。

  第二天,孙权驾崩。孙弘一向和诸葛恪关系不好,害怕遭诸葛恪暗害,便和孙峻商量,想假传孙权遗诏,除去诸葛恪。

  不料孙峻向诸葛恪告了密,诸葛恪便以商量为孙权发丧之事为由请孙弘前来议事。孙弘不知机密已泄,欣然前来,结果为诸葛恪所杀。 

  诸葛恪随即为孙权发丧,并扶持孙亮继位。

  同时,诸葛恪给弟弟诸葛融写了封信,说了孙权驾崩前后的一些情况,信中还说:“皇太子孙亮继承帝位,哀喜交并,不知所措。”他自己“受孙权遗命,辅助幼主孙亮,当不负先帝之托,竭力尽忠”,并希望诸葛融在驻地公安县整顿军备,严守疆界,以防外敌乘机入侵。

  孙亮继位后,东吴大权都落在诸葛恪手中。后孙亮稍长,憎恶诸葛恪专权,便和孙峻一起设计以召宴为名,预伏甲士,将诸葛恪杀死。 

  后来,“不知所措”这一典故,用来形容对突然而来的事不知道该怎么办。(梅初)

  《三国志·诸葛恪传》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