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诞题额的典故

  韦诞,三国时期魏国人。韦诞对于楷书特别精通,擅长于用他那极漂亮的楷体字题写匾额,非常有名。所以,当时魏国的宫殿、庙宇,大都由他来题写名字。

  一次,魏明帝下令建一栋十分高大雄伟的建筑,叫陵霄观。按惯例,陵霄观的匾额准备让韦诞来题写。

  陵霄观的匾额,应当是先写好字,然后再吊到观顶装上的。但由于施工者的一时大意,竟然把还没有写名字的空木匾先装上了。要把它拆下来,是十分困难的;而要不拆下来在上面题字,又是非常危险的。

  有人把事情报告了魏明帝,请示怎么办。

  魏明帝考虑了一下,下了命令:匾额不用拆下,由韦诞设法登高当场题写。

  于是,宫中的人找来一只筐,让韦诞站到筐里,然后将绳子拴住筐,用辘护把筐吊上去,让韦诞题匾。

  韦诞知道这样十分危险,但魏明帝的命令是不可违抗的,韦诞只好胆战心惊地照办。 

  匾额离地面足有二十五丈高。韦诞身在筐中,随着辘轳的转动一点一点地上升。 

  书诞朝下一看,禁不住毛骨悚然。

  筐终于升到匾额前了。韦诞浑身颤抖地握着毛笔,题完了字。等筐被放回地面时,由于惊吓,韦诞的头发、胡子竟然全都变成白色的了。

  回到家后,韦诞想着今天登高题字的事,仍然心有余悸。于是,他召集儿子、孙子,告诫他们,为了生命的安全,全家人以后谁都绝对不准再学习书法了。

  后来,“韦诞题额”这一典故,用来形容某人的书法精妙,享有盛名。(吕全进) 

  《世说新语·巧艺》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