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的来历

  萧忠田 文

  世上万事万物,无不有其来历。

  这豆腐也不例外。

  相传,在很久以前,有那么一家人,婆媳不和,媳妇总受婆婆的气。那时,人们生活艰苦,一家三口人,每天只能磨点豆浆喝。可婆婆管家很严,连豆浆也不准媳妇喝够,所以媳妇饿得很瘦,总想能喝够豆浆。有一天,婆婆走娘家去了,说是一天才能回家。于是,媳妇便乘机偷偷磨了一锅豆浆,想自己喝个痛快。不料,刚把豆浆煮熟,就听见街门响,以为是婆婆提前回来了,吓得她赶紧把一锅豆浆倒到门后头的一个坛子里,盖上盖子藏起来。可等到屋门被推开后,一看进来的人,不是婆婆,而是自己心爱的丈夫。这下,媳妇一下把心放到肚里,便笑着对丈夫说:

  "哎犇来了煹然嵛胰媚高兴高兴"

  丈夫一听,不知怎么一回事,摸摸自己的头,问道:

  "什么事呀熆炜焖蹈我听听,快让我高兴高兴"

  媳妇听丈夫问她,便卖起关子,故意不说透偷磨了豆浆,而让丈夫猜猜看,逗丈夫玩。

  丈夫猜了好大一会儿,也猜不准,最后有些着急了,便说:

  "到底是什么事熚也虏怀隼戳恕犇憧旄嫠呶野伞R不,我可就生气了。"媳妇听了,笑骂了一声:"您真傻犃这个也猜不中犇来看看吧--"

  说着便关上门,揭开了坛子的盖儿,想给丈夫倒豆浆喝。不料倒出来的不是稀稀的浆,而是稠稠的白糊糊,一块一块的,冒着热气,放出一股股香味儿。

  丈夫一见,傻了眼,忙问:

  "你弄的这是什么玩艺儿呀熢趺凑庋香"

  媳妇也傻了眼,但她急中生智,急改口说道:

  "这叫逗夫,逗丈夫高兴。"

  说着便先用勺子舀了一口,放在嘴里尝。她很爱丈夫,不敢让丈夫先吃这个结成了块的豆浆,怕丈夫中了毒。可是她一尝,好香,很可口,咽下肚去又很舒服,便放了心。于是给丈夫舀了一大碗,自己也舀了一碗。小两口津津有味地吃了一个饱。

  从此之后,这家人便吃起这种美味"逗夫"来。慢慢,邻居们也学会了磨"逗夫"吃"逗夫"。

  后来,这种吃法传到了汉朝的淮南王刘安的宫中,成了一道名菜。

  原来,偷倒进豆浆的坛子里有腌菜的剩汤子,里边含有卤水。豆浆见了卤水,便凝结成了块儿,时间一长,挤出水分,就成了又挺实又可口的"逗夫"了,吃了不仅比豆浆耐饥,还觉得 好受。于是,人们就爱吃它了。

  再后来,因为这"逗夫"是用豆子磨浆加腐败了的盐水制作的,所以淮南王刘安把它改名为"豆腐",使其名符其实。这便是我们今天爱吃的豆腐食品的来历。

  选自《古今故事报》203期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