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就是助自己
- 2021-08-05 08:32
- 民间故事
- 作者:网络
- 来源:网络
● 王荷清/文● 刘启华/图
从前,有一家姓李。老李头临死的时候,拉着独生儿子李正的手说:"不义之财不可取,他人之妇不可欺,有理也要让三分,助人就是助自己。"说完这句话,就咽了气儿。
李家是个穷庄稼户。李正发送了老爹,就和成亲不到一年的妻子孙氏,住在祖上留下的两间破草房里,种那祖上留下的二亩地,年年闹亏空。到了冬天,李正起早贪黑地打柴,除了自己用的,就挑到附近的县城里卖几个钱,接济接济穷日子。
这年冬天的一个傍黑,李正打完一担儿柴,沿着县城的大道往家走,看见道旁有个钱褡子。他放下柴担儿,拣起钱褡子,好沉牬蚩一看,里面装的全是白花花的银子,少说也有上百两牪挥盟,这是过路人掉的。李正想,我要有这么多银子,再不用过穷日子了。可又想起老爹临终时说的第一句话:"不义之财不可取",身上激灵灵地打了个冷战,两只手像火烧了一样,急忙把钱褡子扔在原先的地方。刚要挑柴担儿回家,又一想,这个钱褡子要是叫贪财的人看见了,非拿走不可,那可就害苦了丢银子的人。他把银子数了数,正好二十锭,就把银子藏在柴担下面,定下心在这儿等失主来找。
天黑了,没人来找。二更时候,他的妻子急着找他来了。他把拣到银子的事一讲,他的妻子急急忙忙回家,把饭给送上来。他一直等到第二天早晨,还不见失主来寻,天大亮了,大道上人来车往,可没有一个人问他钱褡子的事。又等到傍晌,顺着大道来了一个牵马的人,低着头边走边往四下瞅,见了李正,施了一礼问:"这位兄弟,看没看见一个钱褡子"李正说:"我拣了个钱褡子,你说说有什么记号"那人说:"是帆布做的,里子上有永茂盛三个字,里面装着二十锭银子,足足一百二十两。"李正笑着说:"说对了,你拿走吧"他挑起柴担儿,露出钱褡子。那人拿起褡子,跪下给李正磕头说:"兄弟可救了我一条命。"李正急忙撂下柴担儿,扶起那人说:"别,别,我受不了这个。"说完,挑起柴担儿就要走,那人把他拉住了说:"好心人,你在这儿过了多长工夫"李正说:"一宿又半天。"那人从钱褡子里拿出两锭银子:"这是我的一点儿心意,送给兄弟"李正不乐意了,他说:"你这位兄弟看错了人,我要是贪图钱财,昨天就把钱褡子拿回家了。"那人说:"就算我付给你一宿又半天的工钱。"李正说:"俺爹临终的时候告诉我:不义之财不可取,我帮你守看银子,是应该的,怎能要工钱"
那人见李正实在不要,就拉住李正说:"像你这样不贪财的好心人,天下少有。你要不嫌弃,咱俩拜把子吧"李正想,多个朋友多条路,便答应了。就地拿草棍儿当香,蘖萝叶当纸,泥块儿当供,对天磕了头。那人姓赵,叫赵刚,28岁,比李正大三岁,是哥哥。他在县城里开了个杂货店,店名叫永茂盛,买卖挺兴旺。昨天带着银子骑马到京城办货,晚上住店的时候才发现钱褡子掉了。那是永茂盛的全部货款啊牸钡盟今儿一大早就牵着马往回找,到底找到了。
两人拜了把子。赵刚问李正:"弟弟,你家住在哪儿"李正说:"离这儿一里来地。"赵刚说:"让哥哥去认认门儿吧"李正说:"好"挑着柴担儿领着赵刚到了他的家,叫妻子认了哥哥。赵刚一看,两间破草房快要塌了,弟妹穿的衣裳是补丁摞补丁。赵刚又拿出两锭银子,说是给李正收拾房子,再买点儿吃的、穿的、用的。李正硬是不要,还是重复老爹临终时说的"不义之财不可取"那句话。赵刚越发觉得李正心眼儿好,永茂盛柜上要是有这样一个不贪钱财的贴心人帮他做买卖,那可是打着灯笼也难找。他把这个意思对李正说了。李正说:"我是摆弄土坷垃的,不会做买卖。"赵刚说:"你帮我照应照应,我就多长了两只眼睛。"李正觉得赵刚是真心实意,就答应了。当时,赵刚就雇了一辆车,拉着李正和孙氏,一块儿进了县城。
到了赵刚家,赵刚叫妻子张氏见了弟弟和弟妹,给换了衣裳,收拾了两间房子给李正两口子住。打那以后,李正当上了永茂盛杂货店的二掌柜,赵刚待他像亲弟弟一样。张氏也是个通情达理、吃苦耐劳的人,和李正的妻子相处得很好。虽然这一家4口是两姓人,可吃一口锅里的饭,相处得比一家人还亲。
过了一年,李正妻子孙氏生了一个女孩儿,起名秀秀。不多日子,赵刚妻子生了个男孩儿,孩子倒是生了下来,娘却因为难产送了命。孙氏没说二话,把赵刚的儿子抱去,用自己的奶水喂养两个孩子。赵刚给儿子起名赵明。
又过了一年,赵刚续了弦。这个女人曲氏,二十多岁,长相好看,可是心眼儿不好,还风流。她担心日后李正分了永茂盛的财产,就常给赵刚吹枕头风。赵刚从不理会。他心里有数,李正两口子没有歪肠子。因此对李正还和往常一样。为了夫妻不红脸,也没责怪曲氏。
一白一黑是一天,一青一黄是一年,日子过得真快犝悦骱托阈愠さ桨怂甑氖焙,赵刚请了老师教他俩,两人都挺用功,书也念得好。这天,赵刚对李正说:"咱俩都是四十来岁的人了,这辈子是不分你我,交情够深了,也该把这交情传给下一辈儿。我的意见是咱再结成儿女亲家,来个好上加好吧。"李正当然愿意,这门亲事就定了下来。
这年秋天,赵刚到京城办货,得一个月才能回来,把永茂盛的大事小事都交给了李正。李正更是精心管好这个杂货店,早起晚睡地没有半点儿懈怠。曲氏见枕头风对赵刚没有用,就想歪点子整治李正。
这天天黑以后,曲氏到前柜把正在看账房先生结账的李正叫了出来,说有要紧事情商量。李正跟着她走进后院,站住说:"嫂子,有话就在这儿说吧"曲氏说:"隔墙有耳,到我屋里再说。"李正只得跟着她进了屋,恭恭敬敬地说:"嫂子,有什么事情只管告诉弟弟去办。"曲氏笑着说:"你哥哥临走的时候,三番五次嘱咐我,要好好照看你。我见你这些日子太忙、太累,人都瘦了一圈儿,怪心疼的。嫂子没别的意思,是请你来歇一歇,前柜的事情就叫伙计们干吧"说着,推着李正在炕沿儿上坐下。曲氏倒了一碗茶,双手端给李正说:"这杯茶不凉不热的,弟弟把它喝了,解解乏。"李正是一来没把曲氏当外人看待,二来在前柜忙了一整天,眼下正渴,就接过茶碗,三口两口喝干了,刚说了声"谢谢嫂子",就觉得天旋地转,"咕咚"一声倒在了炕上,茶碗掉在地上摔碎了。曲氏剥下李正的衣裳,盖上被,灌了解药,这才擦了擦脸上的汗,然后也脱光了,钻进被窝,心里说,蒙汗药蒙倒了你,等你醒过来就用计。
李正慢慢苏醒过来,觉得身边有个光溜溜的女人。这时候,曲氏抱住他说:"我离开男人不行,你就成全成全我吧"李正这才完全明白中了圈套,他就推开曲氏,一骨碌爬起来,找衣裳,找不到--叫曲氏藏起来了。曲氏起身拉住李正说:"这事儿你干也得干,不干也得干。你不干,我就说你强奸我。这个名声传扬出去,你可没脸见人了,倒不如不要张扬,这对你对我都好。"这时候,李正脑子里直转悠老爹临终时说的第二句话:"他人之妇不可欺",他怕再出岔子,不再要衣裳,一丝不挂地跑回自己住的屋。
曲氏的计是一箭双雕:李正要从了她,就被掐在她的手心里,随她摆弄,永茂盛的财产就能保住不姓李。这第一箭没射中,还有第二箭,那就是手里有李正的衣裳作证,等赵刚回来,狠烧上几把火,把李正撵走。
再说李正一丝不挂地从外面慌慌张张回来,把孙氏吓了一跳。李正把刚才的事情讲了。孙氏知道丈夫是正经人,说的全是实话,也着急了。李正搔着头说:"眼见得这里呆不下去了,咱得有个退路。"孙氏说:"脚正不怕鞋歪,怕什么牭雀绺缁乩,把实情说给哥哥听,哥哥不能饶了这个妖精。"李正说:"老爹临终说的第三句话是有理也要让三分。听老爹的话没错,这事儿万万不能对哥哥讲,别弄得哥嫂两个吵嘴打架。"两口子商量了半宿,千条路万条路,只能走一条路--离开这是非之地,到乡下种地,哥哥回来就走。两家的亲事,日后看看再说。
赵刚回来的当天,李正对赵刚说:"哥哥,弟弟早想回到乡下种地,只是哥哥没有贴己人帮助管好买卖。如今,买卖已经有了路数,好做了,我也是四十来岁的人,黄土埋了多半截儿,出不了多少力了,你就让我回乡下去吧"赵刚觉得这里必有缘故,就问:"谁惹你了,告诉哥哥,哥哥治他。"李正笑着说:"谁也没惹我,是故土难离,总是叶落归根哪"
晚上,赵刚问曲氏:"弟弟怎么想走"曲氏从柜里把李正的衣裳拿出来扔给赵刚说:"你看看吧,这是你那弟弟干的好事,你还把他当成正经人呢"接着说李正晚上来找她要强行非礼,她怕赵刚不信,哄着李正脱了衣裳,她就骂李正,把李正羞得光溜溜地跑了,她哄下来的衣裳就是明证。又说,"我怕丢了你的脸,才没张扬。他做出这样的事来,哪还有脸在这儿呆下去"
赵刚听了,心里直纳闷儿:信吧熇钫不贪财,这么多年在做买卖上从没出过一差二错,是个正经人,不会做出这样事情;不信吧,有他的衣裳作证。是呀,不贪财的人不一定不好色犠邢敢幌,就是一个娘养的亲兄弟还得分家呢,别说是两姓人犎蘸笠是稀里糊涂地过下去,免不了吵嘴闹舌,那可就叫别人笑话了
第二天,他把永茂盛的财产分成两份儿,给李正一份。他明白永茂盛的兴旺是李正的功劳,这样做才对得起李正。可是李正硬是不要,只要了十两银子。
李正带着孙氏和秀秀回到乡下,用那十两银子买了三间草房五亩地和一头牛,种起庄稼来。赵明这孩子,却隔上十天半月就到李正家来一趟,和秀秀亲亲热热地说话。过年过节的时候,赵刚也打发人给李正送些年货、节货。他可没去过李正那,李正也没到赵刚家去。
后来,曲氏和柜上的一个伙计通奸,叫赵刚抓着了。赵刚联想到李正的事情,就把曲氏绑起来逼问,曲氏只得说了实话。赵刚这才明白真情,立马来到李正家,向李正赔不是,请李正回去。李正不想给嫂子难堪,总是不答应。隔一天,赵明跑来告诉李正:"俺爹要休俺后娘。"李正听了,连夜来到赵刚家,对赵刚说:"人都有做错事的时候,改了就好嘛。你把嫂子休了,嫂子往后怎么见人煵皇前阉往死路上逼吗熌懔┧渌挡皇墙岱⒎蚱,可一日夫妻百日恩,也有情有意啊犇闶撬氖多岁的人了,再找一个就保准合心吗"赵刚听了李正这些话,才留下曲氏。
又过了几年,赵刚得了重病,治不好了。他叫赵明把李正找来,对李正说:"咱俩兄弟一场,我想让你把永茂盛接过去。"李正说:"哥哥,有嫂子,有赵明,弟弟说什么也不能接。"赵刚见李正实在不接,又说:"咱两家的亲事,雷打电击也不能断"又把曲氏和赵明叫来,当着李正的面说:"明儿和秀秀的亲事,谁也不能更改"说完就咽了气儿。
赵刚一死,曲氏因为有永茂盛这棵摇钱树,虽说才三十几岁,也不另嫁,就明着偷汉子。永茂盛的事情都由她作主,成了霸王。她找机会,想退掉和李正家的亲事。
这年,赵明十八岁,乡试考中了举人。曲氏找到了话把儿,说儿子是有头有脸的人了,跟一个庄稼佬的女儿结亲太不般配,就逼赵明退亲。赵明和秀秀两小无猜,青梅竹马,哪肯退亲熅投郧氏说:"娘,秀秀是个知书达理的姑娘,俺爹又说过谁也不能更改的话,这亲事死也不能退。"曲氏见赵明坚决不退这门亲事,就想出个损主意,对赵明说:"如今你是举人,有了身份,成亲的时候,媳妇的娘家得有几个有头有脸的体面人送亲。要不,还不叫别人笑掉大牙熣庖患做不到,这门亲事非断不可。"赵明问:"娘要什么样有头有脸的体面人"曲氏顺口说:"最低也得来一个七品知县。"
赵明没办法,只得到李正家把这话说了。李正明白这是退亲的借口,就说:"明儿,这亲事就拉倒吧。就是没有这门亲事,你也是我的好侄儿。"赵明一听急了,说:"我爹说过,这门亲事雷打电击也不能断。咱得想个办法呀。"秀秀悄悄地对她爹说:"那一对透明玉石手球能不能用上"
提起透明玉石手球,是在去年夏天,有一个夜里迷了路的老道,到李正家求宿,李正留下了他。接着一连下了三天大雨,老道走不了,在李正家住了三天。李正觉得出家人不容易,招待得挺好。老道临走的时候,认秀秀做干女儿,送给秀秀一对透明玉石手球,还说:"有什么急难事,拿着这一对手球到巡抚衙门找干爹。"李正想起这事儿,摇了摇头说:"巡抚衙门哪有老道"秀秀说:"谁知道哪块云彩有雨熓允钥催隆"李正一想,也是,就带着那对手球,到二百里以外的巡抚衙门去了。
李正回来的第二天,赵明跑来问信儿。李正喘了口长气说:"上哪儿找那个老道熣饷徘资戮投狭税伞"平素日子直叫"明弟"的秀秀,也挖苦他说:"赵举人还是找个有头有脸的体面媳妇吧"赵明哭着回了家,把这事儿对后娘讲了。曲氏说:"我要的就是他们这句话,退了这门亲,咱再找个好的。"赵明说:"我是非秀秀不娶,你就是找个天仙来我也不要。"
没过三天,当地的县太爷坐着轿子来拜赵举人。赵明听了,心里揣上了兔子,一个平平常常的举人,连个官职都没有,怎能劳得起县太爷的大驾呢熂泵τ进客厅,让了坐,献上茶。县太爷笑着说:"本县今天来,一是祝贺你中了举人,也是咱县的荣耀,给本县的脸上增了光。二是为赵举人和李秀秀的婚事,听说你家非要一个七品知县送亲,本县就是七品知县,又是李秀秀的舅舅,有本县送亲,这门亲事还断吗熞是不断,那就快定个结亲的日子吧"赵明只得说:"等学生和娘商议商议,日子一定,准到舅舅那儿报信。"
这些话叫躲在屏风后面的曲氏听得一清二楚。她心里直打鼓,她知道当地的知县姓孙,谁想到李正那个穷庄稼佬还有当县官儿的舅子,要是当初说得有个四品知府送亲准能难住李正。
隔了一天,来了一顶八人抬的大轿,是巡抚大人派知府大人专程来赵家催办喜事的。知府说:"李秀秀是巡抚大人的干女儿。喜日子那天,巡抚大人要带领四个知府、十二个知县送亲。巡抚大人还吩咐:要用彩绸搭彩棚,从新郎家一直搭到新娘家门口,每隔一里地有一帮上等吹鼓手迎送新娘,从新郎家门口铺出一里地红毡;备五百桌上等宴席招待娘家客人,准备一千名护送兵丁的酒肉茶饭。下官是受巡抚大人之命而来,望赵家不要辜负了巡抚大人的心意。"
曲氏毛神儿了。这门亲事是高攀都攀不上的,眼见得不能退了。可是,巡抚大人提的那些要做的事情,得花多少银子熈永茂盛的老本搭上也不够啊犓祭聪肴,只得叫赵明去求老丈人到巡抚大人那儿说情。赵明也拿起架子来:"不去,就是不去,谁请的神谁去安神。"
曲氏实在没有办法,只得豁上老脸亲自到李正家赔不是:"大人不见小人怪,过去的事情都是我的错。眼下只求弟弟到巡抚大人那儿说说情,我可拿不出那么多银子呀"秀秀娘孙氏一字一板地说:"咱两家的亲事都断了,还求什么秀秀的干爹犇阕吣愕难艄氐,我走我的独木桥呗"李正捅了孙氏一把说:"我去求个情看看。"曲氏千恩万谢地走了。
原来,那个老道是巡抚大人下乡私访时候装扮的。李正拿着一对透明玉石手球到了巡抚衙门,很快见到了老道--巡抚大人,他把曲氏退亲的事讲了,巡抚大人笑着给出了主意。李正回来,告诉孙氏和秀秀照着巡抚的主意办,对赵明也不明讲。他又说:"老人的话没说错,这第四句助人就是助自己也应验了。"于是他告诉曲氏:"李家没有七品知县送亲,断亲吧"秀秀也装模做样地挖苦赵明。
巡抚大人送走李正,就差人骑马给当地的知府、知县送去信,知府、知县都照着信上说的办了。巡抚大人也给赵家留了退路,单等曲氏求饶,曲氏一求饶,李正就照着巡抚大人的主意,装扮着去了巡抚衙门,然后告诉曲氏:"由当地的县太爷送亲,别的都免了。"
赵明和秀秀成亲以后,曲氏觉得有儿媳妇在身边,不好意思明偷汉子,就暗偷。日子长了露了馅,没脸给人当娘当婆婆,就另嫁了人,把永茂盛交给了赵明。赵明不是做买卖的人,一心一意地念书,就把永茂盛又交给了李正。后来,赵明在京考中了进士,当了当地的知县,还和李正住在一起。李正常对后代人讲他爹临终时说的四句话:不义之财不可取,他人之妇不可欺,有理也要让三分,助人就是助自己。
选自《故事家》1998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