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十大劳模:包起帆

  被誉为“抓斗大王”的上海港务局南浦港务公司工程师包起帆(见图左二),数十年来本着“在岗位尽责、为事业奉献”的精神,与其他同志一起,发明创造了多种高效、安全的装卸工具和装卸工艺,为国家和人民创造了大量财富。

  18岁那年,包起帆进上海港当了一名装卸工,从此踏上了坎坷的发明创造之路。为了实现用抓斗装卸木材的梦想,包起帆如饥似渴地自学物理、数学等基础知识,刻苦钻研业务,生活被浓缩在起重、力学、机械的理论和计算之中,脑海浮沉着各种数据、原理和构想。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努力,尝遍失败、艰辛和磨难,包起帆和他的同事终于创造出木材抓斗。这项革新填补了国际港口装卸工具的一项空白。

  之后,包起帆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领域……30多年间,他以主人翁精神,刻苦学习科技知识,先后完成了70多项革新发明,其中8项获国家专利,9项获国际发明金奖。他还把自己和同事发明创造的新型抓斗、工索具技术等推广到全国数百个港口和冶金、矿山、建筑、林场等单位,大大提高了这些单位的经济效益。

  艰辛的劳动和突出的贡献,给他带来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新华社北京9月4日电)

  《人民日报》1999年09月05日第2版

  “抓斗大王”包起帆这20年

  郑蔚

  今年4月,在上海市总工会刚刚宣布的1998-2000年度上海市劳动模范光荣榜上,包起帆的名字再次吸引了人们的目光。自1981年他第一次被评为市劳模以来,已经整整20年了。在这20年里,包起帆连续10次被评为市劳模,连续3次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还获得了“全国五一奖章”、“全国十大杰出职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他的名字甚至被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列入《国际知识分子名人录》。

  在中国改革开放风起云涌、潮起潮落的20年里,包起帆始终保持着一位劳模、一位优秀共产党人的风采。

  没有被困难吓倒

  1981年,当包起帆第一次被评为市劳模时,他还只是上海港南浦港务公司工艺科“以工代干”的技革员。而今天,他已经是上海港龙吴港务公司的经理了。对这20年的人生,包起帆自己概括说,从1981年至1986年,是自己搞科研;1986年至1996年,先后当上了工艺科的科长和主管科技工作的副经理,带领大家一起搞科研;从1996年至今,担任龙吴港务公司经理,成了一名国有企业的“当家人”。

  虽然职务升迁了但创新始终是包起帆这20年来生命的主旋律。龙吴港务公司在黄浦江的上游,船从吴淞口沿着黄浦江开到龙吴要花6个小时。包起帆初到龙吴港时,码头的年吞吐量只有230多万吨,仅为设计能力的一半。2000多个职工都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

  包起帆没有被困难吓倒,他在职工大会上说:“企业走老路没有出息,我们工人阶级必须勇于创新,创造企业独特的核心竞争力。”他提出了发展我国内贸集装箱运输的新思路,几次三番到交通部和兄弟港口“游说”,终于得到了上上下下的支持和认同。我国第一条内贸标准集装箱航线终于在龙吴港开通了。经过4年多的努力,我国已经形成了南到湛江、海口,北至锦州、大连,西至重庆的一个贯通40多个港口的内贸标准集装箱运输网络。去年,全国内贸集装箱吞吐量达到了260万箱,龙吴港达到了30万箱。龙吴港的年吞吐量达到了894.5万吨,利润突破了900万元。

  “我不做发财的典型”

  包起帆是海内外闻名的“抓斗大王”,这20年里,他总共得到了11项国家级专利、3项国家发明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1项交通部或上海市的科技进步奖,以及日内瓦、巴黎、匹兹堡、布鲁塞尔等10项国际发明博览会金奖。按理说,包起帆理所应当地应该“发财”了。但是包起帆说:“我不做发财的典型。国家给我的荣誉称号是‘劳模’,我理解‘劳模’应当是奉献的意思。我应当做奉献的典型。”

  做奉献的典型,这就是包起帆的人生定位。

  包起帆的左手大拇指上,至今还留着一道深深的疤痕,那是他在当装卸工时钢丝绳留给他的烙印。在1968年至1981年包起帆当装卸工的十多年里,他所在码头上常有装卸事故发生。

  正是这些经历,成为包起帆发愤研制抓斗的动力。1984年交通部在全国推广包起帆研制的木材抓斗以后,迄今为止全国港口没有因为装卸木材发生一起重大伤亡事故。

  1992年11月,以包起帆名字命名的“上海起帆科技开发公司”扬帆起航了。在包起帆的带领下,这家以30万注册资本起家的公司,至今总资产已达7000多万元,去年的年进出口已近4000万美元。由包起帆主持开展的“港口新型抓斗、吊具系列推广项目”,已经在全国20多个行业600多个单位应用,累计产生的经济效益达4亿多元人民币。即使在成了一名国企的当家人之后,他依然在不辞辛劳地主持科研开发工作。那么,包起帆得到的报酬是多少呢?他既没有持有一分钱的股份,也没有在这家公司拿一分钱的报酬。他说:“别人能勤劳致富是好事,但我应当多作奉献。”

  “我只是一个有出息的工人”

  包起帆走马龙吴港务公司经理的第一天,他说:“我是从装卸工开始发愤努力的,当时只想做一个有出息的工人。现在,我有了很多‘头衔’。如果说我成功了,我其实只是做了一个有出息的工人。”

  “功成名就”的包起帆,没有因自己是工人而感到卑贱。20年来,他的地位变了,但有一件事,包起帆坚持做了20年。在南浦港务公司工伤职工周振天的家里,记者看到一本特殊的记事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着包起帆寄给他的每一笔捐款,从1984年1月27日到今年春节,总共29笔,最初的一笔是10元,最多的一笔有1000元,光是现金累计就有5630元。

  包起帆在1987年写给他的一封信,周振天至今珍藏着:“尊敬的周振天同志:这些钱是来自光明正大的,它是我的技革成果奖。……至于我个人,虽然目前还很不富裕,但也从来没有不义之财。但与你们相比,我每月的工资不少,还有为数不少的奖金,因此从各方面的条件来看都比你们好得多”。当时,尽管周振天与包起帆同在一个企业,彼此却素不相识。周振天决心要去看看包起帆,有一年春节,他和另一位工伤的伙伴去给包起帆拜年。包起帆闻讯连忙和妻子从11楼赶了下来,看到他俩送的锦旗,夫妻俩禁不住热泪盈眶。当时已经是国家级专家和高级工程师的包起帆,慢慢弯下腰,把他俩从轮椅里背进了11楼自家的沙发……

  龙吴港务公司党组织证实,这20年来,包起帆把所有国家发给他的专家津贴和各种奖励、奖金总计6万多元,全部捐献给了困难职工。

  包起帆奉献出的哪里只是金钱,那分明是一个共产党员的赤子之心和崇高情怀。这份真情实意,如春雨一般,落到哪里,哪里就会长出青草和树木。在常年受到包起帆资助的伤残职工王伟民家里,坐在轮椅里的王伟民拿出他发表在浦东新区一份刊物上的一篇揭批“法轮功”的文章,对记者说:包起帆帮助了我,我也要像他一样,去帮助别人!

  这就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的人格力量!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