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
- 2020-12-29 10:47
- 名人爱国故事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郑成功收复台湾
郑成功(1624―1662),字大木,史书记载他“少年聪敏,勇猛有为”,11岁时他以一篇《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阐述了自己对于人生和战争的看法,得到了老师的赞扬。
1644年,明朝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清军入关,占据北京,明朝遗臣退居南方,自立朝廷,与清廷对抗。隆武皇帝朱聿键在福州称帝后,封郑成功之父郑芝龙为建安伯。郑芝龙带着当时21岁的郑成功去谢恩。在会面中,隆武皇帝问起该如何救国,郑成功用南宋英雄岳飞的话说:“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隆武皇帝很欣赏郑成功,赐他明朝国姓“朱”,这就是台湾百姓称他为“国姓爷”的原因。
1646年,清军攻克福建,隆武皇帝遇害,清朝大学士洪承畴奉命招抚南明遗臣。郑芝龙认为明朝气数已尽,不顾郑成功的反对,只身北上投降清廷。清军在这个时候劫掠郑家,其母因为不愿受辱切腹自尽,郑成功背负着国仇家恨,于1647年在小金门起兵,独自抗击清政府。1649年,南明永历皇帝封他为延平郡王。1651―1652年,他在闽南小盈岭、海澄等地取得三次重大胜利,歼灭了清军在福建的的主力部队。之后清军多次南下攻打福建等地,郑成功利用北方士兵不善海战的弱点,将其一一打退或歼灭。清廷无奈,多次让郑成功的父亲写信对其劝降,并曾下诏封郑成功为靖海将军海澄公,郑成功坚辞不受。1657年,郑芝龙与郑成功私通书信被清廷知晓,清廷以通敌罪将郑芝龙发配宁古塔,后又将其谋害。
1661年,郑氏降将黄梧向清廷提出了一系列建议,断绝郑成功的经济来源,郑成功面临财政危机,不得不放弃一些岛屿基地,转而进攻被荷兰殖民的台湾。郑成功亲率士兵数万人,战船数百艘,自厦门出发,出其不意地在台湾禾寮港登陆。先以优势兵力攻下赤嵌城,又对台湾城长期围困,经过八个月的苦战,于1662年2月打败荷兰人,迫使荷兰侵略者撤离台湾岛。此役结束了荷兰人在台湾长达38年的殖民统治,宝岛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后,致力于发展台湾的经济,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由于当时热带地方卫生条件有限,郑成功不幸感染了瘟疫,于1662年6月英年早逝,享年38岁。康熙帝为他写挽联道:“四镇多贰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借此肯定了他的爱国之心和不屈的民族气节。
1684年,台湾正式纳入清朝版图,清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始终是与中国大陆骨肉相连,不可分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