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晃的儿子是谁

  徐晃的儿子是谁

  徐晃是三国时期曹魏的名将,原为杨奉部将,时值汉献帝被李榷、郭汜劫持,保驾立功。后归附曹操,由于他作战勇敢,兼有谋略,深得曹操喜爱。俗话说“虎父无犬子”,那么徐晃的儿子是谁,又有哪些成就呢?

  徐晃形象图

  据史料记载,魏名将徐晃的儿子是徐盖。“盖”字为上下结构,有多重含义。例如:有遮蔽作用的东西、由上往下覆,遮掩、伞、方言,超出一般地好、方言虚词等等。徐盖,河东杨(今山西洪洞东南)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子承父业,徐晃死后,徐盖继承父亲爵位,担任阳平侯。公元265年,西晋建立,阳平侯国被废除。徐盖虽然也是三国时期曹魏的将领,但是他的名气远远不及父亲,史料对他的记载也很有限。在他去世后,他的儿子徐霸继承爵位,担任阳平侯。汉明帝刘庄分封徐晃的后代时,把徐晃的儿子和孙子都封为候。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徐晃的儿子是徐质。徐质,魏国将领,他常用的兵器是一把“开山大斧”。在蜀国著名将领姜维北伐时,徐质曾做为司马昭的先锋。著名谋士司马懿曾评价他”有勇有谋,魏之猛将。”他参加过多次战役,打败过张翼、廖化等将领,斩杀过张嶷。后来,在铁笼山与姜维交手,败在姜维枪下,被乱军所杀。当然,“徐质是名将徐晃之子”这种说法只是传说,《三国志》中没有记载,不足为信。

  魏国大将徐晃最后是怎么死的

  徐晃当时是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将之一,原来跟随将军杨奉,曾经保护过汉献帝有功。后来,被曹操所用,在带兵驻守汉中的时候打败了蜀将陈式,屡建奇功。尤其是在当时的樊城之战中,徐晃带领军队长驱直入,一举打败了蜀军,立下了汗马功劳,被曹操所称赞。那么,徐晃怎么死的?

  徐晃剧照

  在三国演义里面,徐晃是一个武功高强的人,在刚刚出场的时候就特别的威风,一人斩崔勇在刀下。在满宠准备招降他之前,说他威风凌凌,当去招降他的时候,看到徐晃自己在军帐之中披甲而坐,秉烛读兵书。

  徐晃也是一个智慧的人,在征战河北的时候,曹操攻下了邺郡,当时的韩范伪拒守城,曹操调徐晃去进攻,他用了攻心计的一个策略,派人用箭射了招降书进去,成功的招降。当时的曹操欲杀死城人,徐晃当时禁言曹操说,现在刚刚攻破,人们还并不是很服从我们,这个时候屠城只会让别人对我们的印象更不好,以后管理起来更不容易。

  徐晃因为常年征战,身体越发虚弱,最终病死。徐晃一生简朴,对自己要求也很严格,在病死之前还告诉自己的家人,不要风光大葬,一定要丧事从简。他一生立功无数,但是从不要求曹操给予自己赏赐。在徐晃死之后,曹操经常怀念此人,他欣赏徐晃的兵法策略,也感激徐晃为自己创下的功绩。于是,命人追封徐晃,封其弟弟官爵。徐晃怎么死的现在你是不是已经知道了呢?

  魏国大将徐晃原是谁手下的大将

  徐晃原是谁手下的大将呢?徐晃是东汉时期的何东阳县人,在三国的时期归降于曹操的麾下,是曹操手下出色的将领。徐晃本是军阀杨奉的老部下,当时担任骑都尉一职。当时的徐晃看形势不对,奉劝杨奉归降于曹操,但是因为当时的杨奉被韩暹所挑拨,并不想要归于曹操,而是希望可以和韩暹去夺得皇位。

  徐晃剧照

  当时的杨奉和韩在梁被曹军所打败,徐晃就趁这个时候归降于曹操。从此之后,就跟随曹操征战全国,帮助曹操创立了魏国大业。徐晃因为智勇双全,并且治军很有办法,曹操曾经称赞徐晃有周亚夫的风范。徐晃在曹操的军队之中担任偏将军,在官渡之战之后,成功的烧掉了袁绍的粮草获得了战争的胜利,从此被曹操加封为都亭侯。

  在曹丕当了皇帝之后,封徐晃为右将军,后来在徐晃多次为国出力之后被晋封为杨候。当徐晃在上庸打败了刘备之后,被派驻守阳平关,而后被改封为阳平侯。徐晃这人对于曹氏家族特别的忠心耿耿,曾经说过,只要当我遇到了明智的君主之后,被君主重视并赏识,那么我应该多多帮君主建功,这样才可以报答君主的赏识之恩。

  在公元227年的时候,徐晃因为生病死在家中,在死了之后被追封为壮候。徐晃一生征战沙场,带兵打仗无数,可谓帮助曹氏家族建稳了基业。在曹操病逝之后,帮助其子曹丕继续征战南北,也付出了不少的汗马功劳。

  徐晃字什么

  徐晃,汉人,生肖年不详,逝于公元227年。他功勋卓越,一生的主要成就为献计平关中,大败梁兴 沔水破关羽,解樊城之围。那么,也许有人会好奇徐晃字什么呢?

  徐晃剧照

  徐晃,字公明。公明的拼音是gong ming,公读一声,明读二声。“公”为上下结构,本意是正直无私,为大家的利益,而三国时期的曹魏名将徐晃就是这样一位将领。徐晃治军严谨,令行禁止,一生都追随着曹操南征战。他智勇双全,一生都没有败仗的记录。他的人品和忠心更是有目共睹,他刚正不阿,在樊城之战中击败关羽。因为治军严整而被曹操称赞“有周亚夫之风”,当之无愧一个“公”字。

  “明”为左右结构,它有多种含义。例如:与“暗”相对表示亮、清楚、懂得、公开、能够看清事物、睿智、视觉、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次(专指日或年)、中国朝代名、姓等等。在这里,“明”表示睿智,著名将领徐晃自然是位睿智之人。建安九年二月,曹操利用袁绍之死制造矛盾,发兵北上攻打冀州。包围邺城、攻破邯郸后,曹操派徐晃攻打韩范,徐晃凭借他睿智的头脑与独特的见解,很快让韩范投降。后来,徐晃又劝告曹操招降易阳,只有这样,守卫其他城池的将领才会望风归顺。果不其然,曹操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攻克邺城,夺得翼州。

  “公”、“明”二字,十分贴切地传达除了徐晃正直无私、机智聪慧的性格特点。

  徐晃断粮的故事

  徐晃,生于汉末三国时期,官至右将军、假节钺。他是曹魏五子良将之一,治军严整,不图名利,不讯私情,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曹操。徐晃曾参与官渡、赤壁、关中征伐、汉中征伐等多次重大役。那么,也许有人会好奇广为流传的“徐晃断粮”的典故是怎样的呢?

  徐晃形象图

  史册记载,曹操攻下白马城后返回,命令运军用物资沿黄河向西进军。袁绍渡过河来追赶,仓猝间与太祖相遇。曹军众将领有些恐慌,劝曹操退回坚守军营。荀攸说:“这些东西正是用来诱捕敌的,我们为什么要退呢?”曹操和荀攸相视而笑。于是让将士们将军械粮食装备等丢在路上引诱贼兵,贼兵争抢东西,阵势大乱。曹操随即派步兵和骑兵攻击,大败袁军。

  徐晃深谙奇正之道,最善声东击西,荀攸曾在官渡之战中向曹操推荐徐晃。于是曹操派徐晃和史涣带着几千骑兵共同攻打韩猛,在故市(今郑州西北)截烧其辎重。在战争年代,粮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人是铁,饭是钢!徐晃认为:截其源,断其粮,贼可擒也!徐晃断粮时的主要策略为:侧翼迂回,断敌粮道。奇袭敌后,截下粮车。乌巢粮草被烧的消息传至官渡前线,袁军军心动摇,内部分裂,张郃因受诬陷而与将军高览临阵反叛,烧毁军械,向曹操投降。至此,袁绍大军急骤崩溃,官渡战势急转直下,曹军士气大振,取得了决战胜利。

  焚烧军粮是定战争胜败的关键性作战,在这一战役中,徐晃的功劳不言而喻,因此被封为都亭侯。

  关羽战徐晃的情形

  徐晃,字公明,河东杨(今山西洪洞东南)人。关羽,字云长,河东郡解良(今山西运城)人。他们两个人可以说是同乡,所谓英雄惜英雄,尽管徐晃和关羽各为其主,两人的关系还是不错的。那么,“关羽战徐晃”的故事是怎样的呢?

  关羽画像

  建安二十四年,曹仁驻扎在樊城。樊城之战中,曹操手下的名将于禁、庞德等被关羽打败。关羽一战成名,而曹仁只能固守,等待援兵。当时徐晃驻扎宛(今河南南阳市),协助曹仁征讨关羽。但是徐晃带领的多为新兵,部队战斗力比较差。可以说,当时的形势关羽占很大优势,关羽乘胜追击,围攻樊城。由于关羽有勇有谋,又追随刘备,因此很多地方的人起义,纷纷响应关羽。曹操分身无术,一边采用司马懿的策略,制造矛盾破坏孙、刘联盟,坐收渔翁之利。另一边,指挥徐晃率领军队援救曹仁。

  关羽前部屯偃城,徐晃假装驻扎在长堑,向蜀军表示要切断其后路。蜀军害怕被困住,于是烧营撤走,徐晃军队进据偃城,两面连营,渐向围城蜀军逼近。徐晃假装想要攻打围头屯,声东击西却密攻四冢。关羽亲自率步骑五千出战,徐晃应战。徐晃长驱直入,接连攻破营寨十余屯,打破了樊城的包围圈,迫使关羽不得不退兵。最后徐晃依靠自己的智谋,用声东击西的计策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樊城一战,让关羽和徐晃闻名天下。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