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辩证法
- 2016-12-20 10:04
- 历史秘闻故事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老子辩证法
老子认为道是这个世界的本源,他觉得这是一个典型的客观事实。老子看待事物一般都从两面出发,认为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转换。当然他的辩证法思想,存在一定的问题的话,偏激的认为,如果对立的转化是不需要其他的条件。他认为福祸都是相依的,对立的相互转换认为是循环的过程,这种片面的是形而上学的。
老子像
他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这是需要一种转换的。的确,正的相对面就是反,成功的相对面就是失败,就像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一样,这是需要积累的。
老子的所有思想都体现了唯物的辩证主义思想。这种辩证思想在本质上是对的,但是存在着浓厚的时代主义发展特色。这是有失偏颇的。
就像他所以为的,在一定程度上挣脱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他的理想蓝图与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相违背,历史是不会倒退的。至于他所倡导的道法自然,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的。至少揭示了世间万物的演变。但是我们不能全盘否定老子的思想。至少在今天他的思想还是用很大作用,更不用说在两汉期间,无为而治的思想给文景之治的出现起了多大作用。
老子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君主对百姓的剥削,在老子眼中,小国寡民才是最好的,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对那时的国家经济以及后世道家思想的影响不可谓不大。
老子的传说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著有《道德经》。之所以成为老子是因为他一生下来眉毛和胡须就是白的。关于老子的传说比较经典的有两个,一个是关于他的出生,一个是他骑青牛出函谷关的传说。
老子铜像
首先是他的出生,据说老子的母亲是在湖边洗衣服的时候,上游有一个李子漂了过来,当时她正好渴了,所以就捞起来吃掉,之后就怀了孕。据传是怀孕了几十年才将他生出来,并且一生出来救会讲话,指着自己家院子的李子树说这个是自己的姓氏,后来又由于他的耳朵非常大,他的家人就给他取名为李耳。
另一个说法是老子在看到周王朝衰败后,决定离开故土,想要去四处游历。函谷关总兵尹喜的见紫气东来,再一看是老子骑着青牛来到了这里,他就不舍老子离开,便为难他要他留下一篇著作,老子果然拿了出来,这就是后来的《道德经》。而青牛也成了道教文化中著名的意象,更是神仙道士的坐骑,老子也被称为“青牛师”、“青牛翁”。而老子离开函谷关之后,据说是直接成了神仙,后面便没有他在世上活动的记载了。
关于老子的传说,大多是比较玄乎的神话论的东西,虽然并不可信,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老子之所以会被后世人神话,是因为他的成就使得人们对他非常尊敬,以至于将他当成神灵来敬重,毕竟当时的人们对于神灵还是非常相信的。
老子简介
老子, 姓李名耳,根据历史记载他大概生活在公元前600年左右到公元前前470年左右,是中国古代非常著名的思想家。老子出生在涡阳县闸北镇郑店村,又名老聃,有传闻说他一生下来毛发就是白色的,所以当地的人称他为老子。
老子雕塑
老子大约活动在春秋时期,曾经在东周国都洛邑担任守藏史这一职位,这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
老子博闻强识,据传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曾经向老子问好并请教问题。老子晚年时期在函谷关乘坐青牛向西去,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灵宝前,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道德经》又名《老子》,可惜的是《道德经》真迹最后不知所踪。
《道德经》富含丰厚的辩证法思想。在现代,老子哲学和古希腊哲学一起形成了人类哲学上的两座不可比拟的高峰,老子也因为他深奥的哲学思想而被后世尊称为“中国哲学之父”。
后来庄子传承了老子的思想,并且和儒家、佛家思想等成为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在道教出现之后,老子被后人尊称为“太上老君”。甚至从汉代开始,历代皇帝会去河南鹿邑祭拜老子。
老子的主要思想主张是"无为而治",他理想的政治境界是“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用“道”来解释万物的演化过程,他的学说对中国哲学的发展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而他的思想主张主要体现在在《老子》这本书中。
老子生平
老子,他的本名叫做李耳。在公元前571年出生在公元前471年死去,公元前770年周朝时期的人。是我国有名的思想大家、教育大家、哲学大家,因为老子担任过管理书籍的官职,所以他在学习了前朝人的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独成一派的道家思想,因此老子被认为是道家思想的创始人。
老子像
相传,老子从一刚出生下来,眉毛和胡子都是白色的,所以被人称为老子。老子在春秋时期,曾在现今的河南洛阳做过国家的图书馆馆长。老子博才多学,孔子在游玩的时候,去过老子所在的地方,专门向老子问礼和学习。在老子老年时期的时候,相传是乘着青牛西去,并在函关谷,现如今的河南灵宝写了五千多字的《道德经》。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以“道”解释宇宙之间所有事物的演变,认为世界原本是一片模糊。然后从中分出了天地,再出现了万物生灵。《老子》一书中有许多唯物主义观点。老子认为世界所有的事情都有两个不同的方面,并且认为这两个不同的方面不仅是对立而且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关系。
到后来,道教出现之后,从《列仙传》开始,老子就开始被人当成神仙,称老子为太上老君。从汉代开始,每一代的皇帝都会去老子所在的庙祭拜老子。可见,老子的生平活着的时候,威望是很大的,不然不会从汉代开始,会让每一代的皇帝都去祭拜。因为,古代的皇帝,代表的是龙,龙一般都是高高在上的,除非遇到能让他所尊敬和崇拜的人,而老子恰恰就是那个人。
老子是什么样的人
老子生于公元前571,卒于公元前471年,本名李耳,字伯阳,也有人称他老聃,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县人。相传,老子一生下来的时候他的眉毛和胡须就是白的,所以被称作老子。他一生功绩无数,那么他到底是怎么样一个人呢?
老子铜像
从他的生平来看,老子是一个无为而清净的人,他诲人不倦,是一个对世界充满热爱,对生活充满关爱,智慧无比的思想家,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伟大的哲学家。这些性格都可以从他的生平和著作中看出来。
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著有《道德经》。他的思想主张主要是“无为”,他最理想的生活是虽然和邻近的国家能相互看到,甚至连鸡鸣声也能听到,但是最好老死不相往来。从这里可以看出来他是一个中庸,并且提倡消极应对事情的人。
在《道德经》中,老子着重强调了朴素的辩证法,意思是要顺其自然,对一些事物不能强求,用无为而达到无不为的目的。主张对任何事物都持有辩证的态度,持独立的批判能力。也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对立的,有好也有不好,任何事情都有其双面性。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老子是一个非常理性的人。老子主张的“无为”和《道德经》的精华朴素的辩证法,这些学说对中国的哲学发展都有着深刻的意义和重要的影响。直至今天,老子也是中国甚至世界上的名人。
老子三宝
老子曰:“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这是老子第一次提出“三宝”的概念,即:“慈”、“俭”、“不敢为天下先”。他认为:天下人都认为他所讲的“道”很大,不具体,不能很好地把握了解其中的寓意。所以他就讲一个好记好了解的“三宝”便于人们把握。这就是“三宝”的由来。
老子像
三宝之首的“慈”,为“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体现了老子珍爱生命的思想。只有能够像珍爱自己的性命那样珍爱天下人的生命的人,才可以信赖他将天下交付于他。宽容,更是“慈”的中心思想。这也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交流。一个人如果能严格的孔子自己的思想行为,宽容的对待他人,以德报怨,不计较个人得失,必然能受人尊重。
二宝“俭”的根本在于养性。“俭”的原则是指人活于世应该多为他人着想。老子是想让人们“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把“俭”作为自己处事的标准,从为社会和他人付出中获得幸福快乐,就能得到延年长寿之道。
三“不敢为天下先”为养心之道,体现了老子“无为”的思想。“不敢为天下先”的实质在于告诉世人要具有一个谦逊卑微的心态。只有谦逊卑微的心态才能让自己放低自己的姿态去感受道家思想。感受老子思想给自己生活带来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