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战役之两伊战争

  用现代化武器进行的低水平战争

  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战争(简称两伊战争),自1980年9月爆发,至1988年8月20日 落下帷幕,整整持续了8年之久。这场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持续时期较长、损失消 耗最大的一场局部战争,两伊战火的蔓延,曾导致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海湾地区的严重 对立,致使海湾局势一度空前紧张,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

  两伊战争的起因错综复杂,既有长期的领土争端,宗教派系对立,又有民族纠纷和 领导者个人恩怨掺杂其中。领土问题是导致两伊战争的主要原因。这一问题包括两个方 面:一是阿拉伯河的边界划分问题;二是波斯湾入口处3个小岛的主权归属问题。长约 100公里的阿拉伯河是伊朗和伊拉克南部的自然边界。这段边界原以该河伊朗一侧的浅 水线为界,河流主权归属伊拉克。根据1914年双方划界委员会会谈纪要和1937年签订的 边界条约,双方同意霍拉姆沙赫尔和阿巴丹两段(共约11公里)以该河深水线为界。此 后,伊朗一再要求以河流主航道中心线为边界线,并对阿拉伯河实行双方共管,伊拉克 则坚决反对。1975年3月,两国领导人就边界问题举行会谈并签署了《阿尔及尔协议》, 当时处境困难的伊拉克同重按阿拉伯河主航道中心线划定两国河界。伊朗也答应归还扎 因高斯等4个地区约300平方公里的原属伊拉克的领土,并承诺不再支持伊拉克库尔德族 的反政府武装斗争。事后,伊朗迟迟不交割土地。伊拉克认为《阿尔及尔协议》是“奇 耻大辱”,多次要求重划边界,均遭伊朗拒绝。另一问题是1971 年伊朗占领了波斯湾入 口处的阿布穆沙、大通布和小通布3个小岛,并使之成为可以控制波斯湾出入航道的军 事基地。伊朗的行动遭到海湾阿拉伯国家特别是伊拉克的激烈反对。 宗教矛盾是导致两伊战争的另一重要原因。伊朗和伊拉克同是伊斯兰教国家,两国 的穆斯林多数属于激进的什叶派。

  但两国什叶派穆斯林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迥然不同。 1979年初,伊朗什叶派宗教领袖霍梅尼建立了以什叶派高级教士集团为核心的、政 教合一的伊斯兰共和国。而伊拉克复兴党政府在政治生活中却努力使政教分离,削弱宗 教势力,将宗教活动纳入政府控制的轨道。伊拉克的什叶派穆斯林虽然占国内人口的多 数,但长期以来,却处于被统治地位,激进的什叶派对此十分不满,长期与政府进行对 抗。

  伊拉克和伊朗两国都有一个少数民族——库尔德族。伊朗支持伊拉克境内200万库 尔德人的自治要求,伊拉克也支持伊朗境内的库尔德人进行反对伊朗政府的斗争。

  此外,从1964年到1978年,霍梅尼受伊朗国王迫害一直在伊拉克的纳贾夫附近流亡 传教。1978年初,萨达姆以“煽动伊拉克境内什叶派叛乱”的罪名将霍梅尼驱逐出境, 迫使他辗转法国。霍梅尼对此一直怀恨在心,并发誓要复仇。 战前两伊都进行了战争准备。伊拉克的准备更为充分,伊朗的经济军事实力和潜力 均胜过伊拉克。伊拉克总兵力22万人,其中陆军19万人;海军4000余人,各种舰艇43艘; 空军2.8万人,各种飞机500余架。此外,还有人民军10万人,预备役部队25万人。伊 朗军队经过霍梅尼大规模清洗,总兵力24万人,其中陆军15万人;海军2万多人,各种 舰艇80余艘;空军7万人。还有新组建的伊朗革命卫队9万人,预备役部队30万人。战前 双方都采取了一系列临战措施。伊拉克方面,制造“和平”空气,麻痹伊朗;突击开展 外交攻势,争取国际社会特别是海湾国家的同情和支持;利用边境冲突掩护地面部队的 调动。伊朗方面,事先对伊拉克的进攻企图有所察觉,并采取了一些应急措施:霍梅尼 授权总统全权指挥国防部的神职人员,并释放一批被捕的前国王统治时期的军官和飞行 员;突击购置武器装备,不惜一切代价购买零配件和设备;空军战斗机秘密向国内纵深 基地转移,并紧急修好约200架F—4和F—14战斗机;积极改善外交上的孤立地位。

  1980年9月22日拂晓,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下达了对伊朗的军事目标发动“威慑性打 击”的命令。接着,伊拉克出动大批作战飞机,袭击了伊朗首都德黑兰、大不里士、阿 瓦士、克尔曼沙赫、提斯孚尔等共15个城市和7个空军基地。 23日凌晨3时,伊拉克的地面部队5个师又1个旅约5万余人,1200余辆坦克,越过边 境,在北起席林堡、南至阿巴丹的480余公里的战线上,分北、中、南三路向伊朗境内 大举推进。经过一周激战,10月初,伊拉克军队占领了伊朗约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控 制了阿拉伯河东岸长600公里,宽20公里的狭长地带。深入伊朗境内10—30公里,南部 战线最大入侵纵深达90公里。 面对伊拉克的强大攻势,伊朗军队仓促应战。其空军袭击了伊拉克境内的16个目标。

  地面部队调整部署,向边境机动。在前线集结了7个师又2个旅的兵力,此外还有大批的 革命卫队。伊朗设防的重点在北线,以扼守主要通道,迟滞伊拉克军队的进攻。伊朗阻 滞了伊拉克的进攻势头后,渐渐夺取并把握了战争的主动权。1981年9月,伊朗开始大 举反攻。9月底,伊朗集中10余万兵力,发动大规模的阿巴丹反击战,解除了伊拉克对 阿巴丹的包围。1982年3月下旬,经过周密部署,伊朗又发动了“胜利行动”攻势,全 歼伊拉克2个旅,重创2个师,共毙伤伊拉克士兵2.5万人,俘虏1.5万人,击毁坦克 360辆,击落飞机20余架,缴获了上百辆坦克和装甲车。4月20日,伊朗又集中近3个师 的兵力和大批革命卫队约10万余人,发起以收复霍拉姆沙赫尔市为目标的“耶路撒冷圣 城行动”攻势。经过25天激战,终于收复了南部重要港口城市霍拉姆沙赫尔。6月10日, 伊拉克提出全线停火建议,并单方面实施停火,宣布承认两国于1975年签订的《阿尔及 尔协议》继续有效,并准备在伊拉克根本权利得以承认的基础上同伊朗谈判。6月20日, 又宣布10天内从伊朗境内撤回全部军队。6月29日,其军队已基本撤出伊朗。

  伊朗拒绝了伊拉克的停火建议。为了不给伊拉克以喘息之机,1982年7月13日晚, 伊朗军队突破伊拉克防线,深入到伊拉克境内20余公里。伊拉克利用本土作战的有利条 件,动用10万兵力进行反击,对进攻的伊朗军队进行围歼,挫败了伊朗军队的攻势。此 后,双方你来我往,经过十多次交锋,都未取得进展,战争进入僵持状态。

  为了进一步迫使伊朗罢兵言和,自1984年4月起,伊拉克采取“以战迫和”方针, 在地面和海上连续向伊朗发起主动出击。在局部地区对伊朗军队发动一系列的小规模袭 击,并在战斗中多次使用化学武器。与此同时,伊拉克还利用其空中优势,发动了举世 震惊的“袭船战”。

  1986年,两伊战争再度激烈。伊朗一反过去打消耗战的方针,力争速战速决。1986 年2月初,伊朗出动9万余人的兵力,发动了规模较大的代号为“曙光—8号”的攻势, 攻克了伊拉克南部重要的港口城市——法奥。与地面战场相呼应,1986年,两伊“袭船 战”一再升级,遭到袭击的船只达106艘,其中有28艘进出科威特港口的船只遭到袭击。

  由于两伊“袭船战”影响到非交战国的利益,科威特于1986年11月和12月,先后向联合 国的5个常任理事国美国、苏联、中国、法国和英国提出租船和护航要求。苏美相继同 意为科威特油轮护航,并以此为由不断向海湾派遣军舰,从而使原来就很紧张的海湾局 势增添了更大的危险。为避免战争进一步升级,联合国安理会于1987年7月20日一致通 过了第598号决议,要求两伊双方立即停火。598号决议通过后,由于两伊积怨已久,在 停火问题上立场各异,分歧较大,谁也不愿主动作出让步,因而联合国598号决议迟迟 得不到贯彻落实。

  1988年,是两伊战争出现重大转折的一年。2—4月,双方使用了数百枚导弹袭击对 方的城镇,掀起了一场空前规模的“袭城战”。此后,在相持中,伊拉克渐渐占了上风, 4月17日,伊拉克军队对法奥地区的伊朗守军发动了代号为“斋月”的攻势,经过两天 激战,于18日下午全部收复被伊朗占领两年之久的法奥地区。外国军事专家评论,这是 “两伊战争的转折点”,它“打开了结束两伊战争的大门”,“为两伊通向和平开辟了 道路”。伊朗在欲战不能,欲罢不忍的境况下,被迫于1988年7月18日宣布,同意接受 联合国安理会598号决议。8月20日,两伊双方实现停火,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终于落下 了帷幕。

  两伊战争给了世人一些有益的启示。

  1.巨额资金能够买到现代化武器装备,但买不到军队的现代化水平。因此,引进 外国先进的武器装备,一定要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两伊是中东地区富有的石油输出国,自1973年以来,两国耗资数千亿美元,从国外 竞相引进大量先进的武器装备。但两伊的工业基础薄弱,许多先进武器的零配件本国无 力修配,弹药主要靠国外供给;两国士兵的文化程度很低,要掌握诸如苏制“萨姆”和 美制“轻剑”、“霍克”型地空导弹,驾驶T—72坦克和米格—23战斗机等先进武器, 是相当困难的。

  因此,这种靠钱买“现代化”的做法,非但没有改变他们对现代战争“外行”的状 况,反而导致“消化不良”。以致作战中新式武器的作用都离不开外国顾问和专家,士 兵不能熟练地按照标准规范维护和使用自己的武器装备。这样不仅不能使现代化的技术 装备得以正确运用和充分发挥其效能,而且容易丧失主动,受制于人。由此可见,引进 先进的技术和武器装备,必须与自己国内的工业基础,军官和士兵的知识结构与技术水 平,以及本国的战争传统相适应。否则,花很多钱去买自己消化不了、驾驭不了的东西, 不仅造成严重的浪费,甚至可能成为自己的累赘。武器装备先进的程度不能代表军队现 代化的程度,先进的技术装备本身并不能保证战争的胜利,起决定作用的是善于运用武 器装备,有很高军事素质,有先进的战略战术思想的人。也就是说,只有具有与先进的 技术和武器装备相适应的战略战术思想,才能充分发挥武器效能,赢得作战的胜利。

  2.现代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固然应当重视速战速决,但同时还应当有长期作战的 准备。

  战争初期,伊拉克采取突然袭击的闪电行动,旨在实现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并且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其把战争赌注完全押在这一点上,在思想上和物资上缺乏长 期作战的准备,因此,一旦速战速决企图被对方粉碎,便力不能支,逐渐由主动转为被 动。伊朗依仗自身国大人多的优长,采取了“持久战”的战略。在持久中消耗对方的实 力,磨垮对方的意志,从而一举将伊拉克军队逐出国境,取得了重大胜利。诚然,战略 上的速战速决,往往从突然袭击开始,确可收到先机之利,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也可取得 战争的胜利。但是如果不根据自己的国力、军力,不分作战对象,把速战速决的战略看 成取胜的唯一法宝,而不进行长期作战的思想、物资准备,则可能会欲速而不达,由主 动变被动,甚至在战争中失利。

  3.现代局部战争中,仍应以歼敌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而不应过分纠缠于一城一 地的得失。 两伊战争中,几乎所有的战役战斗都是以城市(镇)为目标的攻防战,双方满足于 攻城掠地的表面“胜利”,忽视大量歼灭敌有生力量。战争初期,伊拉克进攻矛头几乎 全部指向对方边境的一些城镇,不重视集中优势兵力大量歼灭敌人。

  伊朗在初期的防御反击作战中,也是以城市为目标部署兵力,以收复城市失地为胜 利。由于均未发动以大量歼敌为目的的战略性战役,因此双方军队都没有受到重创,使 战争得以久拖不决,形成“拉锯战”。这就说明,尽管攻城夺地是战争中的重要作战行 动,但若不歼灭对方有生力量,就可能使敌人获得喘息之后再次组织反扑,从而使自己 前功尽弃,甚至会导致局势的逆转。因此,在现代局部战争中,仍必须以歼灭敌人有生 力量为主要目标。

  4.现代局部战争,武器装备和物资损耗大,给后勤补给提出了新课题。

  两伊战争虽然称不上是高水平的现代化战争,但战争消耗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局 部战争史上绝无仅有的。仅军费开支一项,双方共耗资2000多亿美元。战争中,武器装 备和物资的消耗相当可观。战争头两个月伊拉克击毁和缴获伊朗200多辆坦克,己方也 损失近三分之一的武器装备。两伊的弹药消耗量也很大。如战争初期,伊拉克仅对席林 堡这样一个1000户的小镇就发射了几万发炮弹。两伊陆军主要是装甲和机械化部队,油 料消耗多,据估算,伊拉克军队每天消耗的油料达2000至3000吨。战争初期,伊拉克本 来希望速战速决,但因作战物资供应不上,等待补给,进攻势头被迫减弱。

  伊朗顶住了伊拉克军队的进攻后,也因补给困难而拖长了反攻的时间。转入反攻后, 伊朗多次向伊拉克发动地面攻势,但两次战役之间的间隔比较长,有时竟长达5个月以 上。其主要原因是后勤系统混乱,武器装备等作战物资供应跟不上,因而续战能力不强。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