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孙膑遇见庞涓:救赵焉用围魏
- 2013-10-30 09:49
- 中国历史故事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聪明的人不是不犯错误,而是不犯相同的错误。然而,这个看似简单的道理做起来却非常难,战国时代魏国名将庞涓曾两次败在同门师弟、齐国著名军事家孙膑首创的“围魏救赵”战术下,那么,庞涓为何一再上当,两次“围魏救赵”有什么不同?
对于喜欢历史的中国人来说,孙、庞斗智的故事可谓耳熟能详,“围魏救赵”的典故更是家喻户晓。无论军事家,还是历史学家,大家公认桂陵之战“围魏救赵”的妙笔在于“围魏”,马陵之战“围魏救赵(韩)”的妙笔在于“减灶”。但我则认为,桂陵之战的关键在于“弃子”,而马陵之战的关键在于“攻心”。
真实的答案只能靠事实来解答,我们有必要回到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一探究竟。
公元前357年,魏惠侯图谋称霸天下。强大的魏军用武力击败韩国,迫使韩昭侯、鲁共侯、宋桓侯、卫成侯等国君同时来到大梁,承认魏国霸主地位,以魏,韩为轴心的军事同盟宣告成立。为对抗魏国一家独大,赵成侯不甘示弱,与齐威侯平陆相会,赵、齐军事同盟浮出水面。双方外交穿梭繁忙,剑拔弩张,大战一触即发。公元前354年,赵国入侵卫国的军事行动成为列国大战的导火索。魏国与宋国联兵八万救援卫国,庞涓担任联军总指挥。联军主力直指赵国都城邯郸,庞涓率一支奇兵插入卫境伏击攻打卫国的赵军。
赵国派使者向齐、楚两国求援。楚国采取名义出兵,暗地坐山观虎斗的策略,虽然援赵的声势浩大,不过抢抢地盘而已。邯郸被围,赵国把希望全部寄托于齐国。
齐威侯不想让魏国坐大,拜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起兵八万救援赵国。孙膑早年曾与庞涓师从鬼谷子习兵法。庞涓出任魏将后,妒孙膑之才而将其骗至魏,施以膑刑(割去膝盖骨),因有孙膑之称。后来孙膑逃往齐国,为田忌门客,助田忌赛马获胜,被荐给齐威王。时威王正图谋与魏相争,广揽天下贤才,器重孙膑的军事才能,便任之为军师。同门师兄弟的恩怨情仇就此结下,并将在不断的战争中了结。
两国军事力量对比,齐军明显处于劣势。战国时代的大学者荀子在对各国军力做过一番比较后指出:“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也就是说,秦国的锐士最勇猛,其次是魏国的武卒,齐军技击排名第三。关于这一点,孙膑也是承认的,“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
大家公认齐国士兵不行。硬碰硬不行,只能用计,故而孙膑想出“围魏救赵”的战术。他对齐军最高指挥官田忌讲:“夫鲜杂乱纷纠者不控卷,救斗者不搏撤,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曼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孙膑的大体意思是说,一团乱麻只能慢慢地解,不能乱扯。善于作战的人,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调动,况且齐军远不如魏军精锐,只能以巧取胜。既然我们来劝架,又何必和他们打成一团呢。魏军主力和赵军激战,国内空虚。我军直捣魏国都城大梁,敌人必然回军救援,我们就可以半路打伏击。
于是,齐军在桂陵设下埋伏,趁庞涓回师救援国都,远来疲惫之际大败魏军,《史记》如此记载。但是,这里有个疑问:大梁是否真的空虚,庞涓是否因为齐军攻打大梁才急匆匆地回军?
大梁城防坚固,秦国曾经七次围攻大梁,然而百战百胜的秦国名将白起“兵困于林中”,遭遇军事生涯唯一一次挫折。秦始皇灭六国,秦军包围大梁三个月,引黄河水灌才打下这座坚城。处于鼎盛时期的魏国远非战国末期可比,区区八万人不可能对大梁造成威胁,庞涓不担心齐军攻打大梁,也就是说不是因为“围魏”而回师。那么,孙膑用什么办法调动的庞涓?
《史记》没有记载,《孙膑兵法》却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孙膑问田忌:“五都大夫之中谁最无能?”田忌道:“齐城大夫和高唐大夫。”孙膑让齐城和高唐二位大夫带本都兵马攻打平陵。平陵是魏国的军事重镇,人口众多,兵力强大,南面靠近宋国,北面靠近卫国,进军途中要越过市丘。如果魏军进行包抄,很容易切断齐军的粮道,将齐军一举围歼。
这是去送死,孙膑就是让他们去送死,让庞涓认为齐军根本不懂战略战术,从而轻视齐军。果然,平陵没有攻下,齐军被魏军包了饺子。齐城大夫和高唐大夫死了,死得凄惨壮烈。他们以为自己为国捐躯,无限光荣。他们确实是齐国的烈士,国家需要这样的烈士。这在围棋中,叫做“弃子”。不懂弃子的人不是高手,不会弃子的人不知其中的乐趣,更不会感受到胜利的喜悦。孙膑牺牲齐国两位重臣的生命和两支军队的代价换来了庞涓对齐军的轻视。然后,孙膑派出一支轻车部队奔袭魏都大梁,抢掠郊区,耀武扬威地奔驰在大梁那高大雄伟的城墙前。
庞涓忍无可忍,他原本可以从容回军,但出于对齐军的蔑视和愤怒,庞涓带着一支精锐的轻装部队昼夜兼程、卷甲急趋,以急行军的速度赶往大梁,失败的种子种下,全军覆灭,庞涓被俘。孙膑出乎意料地放师兄一马,因为庞涓不知道孙膑在齐国军中,庞涓在明,孙膑在暗,两人较量缺少真金。庞涓不服,而孙膑就是要让庞涓输得心服口服。
庞涓改变了孙膑的一生,改变了他的命运,改变了他的性格。孙膑本不是将才,一个善良的人无法指挥大军,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他不过是个做军师的材料,也许是后世的赵括。如果赵括被砍去双脚,那么长平躺下的人将是那个百战百胜的白起。从另一种意义上讲,可以说庞涓成全了他,让他饱尝世间的苦难,感受到人间的冰冷,可以厚着脸皮、黑下心来去弃子,去伤害那些愚蠢而又无辜的人。
逢泽之会,魏惠侯宣布称王,韩、齐两国齐声反对。庞涓率魏军向韩国进攻,包围韩国都城新郑,齐国出兵救援,主将仍是田忌,军师仍是孙膑。时隔13年后,这对师兄弟冤家再度交手。这场战争越发精彩,齐军直逼大梁,魏惠王立刻调回攻韩部队,集结十万大军,太子申为上将军、总指挥,庞涓担任大将、副总指挥,迎击齐军。
齐军撤退时孙膑用了着名的减灶法,进入魏国领土第一天留下十万人用的炉灶,第二天为五万人用的炉灶,第三天只有三万人用的炉灶。太子申和庞涓仔细察看齐军的营垒之后,得出齐军大量逃亡的结论。于是庞涓放弃主力步兵,率精锐轻骑倍道兼行追赶齐军,在马陵再次遭到齐军伏击,庞涓在孙膑为他准备好的大树之下被乱箭穿身。
“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这是一条极为常见的兵法。身为魏国大将、熟读兵书的庞涓不会不清楚,可为什么一而再地落入孙膑的陷阱?桂陵之战庞涓被孙膑“弃子”战术迷惑导致头脑发热,那么马陵之战,有前车之鉴的庞涓明知孙膑为齐国军师,怎会不小心谨慎,却被“减灶”战术迷惑再一次轻敌冒进呢?
其实,追与不追并不是庞涓可以决定的,“减灶计”只起到刺激作用,魏惠王才是决定因素:魏惠王称王的举动招致天下强国反对,魏国急需一场胜利摆脱与秦、韩、齐三线作战的窘境。《战国策·魏策》记载过一则故事:马陵之战前夕,有人对太子申的弟弟公子理的师傅说:“为什么不让公子到王太后那里去哭诉,阻止太子出征?阻止成功树立了美德,不成功则会做国君。为什么这么说呢?太子年少,不习用兵,而孙膑善于用兵。太子必然打不赢。打败有可能阵亡,有可能被擒。公子去争,大王听进去,会受到封赏;听不进去,落下先见之明。”最终,魏惠王没有听。孟子听说了这件事后品评道:“梁(魏)惠王以土地之故,糜烂其民而战之,大败,将复之,恐不能胜,故驱其所爱子弟以殉之。”魏惠王非常看重这场战争,把宝贝儿子都押上了,庞涓怎敢不战。
《战国策·宋策》也记载过一则故事,太子申率大军路过宋国外黄,有个叫徐子的外黄人对他说:“您即使打败了齐军,也是个太子,一旦失利就做不成国君。”太子申恍然大悟,准备撤军,但是将士们不同意,连他的马车夫都表示反对。打仗能够获得战利品,况且魏国有奖励军功的制度。齐军逃跑正是将士们大获私利的良机,怎么可能不追。
正是基于对魏惠王和魏军将士们心理的判断,孙膑才信心满满地在一棵大树上刻上“庞涓死于此树之下”的神秘谶语,而不担心自己的计谋失算遭人嘲笑。庞涓成就了孙膑的千古传奇,自刎树下,死前只留下一句话:“遂成竖子之名!”孙膑算准庞涓绝不会逃跑。这是一场公平的决斗,失败者必须付出生命。对于庞涓来说,荣誉比生命重要,他不能一次又一次承受羞辱。孙膑和庞涓师兄弟的恩怨情仇伴着死亡消散于历史长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