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的火柴3》读后感1500字
- 2021-02-07 08:55
- 读后感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童话作为什么——《上帝的火柴3》读后感1500字:
我是一个很喜欢阅读的人,这大概源自于我的父亲对我阅读的关注。他自己就是一个很喜欢阅读的人,在我童年时,记得家里床下有两大纸箱子书,全是他读过的书。还没上幼儿园的时候,他就给我买过一面纸都是图画配以少量文字的书,由我母亲给我读文字我看图。上学了之后给我买那种一页有六幅图下面有一些文字的童话书。三年级开始认识的字多了些,他给我买了一本《格林童话》一本《世界动物童话》还有一本中国编辑们写的《365日童话》,这些书整本都是汉字不再有图。
不过遗憾的是,从我上学开始,我都是自己去读这些童话,他从来没有给我讲解过。不过我想,他大概也是不屑于讲解这些童话的,这都是属于小孩子们的一点乐趣。我以为,大人们应该给孩子们讲解童话故事而不是让孩子们自己去读什么都不管,他们不应该只满足于送一本童话书博孩子们一乐哄他们开心,而是应当引导他们看到童话所要表达的真善美。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真什么是善什么是美?先不谈自行阅读的孩子能否提炼出来并消化吸收。带着孩子读的大人们又能理解或者说认可童话所要表达的真善美吗?这所谓的真善美是不是童话故事一厢情愿地对孩子的哄骗给孩子营造一个海市蜃楼呢?
随着年龄渐长,一度成为了一个不愿意再碰童话的人,人到中年,回忆起成长路上读过的书,我居然最怀念那些童话。作家庆山在某个采访里说过:写作是无用的艺术,没有什么实际的功能,只用来探索灵魂的边境。我认同这句话。同理,童话故事正是童话作者们对灵魂的追问与探索,是他们在眼前苟且的生活中对真善美的寻求。那么,对于童话,我们所关注的不应该仅停留在童话故事本身,而更该去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与作者一同寻求——什么是真善美,是否真的有真善美?如此就可以理解我对童话的念念不忘:一个有生命力的童话,不仅是写给儿童的,同时也是写给成人的。当你以曾经童稚过但已经历经了风尘的眼光去审视童话,非但不会觉得幼稚,反而能品出孩童所无法提炼与理解的故事情节背后的深义。真正有生命力的童话,会以其对灵魂的探索,对真善美的寻求,带给一个人一生的自省与指引。
那么,该怎样去理解这些童话呢?从事基督教与中西文学关系研究的齐宏伟老师曾经出过解读安徒生童话的两本书《上帝的火柴-用安徒生童话点亮心灯》与《上帝的火柴2-用安徒生童话点亮心灯》。在这两本书中,齐师从安徒生的宗教背景出发,读后感以基督教的视角去解读安徒生的童话,他在第一本的序中写道:“没有信念,没有精神,没有个体的灵魂苦闷,也就无所谓真文艺。”带着这一理念,他又写了《上帝的火柴3-用最著名的经典童话点亮心灯》。
在这本书里,齐师选择了20篇在全世界流传甚广的经典童话,分别是:《阿拉丁和神灯》、《青蛙王子》、《灰姑娘》、《小红帽》、《白雪公主》、《睡美人》、《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圣诞颂歌》、《爱丽丝漫游奇境》、《木偶奇遇记》、《人靠什么活着》、《快乐王子》、《绿野仙踪》、《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柳林风声》、《青鸟》、《彼得?潘》、《霍比特人》、《小王子》、《银椅》。大部分都是你我耳熟能详烂熟于心的童话。在序中齐师写道:这本书的重要不在于我的导读,而在于我介绍的这20部最著名经典童话重要。确实,在这本书里,齐师一改之前两本书的写法,他首先花了一些篇幅介绍了作者的背景童话的影响力,然后他并没有从故事的内容本身去解读童话,而是,发掘出高于童话的引申涵义。作者:李户勒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