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钞者》读后感1500字

  • 2021-02-07 06:42
  • 读后感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印钞者》读后感1500字:

  仔细想想已经是很久没有静下来好好看本书,好好写点东西了。记得上一次写读后感还是在高三的寒假,转眼已经两年了,再次拿起笔,突然觉得挺沉重的,不知道该从哪写起。上了大学之后就很少再去看书,就更别说写感想了。其实说来挺惭愧的,自己作为经济学专业的学子却没有认真的读过一本经济学著作。老师给我们上课的时候提过很多关于经济学的著作,但是这些书的名字都老老实实的躺在手机的备忘录里,而自己并没有完完全全的看完过一本,因为有的时候很多书开头就给人一种晦涩难懂的感觉,以至于提不起什么兴趣。于是借着这次机会,仔细的读完了这本《印钞者》。

  相比于国外的经济学著作,国内的大多数经济学著作并不是太受欢迎,我觉得原因很简单,因为经济学就是舶来品,我们研究的、学习的都是西方经济学。国内很多经济学家的言论给人的感觉就是功底不深,逻辑不清,立场不明。但同样我们也有像很多高鸿业老先生一样优秀的经济学家,就拿高老先生来说,高老先生的作品广泛参考多种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严格按照西方经济学的原貌准确地加以介绍,同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西方经济学进行评论,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而高老先生主编的经济学教科书多年来影响着一批又一批的青年学子。

  当我读完《印钞者》我觉得这本书有几个很明显的特点:首先就是作者的文笔很好,书的开头“我们不仅要知道过去,还要了解过去;向后看,就是向前看”引人深思。其次就是逻辑清晰,整本书分为历史和现实两部分;历史分为三块:17世纪英格兰银行的诞生与成长,19世纪英格兰银行作为央行的探索,20世纪大萧条的影响;现实部分同样分为三块:08年的金融危机和随后的欧债危机,关于中国现状的分析和未来展望。然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整本书注重论证,有理性。

  当然了,所有理论是为了更好的实践服务,结合当前的中国经济我们应该思考:当下金融危机事如何形成的?该如何应对?央行在金融危机中该怎样发挥作用?金融市场、金融监管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书中虽然涉及内容广泛,但是其中对英格兰银行历史的分析描述,值得体味。

  18世纪是英国崛起的时代,同时也是英格兰银行能够立稳脚跟的时代。从历史角度来看,任何大的历史事件都会和经济有密切的联系,18世纪初中期英国就已经有了工业革命的萌芽,工业化是金融的根源。然而金融革命仍然是工业革命的先驱。书中1720年的南海泡沫的例子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读后感南海公司的覆灭使得央行更加的成熟,金融观念也更加成熟。19世纪世界金融中心仍在英国,虽然1825年的金融危机对当时的英国造成严重的冲击,但是英格兰银行作为央行开始有所作为,承担其央行应对危机的责任。同时19世纪英格兰银行在应对1825年、1847年、1857年等危机的同时,也在探索从私人机构到中央银行的转变道路。

  归根结底英格兰银行能有如此成绩还是在于制度创新:英国的制度设计由议会、征税机构、中央银行、国债市场组成,四个部门各司其职相互监督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而同时期的美国在1873年1884年等也发生过金融危机,由于没有中央银行发生作用,导致很多银行机构破产倒闭。直到20世纪美国才通过了《联邦储备法案》从某种意义上扮演中央银行的角色。

  说完历史我们再看现实。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改变了世界,而中国也在应对危机的同时有点“渐行渐远”的意思。为了应对危机09年中国出台“4万亿”,10年GDP超过日本,但是GDP疯狂增长的同时国内也出现了债务危机。众多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金融危机的最终表现都是债务危机,而过多的债务危机必然又会导致更多更大的危机。我们应该从货币(历史上很多金融危机都是从货币开始)、全球化(08年的全球性经济危机)、金融本身等角度去审视金融系统。

  然而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对危机有足够理性的认识,比危机更可怕的是对危机的漠视。其实不仅仅是应对经济危机,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应该是如此有一定危机意识,对以前的经验教训不要忘却,在过去的火堆里寻找薪火,照亮前路。作者:张志恒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