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往事》读后感1500字

  • 2021-02-06 12:17
  • 读后感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三天看完了这本小书,书中收录了一位60后(或许是50后)旅美法律学者在06-08年间的12篇随笔。像这样的随笔以前看过不少,王小波、周国平、刘瑜是高中那会儿爱不释手的三位作者,还有《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这些偏“自由派”的报刊,都是我最早的启蒙读物,极大地影响了我对当代中国的看法,也将我的兴趣定位到人文社科领域,决定了现在所选择的法学道路。

  不过,现在读这样的文章,却与当初的感受大为不同。

  作为60后,作者是亲眼见证中国从“文革”创伤中复苏,走上改革开放快车道的一代。他们这一辈人,切身体验过无秩序年代的疯狂和80年代的西方思潮洗礼,对中西方社会、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看法有很突出的特征。

  书名叫“北京往事”,其中自然有一层“今昔对比”的意味,具体来说就是改革开放前后的对比。尼克松和他女儿访华、陈凯歌遭遇法门、王明担任“立法大臣”、《技术合同法》的制定,这几篇都聚焦于30年改革开放带给中国的种种变化:中美两国人民从互不理解、戒备到彼此了解、重视,中国的立法建设从一穷二白到初具规模,中国普通人的法制和道德意识不知不觉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作为亲历者,作者在回首这些变化时难免有一番感慨。

  想起高中读到这样的文章时,我也难抑心绪,深为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赞叹,潜意识里种下了对“现代性”的无限推崇和敬意。显而易见,西方意识形态基本垄断了对“现代社会”特征的解释,因此,对“现代性”的膜拜,不可避免地走向对西方文化的膜拜。

  作者在书中的另一重对比便是现代中国和西方社会的比较。北京老胡同的去留、“经济法”的定位、土地征收和城市规划问题……向现代文明转型中的中国,每遇到困境都会不由自主地把目光投向大洋彼岸,寄希望于学习“先进文化”以拯救我们这个“几无法制和科学传统的国家”。

  这些观点实在太过熟悉。从80年代到本世纪初的启蒙派作家,尤其是网络媒体兴起后的公共知识分子已经把它们重复太多次,以至于激不起什么新鲜感了。长期以来,对儒家传统的全面否定、对西方自由民主作为人类普遍价值的深信不疑主导着很多人的价值观,我也是其中之一。

  大一的宪法课,进一步从更具体的层面向我们展示中西方政治体制的差异。自由主义派的思想实在太过迷人。

  在近半年,我才有了不同想法。假期读了强世功老师的《陆地与海洋》和甘阳老师的《通三统》后,意识到或许已经长期陷入“西方中心主义”的话语体系而不自知;另一方面,上学期中国法制史的课程也从另一个角度让我了解古代中国的法制体系并没有传言中那么糟糕,而近年的传统文化复兴,更让新一代的90后、00后对中国传统保持更多的敬畏,而不是盲目批判。

  这本书的倒数第二章还提到一个有意思的人——王朔。高中时我也极喜欢他的杂文,和《沉默的大多数》里那些启蒙杂文不同,王朔的文章更倾向于完全解构——调侃精英文化,读后感也调侃大众文化;调侃中国人,也调侃洋人;调侃别人,也调侃自己……被小资文人追捧的钱钟书、金庸被他批判得一文不值……没什么是不能调侃的。这种叛逆风格,或许是市场经济勃兴下个体觉醒的代表。无论如何,王朔的那种“大胆”令我印象极深,可以说,正是他打开了我的很多思想禁区,学会质疑那些习以为常的“正确”。

  作者这篇文章提到王朔的语言风格对中国文学和社会的诸多深刻影响,倒令我略感惊喜——原来不止我一个人受过影响。

  总体说来,现在看这些“启蒙派”的随笔已经没有了当初的新鲜和激动。一方面,很多论调老生常谈,作者并没有太多创新观点和深刻分析;另一方面,随着国际社会的格局变化,过去那种“唯西方马首是瞻”的舆论态度已经悄然发生转变,而现代中国的年轻人也渐渐体味到“现代化”的苦头,开始反思改革开放的得与失,重新评价“古代中国”、“西方”和“毛时代”。

  但这并不是说“现代性启蒙”不重要。

  诚如作者所说,“现代性还没有真正深入到中国社会的骨髓和肌理之中”,当北上广的青年们沉浸于“后现代”思潮时,还有大量中国人亟待“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科普……在如今这个急速变化的社会中,到底应如何看待不同文化传统的碰撞交融,显然是需要我们长期思考的问题。作者:旅人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热门故事

推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