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镜面绘本:镜子里的马戏团》读后感1500字

  • 2021-02-06 03:53
  • 读后感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3D镜面绘本:镜子里的马戏团》读后感1500字!

  作者:云朵之上

  很多妈妈都和宝宝玩过一个游戏:照镜子,彻宝小的时候,我也经常抱着他看镜子,本以为就是是懒人带娃,后来发现许多早教机构都有类似的亲子游戏,其背后的理论是宝宝在照镜子中认识自己,以感官体验建立与周围事物联系的训练方法。

  孩子出生后6个月起,会对镜子以及镜中的自己产生极大兴趣。当然,一开始对镜中的人脸没有辨别能力,但是随着宝贝的成长,整个照镜子的过程就成了一个自我发现的过程。

  今天要推荐一本和镜子相关的绘本《3D镜面绘本:镜子里的马戏团》,我下单完全是被内页的精美震撼了,还有就是对镜面绘本的好奇。

  《镜子里的马戏团》讲述的是小男孩观看马戏表演,在看了双胞胎扔帽子和猴子表演的平衡杂技后,小男孩坐不住了,也参与到马戏表演中,在大象鼻子上玩了滑梯,就连高难度的马上射击和空中飞人也挑战了一下。设计精巧的镜面效果,生动地呈现出了热闹、惊险的表演氛围。小朋友可以体验到与平面图书完全不同的视觉效果,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镜子里的马戏团》绘本的内页,除了彩色有图案的地方,都是“镜子”的视觉底色,如果平铺打开绘本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自己,和看镜子没有什么区别。如果绘本打开90°,由于镜面的反射,传统的平面阅读就变成3D立体式阅读,让孩子对空间概念产生直观的感知。

  一、平面书里的3D视觉体验

  彻宝拿到书,习惯的把书展开180°看,匆匆翻了几页就看完了,我赶紧凑上前,我让他试试从书中能不能看到自己,彻宝惊奇的摸了摸内页:好神奇呀,这个书怎么变成镜子了。

  “还有更神奇的,给你变个魔术”,我把书立着放在茶几上,然后摆成90°,让彻宝再来看,左页的彩图反射到右页,右页的彩图也反射到了左页,反射的图案比原图颜色略浅,呈现出了3D的视觉效果,彻宝惊讶的说:妈妈,就像真的一样。然后自己趴在茶几上一页一页的翻看。

  一项研究表示:人们80%的智力是在小学前后形成的,智力不比知识,后天努力不如前期开发有效。而3-8岁,正是培养空间感的最好时期。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地理学院院长罗格·道斯提到:“如果不对空间思维加以重视,将无法培养出21世纪会学习、懂生活的年轻一代。”

  二、好的绘本承担多种角色

  在一个绘本群里,家长们讨论起《镜子里的马戏团》,有一个家长说:这本书真的非常厉害,我女儿拿去学校借给同学看,读后感被老师借去做数学课教具讲对称去了,非常抽象的概念在这本书的演示下变得超级容易理解。大家一定要存好手里这本宝藏书,小学也能用得上啊~

  两岁的衡宝钟爱玩滑梯,最喜欢看的是小男孩在大象鼻子上玩滑梯。四岁半的彻宝,不断打开又折成90°,看着半个皮球变整个,一个小丑变成一对双胞胎,对于他们俩,《镜子里的马戏团》就像是一个玩具。

  对于小学生,《镜子里的马戏团》是很好的启蒙书,帮助理解对称,对于中学生,他们可能会从反射中理解这本书。每个人知识储备不同,引起的思考就不同。

  彻宝拿着《镜子里的马戏团》给奶奶变魔术,奶奶连连称奇:怎么设计的呀!奶奶没什么文化,说不出华丽的词语,她也感慨设计的奇妙。

  我们认识一下《镜子里的马戏团》的作者,日本新锐设计师,绘本作家渡边千夏,毕业于筑波大学艺术专业,后在爱知县立艺术大学研究生院取得硕士学位。其间,曾作为平面设计师任职于家居用品公司。目前作为自由设计师、绘本作家,进行着一系列以“视觉传达设计”为主题的创作。主要作品有《3D镜面绘本不可思议的彩虹》《3D镜面绘本今天吃什么?》。

  《镜子里的马戏团》大人花两分钟时间就可以翻阅完,最多也就是脑海中回顾一下镜子成像和反射的原理,但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他们可以玩一个晚上的玩具,他们会不断展开又折成90°,一会儿半只大象,一会整只大象,数着里边怎么也数不清楚的小男孩数量。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热门故事

推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