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恪少儿应变力极强
- 2016-11-11 14:18
- 名人故事大全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诸葛恪,字元逊,出生于公元203年,琅邪阳都(今山东临沂)人。他是三国蜀丞相诸葛亮的侄子,吴国大将军诸葛瑾的长子。他二十岁时,便以足智多谋被封为骑都尉,三十二岁授抚越将军,领丹阳太守,后拜威北将军,封都乡侯。大司马陆逊死后,接任大将军,领太子太傅。孙权死后,因功晋封阳都侯,加荆、扬二州牧,督中外诸军事。此时,他已变得傲慢轻敌,专横暴戾,民怨甚多,于公元253年,被孙亮、孙峻合谋杀害,时年五十岁。
下面是反映诸葛恪少儿辩才和应对能力的又一个故事。
诸葛瑾,字子瑜,是诸葛亮的哥哥。他由孙权的姐夫弘咨的推荐,来到孙权的身边。孙权见诸葛瑾敏达有识,待如上宾,始封长史,后迁中司马。
通过诸葛瑾和诸葛亮的多次联系,孙刘联合抗曹协议达成后,挫败了以东吴文臣张昭为首的投降派的阴谋,张昭对诸葛瑾耿耿于怀,常常伺机对诸葛瑾进行戏弄污辱。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虽然年纪幼小,但好胜心强。他见张昭戏弄父亲,心中不满,也常伺机对张昭进行报复。
却说这年的一天,吴侯孙权朝事完毕,心中高兴,遂率众臣在宫中后苑内散步,赏花观鸟,戏水玩鱼,君臣谈笑无拘无束,气氛很是融洽。
正在此时,忽然有一群罕见的鸟飞来,落在宫殿的前面。孙权问身边人员:“这是什么鸟?”身边人摇摇头说:“不知道。”孙权又问众大臣,众大臣也没有一个说得出鸟名的。
孙权见满朝文武百官连个鸟的名字也说不上来,心中有些不悦。诸葛瑾见状,急忙插言说:“小儿闲暇之际倒有玩鸟的爱好,也许他能说出此鸟的名字来。”
孙权一听,很是高兴,用手一指问道:“你知道那鸟的名字吗?”
诸葛恪看了看说:“这是白头翁。”
孙权又问道:“它头又不白,为什么叫白头翁呢?”
诸葛恪说:“它的头顶虽不是白的,但它的枕羽却是白的,枕羽是头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这种鸟越是老鸟,枕羽越白得可爱,所以叫‘白头翁’!”
孙权和众大臣听了诸葛恪的解释,认为有道理,没有人提出异议,独有张昭却感到不是滋味。因为在这些大臣中,按岁数他是最老的一个,头发也白得差不多了,特别是脑后那一块。几乎全白了。再加上他平时和诸葛瑾有些过节,所以,他认为诸葛恪不怀好意,一定是故意用鸟来戏弄他,不由得恼羞成怒,立即向孙权奏道: “启禀陛下,千万不要听诸葛恪胡说八道,他是在故意欺骗您。臣虽阅历不多,今年也五六十岁了,见过的鸟有几百种,却从来没听说过有叫什么白头翁的鸟!我想,它若叫白头翁,那一定会有白头母,陛下何不让他再找一种叫白头母的鸟来?如果他找不来,那就是犯有欺君之罪。”
其实,诸葛恪在解释 “白头翁”这种鸟时,是实事求是的,并没想借鸟讽刺张昭,不料张昭却怀疑起来。他认为张昭实在孤陋寡闻,联系不着的事也要联,真是令人哭笑不得。诸葛恪心想,既然你自寻其辱,我就索性羞辱你一顿。于是对张昭说:“对张老将军的意见,我年纪虽小,也不敢苟同。据我所知,还有一种鸟叫鹦母,但未必一定有对,因为鹦母的名字又叫鹦鹉,本身就有公和母。如果按照张老将军的逻辑,有母必有父,那张老将军何不再找一种叫鹦父的鹦鹉来呢?否则,是不是也算犯了欺君之罪呢?”
张昭听后,气得张口结舌,一句话也答不上来。孙权和百官却笑得前仰后合,诸葛恪则没事一般,这年他才有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