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玄日成百首诗

  欧阳玄是元代很有名气的文学家。他十岁那年,有一天,朝廷一位分管教育的官吏来县视察。县令为了显示开办教育的政绩,特意挑选了包括欧阳玄在内的十余名高材生去见那位官吏。那官吏当场以盛开的梅花为题,让学生们每人作一首诗,以检验他们学业如何。当其他学生还在审题思考的时候,欧阳玄已经提笔疾书,一挥而就,交了首卷。

  那官吏接过细细一读,情不自禁地称赞说:“好诗,好诗,字字珠玑,句句生辉!”

  然而,欧阳玄回到家中,仍觉诗兴未已,继续伏案而书,一写就是九十首,第二天一早,便去交给了那位官吏。那官吏读后,大为震惊,随后令人将其母亲李氏召来询问。当他听了李氏的介绍后,不由得感叹道:“有志继承祖业,真乃世间奇童!”

  故事中的欧阳玄,是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的后代子孙,字原功,号圭斋,出生于公元1273年,原籍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后迁至浏阳(今湖南浏阳县),故一般史载欧阳玄是浏阳人。

  欧阳玄自幼丧父,由母亲李氏抚养成人。李氏不仅通经书,且善诗词,从欧阳玄刚刚会说话的时候开始,就教他读书识字。李氏见欧阳玄聪慧颖悟,对所学知识记得快,领会透,故从他四岁始,便教他读《孝经》、《论语》等书,他也是过目成诵。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欧阳玄产生了自满情绪。往日,欧阳玄在学习上刻苦勤奋,谁来找他玩他都不去。然而这一日,母亲因走亲戚外出,恰在此时,一些小伙伴又来找他去玩。他觉得母亲布置的作业不多,一会儿就可写完,况且母亲又不在家,玩就玩一会儿去吧。

  谁料他出去一玩,就没完没了,直到傍晚尽兴,才想起母亲布置的作业还没有做,这才急急忙忙跑回家去。他一进门,只见母亲坐在床上,面部表情冷若冰霜,吓得他扑通跪在地上,等待母亲的责罚。然而,母亲李氏既没打他,也没骂他,而是流着泪给他讲了一个故事。这就是欧阳玄的先祖、大文学家欧阳修四岁时失去父亲,母亲郑氏见儿子有才,不忍离去,亲自教他读书,以地为纸,以荻草秆为笔,教欧阳修写字的故事。特别是当李氏讲到欧阳修做官后,仍然发奋读书,决心要赶上韩愈的宏大志向后,欧阳玄已经泣不成声,遂对母亲发誓说:“母亲,孩儿知道错了。请母亲放心,我一定要像先祖那样,勤学苦读,决不会给欧阳氏门庭抹黑的!”

  从此,欧阳玄像变了个人似的,废寝忘食,通宵达旦。几个月后,他不仅又将先前学过的几本经书,专心致志地重读了一遍,还系统地学习了唐宋时期一些名手大家的文章和诗词。

  公元1281年秋,母亲李氏见儿子已张口能吟诗,提笔会作文,心中十分高兴。但高兴之余,又觉得自己已经满足不了儿子的求知欲望了,便将他送到一所乡办学校就读。因为这所学校里有位老师名叫张贯之,学识渊博,通晓经史,是当时一位很有名气的学者,并且和欧阳氏家族关系密切。当李氏向张贯之介绍了欧阳玄的情况后,又经过当面测试,张贯之便痛快地收他为徒,并且对其要求相当严格。

  在张贯之的教导下,欧阳玄每日读书能记数千言,写诗作文数十篇。两年后,欧阳玄不论在诗词还是在写文章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

  有一位叫黄冠师的学者,和张贯之是莫逆之交,当他见到欧阳玄,又读了欧阳玄的作品后,深有所思地对张贯之说:“这个孩子神气凝远,目光射人,不久的将来,就可文章冠世,定是个治国的人才啊!”

  公元1314年,欧阳玄考中进士,先后任岳州路平江州同知、翰林待制、翰林学士等职;参与修撰《经世大典》,编修四朝实录和宋、辽、金三史;当时朝廷的一些主要文件多出其手。就连一些名山大川、佛寺道观的题名、著文,以及王公贵人墓隧之碑,都以得到欧阳玄的文辞为荣;哪怕是他的只言片语,只要有人得到,也都视为稀世之宝。

  公元1357年,欧阳玄病逝,时年八十四岁,被朝廷追封为楚国公。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