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沉金待失主

  王华,字德辉,浙江余姚人。明朝成化十七年中进士第一,即头名状元,初授修撰,后迁学士,晋礼部左侍郎。不久,因为他的儿子王守仁得罪了大宦官刘瑾,被降为右侍郎。

  王华学识渊博,为官正直,光明磊落。他的优良品德,在小的时候就已充分显露出来了。本书撰写的故事“沉金待失主”就是其中一例。

  王华小的时候性格比较内向,不爱讲话。在学校读书,爱自己钻研,不好与别人讨论。但是,一旦同学找他帮助讲解什么问题,或者解决什么困难,他都尽力相助,很是宽宏大度。他的老师在与人谈到他的时候,常常是这样评价的:“别看他只是个五六岁的孩子,但读起书来,说起话来,做起事来,都很有主见,很有分寸,一是一,二是二,有板有眼,像个小大人似的。”

  有一天中午放学后,在回家的路上,他感到身上燥热,便脱掉衣服,到小河边上水浅的地方洗澡。恰在这时,有一个醉汉,一步三晃地也来到了河边,蹲了下来,把头伸进水中,浸了浸,并自言自语地连说了几声:“好清爽,好清爽!”便又站起身来,仍然一步三晃地走了。

  王华洗完澡,穿上衣服,拿起书本,正要走的时候,却发现地上有一个鼓鼓囊囊的袋子。他上前打开一看,里边竟是十几锭金子。他立即意识到,准是那个醉汉丢的。于是,他便坐了下来,守住那个袋子,等待那个醉汉回来找。

  可是,半个时辰过去,那失主没有来;一个时辰过去,那失主仍然没有来。

  “怎么办呢?”王华不由得有些慌神。

  因为这时已经过了吃饭的时间,自己还没有回到家中,母亲肯定会着急的。他有心带着金子回家,吃了饭,给母亲说明情况,再回来等;可是又一想,不成,万一自己刚走,那醉汉就来找,看不见金子,不得急死吗?于是,他又继续等了下去。

  他想,继续等,母亲是着急些,自己也得饿肚子,但这都是小事。他最担心的是那些金子,这么贵重的东西,自己一个小孩,能保护得住吗?万一被人发现给抢去怎么办?不能老这样守着了,得想个办法把它藏起来才是。

  可藏到哪里去呢?哪里又更安全呢?

  他四处一瞧,眼光渐渐落到了小河的水面上,心中不由忽地一亮:对,这才是最安全的地方。

  于是,他又东张西望,看了看四周,见一时没有过往行人,便迅速提了金袋,一下子沉在了河边的水底。

  这下他才放下心来,安然坐在河边,拿起书来,一边静心读书,一边耐心地等待失主。

  接近黄昏时分,才见那个醉汉匆匆忙忙地赶了来。只见他哭丧着脸,在河边找了一番,也不说话,不一会儿,便绝望地一屁股蹲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

  王华一见,急忙走过去问他说:“你为何如此伤心?是不是丢了什么东西?”

  那人道:“完了,全完了!金子丢了,我还怎么活呢?

  那人说着,就要往河里跳。

  王华一把拉住他说:“不要如此,金子我拣到了,一直等着你来找呢!”

  那人一听,扑通一声跪在了他的面前:“小爷爷,金子在哪里,在哪里呀?快快还给我吧!”

  王华看着他那副可怜相,不由得觉得好笑,遂对他说:“这么贵重的东西,我怕我一个小孩守不住,所以,沉到河边的水中去了。”尔后用手一指:“就在那个位置,你去捞吧!”

  金子被捞上来了,那人打开清点,一块也不少,便拿出两块送给王华。

  王华笑着拒绝了。

  事情传出后,世人都称赞他拾金归失主,救了一条人命,甚至是一家人的性命。

  他的老师知道后却说:“他拾金不昧,说明了他品格高尚,而他‘沉金水底’,这更是他超人的智慧,却是一般人办不到的!”

  王华长大后,不仅是一位清正廉洁的官员,更是一位著名学者,这对于他的儿子王守仁后来的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