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怎样脱颖而出
- 2015-12-31 11:12
- 帝王故事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朱德慧眼识林彪
1928年1月,朱德率部连克资兴、永兴、耒阳等县城。2月29日,林彪带领一个连,护卫辎重赶往来阳,途中遭遇民团的堵截,军用物资被抢劫一空。
林彪决心复仇,朱德批准了他的行动。
3月3日早晨,林彪带领一批人马,化装成“国民革命军第19军”,向小水铺开去。
驻扎在小水铺的谭孜生设宴款待,酒过三巡,林彪不动声色地将酒杯一举,二十余名“国军”军官一齐开火,把谭孜生和众头目打死。
经此一仗,林彪不仅夺回全部辎重,还俘虏了数百名团丁。
接下来的几件事,让朱德对林彪刮目相看。李宜煊带领国民党军队,将起义军逐出耒阳城,林彪主动请战:“来阳城内,敌人多半是在领功请赏,戒备必定松懈,我军应该趁敌不备,大举反攻。”
耒阳一战,起义军消灭敌军百余人,抓获俘虏八十余名,大获全胜。
一口气还未喘定,林彪又找到朱德,提出一鼓作气,将来阳境内敌军全部歼灭。朱德再次采纳林彪的建议,最终打败了敌人。
经此三战,朱德发现,沉默寡言的林彪有着过人的才华:聪明绝顶,临危不惧,遇乱不慌。沉得住气,是个做大事的材料。更为难得的是,林彪善于思考,常有出人意料之举,假以时日,定会成为一鸣惊人的鹰隼。
1928年3月,朱德提拔林彪为2营营长。
对于这个任命,军中颇有怨言,比林彪经验多、资历深的干部有的是,如果没有朱德的赏识,林彪的军事才能不可能展示得那样早。可惜,对于这个“伯乐”,林彪的感激之情,保持的时间很短。
得到毛泽东赏识
1928年4月28日,朱德率领的南昌起义部队,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林彪调任为一营营长。
在井冈山的反“围剿”斗争中,特别是在毛泽东亲自指挥的三打永新和龙源口激战中,林彪机智灵活、善用疑兵的指挥风格。赢得毛泽东的赏识。
7月下旬,红四军向湖南行进。8月28日,2营营长袁崇全率部投敌。红四军参谋长兼28团团长王尔琢赶到2营,高声喊话,劝士兵们不要受蒙蔽。袁崇全恼羞成怒,举枪对准王尔琢就是一梭子,王尔琢当场牺牲。
在红四军中,王尔琢是仅次于毛泽东、朱德、陈毅的第四号人物。
毛泽东、朱德考虑再三,决定由林彪接任王尔琢的职务,担任红28团团长的重任。
28团有一千九百多人,战斗力最强,是红四军中有名的“钢铁团”。委派年轻的林彪任此重职,表明毛泽东对林彪的器重。
严格地说,从担任红28团团长起,林彪开始了和毛泽东形影不离、紧跟毛泽东的人生历程。
在井冈山时期,为了把这支由农民组成的游击队锻炼成为党直接指挥的人民军队,毛泽东经过深思熟虑,先用铁的纪律进行约束,再从思想上彻底肃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在这一过程中,林彪发挥了引人注目的作用。
8年后,毛泽东对一位外国记者讲述道:
“……红军给战士规定了三条简明的纪律:行动听指挥;不拿贫农一点东西;打土豪所得要归公。后来,在上述三条之外,又添了八项:上门板;捆铺草;对老百姓要和气,随时帮助他们;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和农民做买卖要公平;买东西要付钱;要讲卫生,盖厕所离住家要远。”
讲到这里,毛泽东说:“最后两条是林彪加的。这八项注意执行得越来越成功,直到今天,还是红军战士的纪律。”
毛泽东选将的重要原则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用人放手,纵横自由。他欣赏林彪,放手使用,林彪也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创造出一流成就。
1929年春,红四军重新整编,下分3个纵队,林彪担任主力纵队——第一纵队司令。与伍中豪、黄公略并称为毛泽东手下的“三骁将”,深受毛泽东器重。
这年,林彪才22岁。
维护领袖权威
1929年春,在红四军高级干部中发生了一场波及全军的争论,主要在毛泽东与朱德之间展开。
朱毛会师后,在红四军中,前委与军委一直并存,军委置于前委领导下,以确保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1929年5月以后,前委书记由毛泽东担任,刘安恭任军委书记。
刘安恭是从苏联学成归来的年轻干部,他生搬硬套苏联红军的一些做法,推行首长负责制。在他的主持下,,临时军委会议作出决定:前委只讨论红四军的行动问题,不要管军队的其他事情。
对此,朱德表示赞同,军委与前委分清彼此的职权范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毛泽东坚决反对,这不是简单的分权问题,而是从根本上危及党对红军领导的重大原则问题。
朱毛两人的对立态度,导致争论进一步升级,使红四军高层领导分歧公开化。在这场争论中,林彪态度鲜明,坚定地站在毛泽东一边。
这时,红四军准备召开前委扩大会议,林彪派人给毛泽东送了一封信。他在信中说:“现在,红四军里有少数同志的领袖欲非常高涨,虚荣心极端发展。他们利用各种封建形式,结成无形的结合派,专门吹牛皮攻击别的同志。这种现象是破坏党的团结一致的,是不利于革命的。”
另外,林彪还用“政客手段”、“卑污行为”、“阴谋”等语言,矛头直指朱德。
会议开始,毛泽东公开了这封信,一下子将林彪置于众目睽睽之下。林彪也毫不隐讳地声明,这封信是专为军委问题而写的。
刘安恭与林彪发生激烈争论,并将红四军两位创始人逼到不得不表态的悬崖边。
宽厚待人的朱德,想缓解会场上的紧张气氛,他耐心地解释道:“有人说我放大炮,说大话,我说过要红遍福建、江西,打到武汉、南京,解放全中国,这不叫‘吹牛皮’,这是为了鼓舞革命斗志。有人说我拉拢下层,常和下面的官兵混在一起,搞所谓的小组织活动,这是为了和下级打成一片,便于及时了解情况。”
在原则问题上,毛泽东从不让步。他说:“从机构设置上看,军委不仅与前委重复,而且是同前委分权,更为重要的是,动摇了党管理一切的最高原则……现在,前委陷入不生不死的状态,我不愿在不生不死的前委工作。我提出辞职。”
毛泽东的此举,使大部分与会者对军委与刘安恭的做法很不满意。在投票表决中,大家以36票赞成、5票反对的压倒多数,决定撤销军委。这样一来,刘安恭的军委书记一职不复存在,他改任红四军第二纵队司令。
白沙会议虽然撤销了军委,但是,争论还在继续,极大地扰乱了指战员的思想。
毛泽东再次萌生离开前委的想法,林彪又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希望他下决心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6月22日,中共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由陈毅主持。会议认
为,毛泽东是前委书记,对争论应多负些责任,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大会改选红四军的前敌委员会,由中央指定的前委书记毛泽东,居然落选了,陈毅被选为前委书记。
会后,毛泽东被迫离开红四军,到闽西特委指导地方工作。
红四军党内的争论,引起党中央的重视,陈毅奉命赴沪汇报。在上海,周恩来、陈毅起草《九月来信》,要求派人请毛泽东重新主持红四军工作。朱德与同志们一起联名写信给毛泽东,请他病愈后,即回红四军前委主持工作。
朱毛之争,只是毛泽东与朱德漫长合作过程中的一段小插曲。毛泽东对林彪在患难时挺身而出、全力支持自己十分感激,他更加信任和重用林彪。
为林彪选配搭档
1930年2月,红军武装扩编成立红一军团,朱德、毛泽东就任军团首长。在毛泽东的提携下,23岁的林彪出任红四军军长,进入红军最高领导层。
为了把林彪培养成为搏击苍穹的雄鹰。毛泽东费尽心血,不仅为林彪讲解中国革命的战略、战术,还精心为林彪挑选合适的副手。在这方面,毛泽东流露出一种明显的偏爱,甚至袒护。
林彪并不是一个讨人喜欢的人,用聂荣臻的话讲,林彪“独断专行,排挤同级政工干部,当连长时看不起营长,当营长时又反对团长,有非常浓厚的个人主义”。
从担任红28团l团长起,林彪有些偏狭古怪,同历任团党代表都搞不好关系。下井冈山时,28团党代表何挺颖身负重伤,因林彪抛下不管而遇难。28团改称第一纵队,党代表由谢唯俊继任。林彪对谢唯俊看不顺眼,经常跑到毛泽东那里告状,把谢唯俊挤走了。
派谁给林彪当政委呢?毛泽东踌躇再三。担任红四军政委,除了立场坚定,观念正确,有着丰富的政工经验,还要有宽广的胸怀,容人的度量,善于忍让、谅解。
挑来挑去,毛泽东看中了罗荣桓。
罗荣桓出任红四军政委后,把军中政治工作、宣传教育,军事训练和后勤保卫等各项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连林彪也觉得无可挑剔。因此,林彪除了负责指挥打仗和钻研战术,对部队日常工作索性不管,一时间,林罗之间倒也相安无事。
毛泽东得知这些情况,十分高兴,他对身边的同志说:“谁说林彪难缠?罗荣桓在红四军,不是跟林彪团结得很好吗?”
对此,罗荣桓不敢苟同。罗荣桓这样说,“和林彪共事,等于判无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