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箭训子 关于黄金家族的历史与传说
- 2015-12-31 10:41
- 帝王故事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蒙古秘史,这部著作以独特的笔触记载了蒙古民族在历史上踏出的每一步。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一样,蒙古民族从神话中走来,一步步走出自己民族坚强的精神。而书中最初的神话,便是在讲述成吉思汗所在的黄金家族。
《蒙古秘史》开篇的第一句话就是作为乞颜部的始祖神而被记载下来的。后来,他们的子孙生齿日繁,传至第十代后裔,有个名叫脱罗豁勒真伯颜和他的妻子字罗黑臣豁阿生了两个儿子都娃锁豁儿和朵奔蔑儿干。都娃锁豁儿是个额上只生了一只眼,能看三程远的人物。一天,哥儿俩一同登上不儿罕山,都娃锁豁儿极目远眺,望见沿统格黎小河迁移来一群百姓,在一辆华丽的牛车上坐着一位美丽的姑娘,于是对弟弟朵奔蔑儿干说:"在那群迁来的百姓中,一辆黑篷车的前沿上坐着一位漂亮的姑娘,若未许配人家,就给你求亲吧?"说着就叫弟弟前去探视。朵奔蔑儿干到那里一看,果然是一位美丽的姑娘,名叫阿阑豁阿,是很有名望的霍里秃马惕部那颜的女儿,尚未许配人家,于是便向女方求婚,娶为妻室。从朵奔篾儿干娶妻开始,史载其事迹趋于翔实,由于《蒙古秘史》的记载,阿阑豁阿成为蒙古第十一代女祖先而闻名于世。阿阑豁阿来到朵奔蔑儿干那里,生了别勒古讷台、不古讷台两个儿子、朵奔蔑儿干去世后,阿阑豁阿寡居时又生了三个儿子,一名不忽合塔吉,一名不合秃撒勒只,一名孛端察儿蒙合黑。于是她原来的两个儿子窃窃私议,怀疑这三个儿子是跟家仆马阿里黑•伯牙兀歹氏人所生。阿阑豁阿察觉以后,给每人一枝箭去折,他们毫不费力地都一一折断了,然后她又把五枝箭杆捆在一起要他们轮流去折,结果都不能折断。为此,阿阑豁阿对原来两个儿子讲述了受胎生子的奇异经过"每夜都有个黄白色的人,藉着天窗和门额上(间隙)露天地方的光,进来抚摸我的肚皮,光亮渗入我腹,出去时,藉着日月之光,如同黄狗一般,摇摇摆摆飘然而去,你们怎敢胡说!这样看来,显然是上天的子息啊!你们怎能比做凡人呢?等他们做了万众的可汗,凡人们才能明白呢!"说完又进而教训五个儿子道:"你们这五个儿子啊,都是从我肚皮里生出来的,你们正像方才那五枝箭,如果一支一支地分开,你们就像那一支一支的(孤)箭一般容易被任何人折断。如果像那(捆)在一起的五支箭一般,同心一体啊!任何人都难以把你们怎样。" 阿阑豁阿母亲死后,前四个儿子把食物牲畜都分了,只有五弟孛端察儿愚弱,不被当作亲人,没有给他一份。孛端察儿便骑着一匹背上有鞍疮、秃尾巴黑脊梁的青白马沿着斡难河,放马奔驰而去,到了巴勒谆阿拉勒之地,搭个草棚住下了。后来,不忽合塔吉前来寻找孛端察儿,就在这个"傻弟弟"的劝说下,五兄弟突然袭击了住在统格黎河边的一群"没有大小好歹,不分头蹄上下,没有头脑管束,容易对付的百姓",把他们掳为奴仆,兄弟五人各自分得一份属民和畜群之后,便移住在不儿罕山麓,从此形成了五个姓氏("斡孛黑坛"),鞑靼--蒙古部由此而来,孛端察儿便成了乞颜孛儿只斤的祖先,成吉思汗就是这个部族的后裔。以上所引《蒙古秘史》的历史传说,总的来说描述了黄金家族的发祥史,从而生动地展示了蒙古氏族社会进入奴隶制社会的生活图景,同时也反映了这一时代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良好愿望。
从"孛儿帖赤那"、"豁埃马兰勒"开路到十一世祖的所谓"感光而孕"的"日月神"传说,向人们叙述了蒙古部是"天神"(承受天命而生)或"日月神"的后裔,这种"天命观"同蒙古人的原始宗教萨满教的"天神"信仰相联系。"神孕"、"感生"神话故事追溯其渊源还是与远古图腾崇拜及泛灵信仰有关。但是,随着生育之奥秘被人们认识,那种不与男性接触而孕育的原始思维观念已被否定,特别是从对偶婚进入一夫一妻制后,氏族血缘关系已成为维护氏族组织制度的牢固纽带,因而,血统是否纯正就决定着每个人能否成为该氏族成员的标准。阿阑豁阿无夫生子按那个时代人的思想认识来说,便大可怀疑了,所以,别勒古讷台、不古讷台私下认为以后三个弟弟的血统有问题。这种思想苗头一旦发展,就会破坏这个血亲家族的团结,造成分崩离析的恶果。这是事关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具有政治远见的阿阑豁阿非常明白,所以,她作了上述解释,稳定了人心,挽回了同母异父的五个儿子的分裂危机。因为在那个时代虽然生育奥秘被认识,但天命观却又禁锢着人们的头脑,天神与母体接触妊娠生子之说是谁都可以接受的一种观念。阿阑豁阿以天赋论的生动实例进行教诲,不仅稳定了人心,而且提高了子孙的声望,加强了他们之间的信赖和团结,从传说反映的经济形态和图景来看,畜牧业为主要经济成分,但狩猎仍然是许多部落重要的生活来源。这时的蒙古社会已出现贫富、贵贱的阶级差别,进入了奴隶制社会。某些原始部落仍然保持着氏族社会的面貌,如住在统格黎河沿岸的一群没有大小、上下的百姓,就是这种社会生活的反映,所以他们注定要被强者掳为奴婢属民。激烈的阶级分化,使那些被称为"蔑尔干"、"伯颜"、"额真"的人成为奴隶主贵族,而被称为"扎刺兀"、"字斡勒"、"失伯赤"的人沦为部落奴隶。奴隶则被当做会说话的牲畜随意赠送或买卖,甚至可以用一只鹿的后腿便可换得一个穷孩子为奴隶。那时财产和奴隶的主要来源就是战败部落的牲畜和属民,因此,氏族部落之间、大小奴隶主之间的兼并战争十分频繁。为了保卫部落的安全,首要条件就是加强内部团结,抑制内讧分裂。"阿阑豁阿五箭训子"的传说正是客观地反映了那个弱肉强食的历史时代人们普遍的愿望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