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敦颐出仕的经历怎么样

  周敦颐出仕的经历怎么样

  《周敦颐出仕》讲述的是周敦颐做官的一则小故事,通过这个故事,展示了周敦颐正直、不畏强权所折腰的品质。文章开头先介绍了周敦颐的基本详信息,即周敦颐字茂叔,是湖南省道州营道人。周敦颐原名叫周敦实,宋英宗原名为宋宗实,为了避讳宋英宗的名字,便改名为周敦颐。

  周敦颐画像

  《周敦颐出仕》中,周敦颐是位博学多才的人才,舅舅郑向是龙图阁的一名学士,郑向便向朝廷推荐了周敦颐。而后,周敦颐被任命为分宁县的一位主簿。周敦颐上任后,得知县衙中有一件案子拖了很久还未得到解决。随后,周敦颐一次就将案件审理清楚,分宁县的百姓都称赞周敦颐是位能干的官员。不久之后,有官员推荐周敦颐到南安担任军司理曹参军一职。周敦颐上任后,听说有一个罪犯要被判处死刑,以当时的刑罚来判定的话,这位罪犯罪不至死。

  但是转运使王逵一直想将这位犯人处死,别的官员因惧惮转运使王逵的势力,不敢与他争辩。周敦颐面对残暴的转运使王逵,为这位犯人据理力争,但是王逵根本不听周敦颐的道理,一心想判处罪犯死刑。周敦颐很生气,扔下手中的笏板打算辞官回乡。随后,周敦颐说,如果官员用草菅人命的方法来取悦上司,以达到升官的目的,那么自己宁愿不做官。随后,王逵明白了周敦颐话中的道理,这位罪犯最终免于一死。

  周敦颐为官品行怎么样

  周敦颐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同时也是官员,他为官期间政治清明,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周敦颐为官时,还有一个故事流传了下来。

  周敦颐雕像

  据说,有一案子拖了好久也没判决,但周敦颐只审讯一次就弄清楚了来龙去脉。县里的人和百姓都惊讶地说:“这就是资格老的狱吏也做不到!”,所以部使者向上推荐他,把他调到南安任职曹参军。在那有个囚犯,根据民法是不应该判处死刑,他的上司王逵却想判死刑。王逵是一个为人残酷的官吏,没有人敢和他辩论,只有周敦颐站出来和他辩论,王逵却听不进他的话,还是一意孤行,周敦颐就非常生气的回到家,打算辞官,周敦颐说:“像这样的怎么可以做官,用杀人的方法来让上级高兴,要是让我这样,我做不了。”王逵听了这话,才知道自己不该这样做,最后,囚犯没有被判死刑。周敦颐为官期间非常清正廉明,每一个案件都认真彻查,不冤枉人,也不受权贵的招揽,不害怕权贵的报复,只一心的为民做事,所以他的口碑在百姓口中非常好,最后他的名声甚至传到了皇帝面前,皇帝也非常赞赏他的做法,周敦颐死后的谥号“元公”,其中元字都是皇帝亲赐的。

  周敦颐为官时候的品行,不仅在当时是值得人敬佩的,即使是如今也是值得人们学习的。这样一个铮铮傲骨,不畏强权的形象,实在是值得人们敬佩。

  周敦颐后人如今在哪里

  周敦颐是著名的理学家,他所著一篇《爱莲说》,深受后人推崇。后来,有学者对周敦颐身世和族谱进行研究,发现周恩来总理和作家鲁迅有可能是周敦颐的后人。位于浙江绍兴的周家便是周敦颐的后代,大概是从明朝末期由湖南道县迁至绍兴定居。

  周敦颐画像

  周家世代们,便在浙江绍兴一带生活,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位于湖南省道县清塘镇的楼田村,是周敦颐的故乡,当地还有一处濂溪故里,则是周敦颐居住过的地方。如今,濂溪故里大门上,写有一副对联,对联的内容是:“周庭举世皆尊元公哲学鲁迅文章恩来开国总理,风景这边独好濂水湛蓝都庞苍翠道岩今古奇观。”这幅对联中提到了两个人,分别是周总理和鲁迅,从字面意思来看,俩人都是周敦颐的后人。

  鲁迅去世两周年纪念大会上,周恩来总理曾致词悼念,他说到,从血缘来看,自己或许和鲁迅是本家,因为俩人都出生在浙江绍兴的周家。后来,就有人研究周敦颐的族谱,有一说法是,鲁迅是周敦颐第32代子孙,周总理是周敦颐第33代子孙。据说,周敦颐第十代子孙周澳从湖南迁至绍兴后,绍兴周家不断发展和壮大。周澳共有四个儿子,其中周德和周完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周德的后人为周树人三兄弟,周完的后人则为周恩来三兄弟。

  这一说法虽然没有完全证实,但是也有有据考证。值得肯定的是,绍兴周家人才辈出,他们大都继承了祖先优秀的基因。

  周敦颐爱莲说作品鉴赏

  说起周敦颐我们最先想到的肯定是他所写的爱莲说,但是关于他的实际还不仅仅只有这些,事实上他还是中国理学的创始人,在中国的哲学史上,他的理论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周敦颐小的时候就非常喜欢学习,那时候就是小孩子们的学习榜样,人们都说他长大了一定是个很有出息的人。

  周敦颐爱莲说图片

  周敦颐爱莲说实际上是一篇散文,但是很多人潜意识里都觉得爱莲说是一篇诗词。其中他表达了自己对莲花的敬仰和热爱之情,这篇文章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描写了周敦颐对莲花的喜爱以及对莲花生长环境的描述和莲花外形上的叙述,下一部分则主要是叙述了作者周敦颐想要通过莲花的气质来托物言志,他分别评论了菊花牡丹花和莲花,就是希望由此来烘托出莲花的出淤泥不染濯清莲不妖的高尚品质。

  周敦颐爱莲说现在被百姓拿来描述政治官场上那些不和世人同流合污为官清廉的为人名服务的好官,时间上周敦颐自己也是这样一名政府官员,但是诗中所写的那些关于莲花的优秀品质大概只能算是周敦颐的一种美好愿望,他做官的时候非常正直,什么事情都为老百姓着想,也为很多的冤案翻案,将真正的凶手绳之以法了。他晚年的时候就开始居住在庐山上颐养天年了,这是中国古代最具有代表性的淡泊明志的方法。周敦颐也将他爱莲说中所写的东西贯彻到底了。

  周敦颐谥号是什么

  周敦颐,北宋时期著名的大学问家,他的表字是茂叔,另一个名字是周元皓。他是儒家理学的开创者,自号濂溪先生。周敦颐出生于1017年,与1073年与世长辞。而周敦颐的谥号是“元公”。他的著作《周元公集》的名字就是由他的谥号起的。

  周敦颐像

  周敦颐谥号其实是有来历的。其中“元”字是南宋皇帝宋宁宗赵扩赐给周敦颐的,是对他文学上成就的一种肯定。世人尊敬周敦颐,所以称他为“周元公”。“元”有头、首、始、大等意思,元字用在周敦颐的身上颇为贴切,周敦颐是儒家理学的开门祖师,是后来“程朱理学”的奠基者。作为第一个提出理学这个概念和详叙理学这个系统理念的第一人,周敦颐着实“元”字“始”、“大”和“头”以及“首”的意思,他是头一个提出理学的人,是理学的始祖和元首,他更是儒家理学的大师。在南宋,儒家理学的发展,确定了周敦颐在儒家理学始祖的地位,“元”字用在他身上实在是贴切。周敦颐的谥号形象生动的概括和总结了周敦颐的一生。

  周敦颐谥号是对周敦颐的评价,不仅是对他一生的概括性评价,更是对他的文学著作的肯定。“元”的谥号亦是一种赞美和感激,赞美他认真做学问的态度,感激他的努力。能的皇帝的肯定,自然是一种殊荣,可是周敦颐没有因为这个恃宠而骄,才是真正值得尊敬的地方。

  周敦颐世称什么称号

  周敦颐世称什么,指的是世人对周敦颐的敬称。大家都知道周敦颐的世称是“濂溪先生”,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个称号呢?

  周敦颐图片

  说起周敦颐我们更多的是想到他的爱莲说,但是很少人知道他是中国古代理学的创始人。他从小聪明好学,长大之后顺理成章的当上了朝廷命官员。在为官方面他总都是清正廉洁,积极地为百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从来不冤枉一个好人,但是也从来不放过一个坏人,正因为如此人们总是称他叫做“濂溪先生”。

  周敦颐世称什么?濂溪先生。事实上这么称呼他有两个原因,第一周敦颐是湖南人,在湖南的某一个角落里有一个地方叫做濂溪因此人们称呼他为濂溪先生,第二个原因还有些人认为,从字面意思来讲其实很好理解,濂字就是我们通常理解的清正廉洁的意思,因为周敦颐在当官员的时候非常清正廉洁,总是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力求做到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的境界,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才能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一名为百姓纳福的好官,他从小生活在官宦家庭,可能见惯了官场的昏暗与不堪,所以对他所向往的官场生涯有些许失望。正因为这样他才更要为百姓取得更多的利益,让社会和谐,也就不辜负世人对他濂溪先生的称号了。

  濂溪先生周敦颐虽然生在湖南但是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江西的庐山度过的,他所建立的濂溪书院也是位于芦山地区,之所以取名为濂溪书院,我想这和人们对于他的世称“濂溪先生”离不开关系。所以说关于周敦颐世称什么这个问题其实是涵盖了周敦颐的性格和后世人对他的景仰。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