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泌是如何避祸的

  李泌是如何避祸的

  什么人叫做聪明,聪明人一般具备什么样的特征和习惯呢?首先,他们是少言多看多听的,因为他们深知言多必失,少言才能及时查明所在形势,才能更好的判断,才能做出最优选择方案。

  李泌隐士图

  其次,除却专业知识外,他们一般懂得很多,各种领域均有所涉猎,当与领导谈论时就会有更多的谈资,并能从各方面针对难题来做出分析,寻求最优解决办法。

  最后,聪明人不以聪明自诩,他们一般是谦虚的,谨慎的,因为他们知道大智若愚才是最合适的,不然过早的暴露往往会导致自己的短命。

  在唐朝,就有一个顶聪明的人,那就是李泌,他博学,他谨慎,他善于审时度势,并能够做出明哲保身之举。

  他的一生就象是个传奇,他辅助过四位唐朝皇帝,四位皇帝所在的朝政可谓一个比一个黑暗,四个皇帝的性情也是一个比一个更难让人捉摸,但在那样混乱的局面之中,多少奸臣想要夺取李泌的性命,均被李泌先悉察觉,并想出办法避免了惨剧的发生。

  有人可能觉得李泌,太过于自私,不顾朝廷的黑暗造成的人伦惨剧,只顾着保全自己。但换个角度想想,若不是他的明哲保身,又何以在四个朝代里谏言,并帮助朝政走出几度困难,这样看待李泌的人,真可谓目光太过于短浅。

  能进就进,该退就退,常人一般做不到的,李泌做到了,李泌避祸留给后世的可谓是大智慧,大聪明。

  李泌为何被迫二次归山

  三国时,刘备请诸葛亮,经过了三顾茅庐才有请到此位高人,诸葛亮也不负刘备所托,帮助刘备建立了蜀国,在刘备死后也尽心辅助其子,只可惜是扶不起的阿斗,最终将蜀国葬送。

  【李泌图像】

  在唐朝,也有这么一位高人,他就是李泌,他同样是隐士高人,他同样被唐肃宗花费心思请到朝政上辅助朝政。但李泌与诸葛亮也有很多不同之处,下面来一一分析。

  诸葛亮与刘备初时并不相识,经历过机缘巧合结识后才成为知己,诸葛亮在那时就下定决心士为知己者死。而李泌和肃宗李亨结识却是幼时,那时的李泌刚崭露头角,被玄宗认为是可造之才,并任命为太子师,那时的太子便是肃宗李亨,所以他们二人可谓亦师亦友的关系维系了很多年,后来因李泌与权臣杨国忠发生矛盾,杨国忠将其赶出长安,李泌便归因于山林,过着隐士般的生活。

  当肃宗登上皇位后,便费劲心思寻觅他幼时的好友李泌,肃宗在寻找到李泌后,十分欣喜,以后但凡大小事均要跟李泌商量过后才能放心处置,但好景不长,肃宗重用李辅国,使得国家继续变得乌烟瘴气,李辅国觉得李泌权限过大,便私下勾结宠妃张良娣,想方设法迫害李泌,李泌感觉到了危险的来临,决意再次离开朝廷,在推拒肃宗的再三挽留后,毅然再次转身归山。

  李泌,因不愿意同流,在肃宗时期便被迫二次归山,在李泌归山后,唐朝便政局黑暗无比。

  唐代谋臣李泌的相关简介

  李泌,他的一生极为神秘,说是谋臣,更多时候却像是一个隐士,身份扑朔迷离,极富传奇色彩。他的一生历经了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个朝代,从这点可看出此人是长寿的,虽然朝代更迭,但依然是需要时限去完成的,另外可看出此人是富有谋略的,不然在那样的晚唐乱世,能存活一两个朝代着都是极为困难的,能保持自身的廉政不同流合污,且能保住性命者真是屈指可数。

  高人李泌

  李泌,在很小的时候,便表现出天赋异禀的,除却聪明异常外还能针对所谓难题一针见血的指出问题所在。在现代,我们称这样的孩子为神童。在古代,我们觉得这是天才。

  但这种天才并不留恋权势,不以进入仕途光耀门楣为毕生追求,反而他追求的是在我们看来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如长生不老,这是他的毕生所求,为此他常常不食人间烟火,自己一个人偷偷找个地方隐居不问世事。这也是他能够长命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他不对任何权臣造成实质性危害,一般也不会轻易去想到除去这样一个无足轻重的对象。

  李泌的人生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他并非是完全不关心时事的,所以当君主召唤他,他并没有不奉诏而是积极地去协助解决君主的难题,他的出世对利益集团造成了影响,也导致了李泌四度避祸。

  在政治上,李泌对晚唐时代的贡献之大,非任何一人可以比拟,他清正,他廉洁,他内部调和皇帝父子之间矛盾,外部解决番邦战胜,确实是晚唐不可多得的伟大政治家。

  唐朝李泌的相关简介

  三国中的谋臣当论诸葛亮为首,而唐朝的谋臣不可不说李泌。李泌,到底何许人也,居然能够与三国时期的诸葛亮相提并论,想必也是有大智慧的。

  李泌画像

  李泌出生于公元722年,在经历了67个春秋后,于789年自然病逝。他出生于唐玄宗时代,死于唐德宗时代。

  李泌的智慧在他幼时便崭露头角,7岁时李泌在跟随老臣张九龄处理朝政时便提出了自己对政事的独特见解,据传张九龄当时亲自认错,并不顾年龄上的悬殊,身份的差异一意与李泌结为知己,这在当时是广为流传的。李泌也因为此事被唐玄宗亲自接见。成年后的李泌更因与玄宗讲解《老子》而被任命为翰林院学士,同时兼任太子师。

  李泌在侍奉唐朝四代君主时,在保全自身安危之后,会不遗余力的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传达给了当朝皇帝,一般被采纳的建议实施后均获得不小的成效,未被采纳的却或多或少导致了时局的进一步动荡混乱,可说李泌真是具备长远的眼光,能够做到深谋远虑。

  李泌性格上的一大缺失便是他信道教,所以他一直在寻找长生不老之法,很少食用烟火食物。这在现代来看是多么的可笑之极,但在当时来说,正因为他信奉道教,所以他议政时见机行事,当大环境不利于己的时候,他会选择明哲保身,正可谓留的青山,才能做以后的图谋,如果连青山都不在,何谈将来。

  李泌,客观来说,他为唐朝时期的四朝元老,具备了谋臣的眼光,但却因避祸保全自己,而未能将其才能完全发挥,可想如果他能够完全发挥自己的才能,晚唐时期何以生灵涂炭到那种地步。

  李泌的泌是怎么读的

  中国的古文化真是博大精湛,作为后人的敬仰之情如滔滔江水。古诗词、成语故事、乃至造字都蕴含着深意。

  李泌像

  泌,它究竟有几种读音,释义有何不同,为何会有两种读音呢?

  泌,一般人基本上会将他读为[mì],现代也基本上传承了这种读音,造词分别有分泌,泌尿系统,泌乳素等等,此泌在其中代表的意思就是从生物体里面产生、生产出来某种或某几种物质。

  泌,它的第二种读音,也是鲜为人知的一种读音为[bì],释义形容声音的,为流水轻快、泉流清澈的样子。一般很少进行造词,有名的当为唐朝著名谋臣李泌了。

  李泌,为何会取这样的一个字作为名字呢?其实也是有考究的。

  李泌母亲周氏当年怀有李泌时,曾因机缘巧合见过一名高僧,高僧断言此子必为帝王师,但五行缺水,取名必有水,才能避祸长寿,周氏深信不疑,当即请高僧赐名,高僧想了想便将泌字赐予了尚未出生的李泌,并说泌代表泉流清澈,希望此子不因仕途的富贵迷失了自我的本性,一生都能够做到清正廉洁,如泉水不被污染那般清澈无比。

  李泌的一生,确如高僧所断言,被唐玄宗任命为唐肃宗之师,并为了不卷入仕途之祸,四度隐世,但一旦被帝王召唤时,他也是竭尽全力的出谋划策,以期待帮助当朝帝王完成他心中所想的宏伟大业,李泌,如泉水一般清澈的人,品格值得后世的我们学习和景仰。

  李泌开六井的历史故事

  李泌,我们一直在说他的聪明,说他的大智慧,却一直没有谈论到他的政绩究竟有何?作为一位隐士,他的隐士生涯可谓十分的惬意,来回穿梭于朝堂和山林,在山林间,他潜心向道,不食烟火,参佛悟理。

  唐朝李泌图

  但作为一名政客,他给晚唐留下了什么,值得后世尊称他为一代政治家,李泌的政绩其实不胜枚举,内政不断调和君王父子之间的矛盾,虽搬不上大太面,但于私于公,都是有历史大意义的,外政他力谏皇帝对抗番邦,推荐了良将最终也取得了胜利,在胜利后,李泌语重心长的对德宗说,千万不要因嫉妒而斩杀良将。李泌亲自治理的政绩中,当属开六井最为闻名于世了。

  六井,开在杭州解放路,其中又以相国井最为闻名。它蕴含了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在唐德宗时期,李泌任杭州刺史,当时杭州人民最为突出的问题便是没水喝,李泌到来后便到处进行实地考察,想方设法解决杭州人民的饮水难题。在他的努力下,他发现西湖之水可以通过引流的方式引入杭州,便采取了当时比较罕见的引流方式引入了六口井至杭州城内,以满足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后来,杭州饮水难的问题得以解决,李泌也升任了相国一职,杭州的百姓为了纪念李泌,便将李泌所开槽之井命名为相国井。

  直到现在,只要提起杭州的相国井,人们便自然会想到李泌,杭州市政府为了纪念李泌,特地重修相国井以作观赏之用途。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