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儿子

  郑成功儿子

  郑成功共育有十个儿子。分别是郑经、郑聪、郑明、郑睿、郑智、郑宽、郑裕、郑温、郑柔、郑发。郑成功十位儿子中,较为著名的就是他的长子郑经。

  郑经画像

  郑成功去世后,郑经继承了他的爵位,成为了台湾地区的领导人,在父亲建设台湾的基础上,郑经又提出了新的建议和措施,为台湾的经济发展和军事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除此之外,郑成功九个儿子大多在康熙年间归顺了清政府,清朝廷对待郑成功的儿子比较优待,为朝廷四品官员。

  郑成功的长子郑经,在郑成功收复台湾之时,命令郑经在厦门驻守。

  郑成功去世后,郑经继承了父亲的职位。郑经达到台湾,继续执行父亲在台湾的政策,郑经为了保证粮食的生产,鼓励百姓大量开垦荒地,并且让手下的士兵和台湾当局的百姓一起进行劳作。除此之外,郑经在台湾设立了一套行政规则,并且效仿明清时期的朝廷在台湾设立六部,负责管理台湾当局的个中事务。郑经继承了父亲治理台湾的策略,在台湾设立学堂,鼓励百姓的子女免费入学。郑经启用陈永华作为政事处理顾问,陈永华在治理国家方面有很出色的才干,他建议郑经在台湾大范围内,多多开垦农田,进行庄稼的种植,陈永华了解台湾的作物生习性,建议郑经鼓励百姓大量种植甘蔗,进行蔗糖的生产。台湾四面环海,地理位置的优越带来了海产物的丰富,郑经在台湾沿海海域修建了堤坝,用于发展晒盐行业。并且,为了不让外敌入侵,郑经鼓励百姓在空闲时候,学习武术加以强身健体。在郑经的治理下,台湾各行业的发展蒸蒸日上,经济实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郑成功被称为什么

  郑成功有着大功绩在身,于是人们对他有各种称呼,那么郑成功被称为什么呢?明朝首的都被攻陷之后,迁都到了南方,史称南明,清军并没有放弃对南明的攻打而是派遣大军进攻南方企图一同中国,彻底灭掉明朝。

  郑成功像

  扬州被攻陷之后明弘光帝被杀害,弘光政权灭亡,郑芝龙等人辅佐隆武帝继位,并且把自己的儿子郑成功引荐给了隆武帝。隆武帝见到郑成功惊为天人,被郑成功的气质所折服,夸赞郑成功将成为朝廷的擎天博玉柱,架海紫金梁。

  隆武帝非常欣赏郑成功,并且常常惋惜自己没有女儿否则一定要招郑成功为驸马,郑成功对隆武帝也是非常衷心,正是“士为知己者死”。

  隆武帝觉得不赏赐郑成功点东西实在心里过意不去,一般的赏赐也不足以表达自己的心情,隆武帝非常纠结。这时候有人出主意说:“陛下,不如赏赐郑成功姓朱吧,这样就是以国为姓了,也能让郑成功更好的为国家效力。”隆武帝一听,觉得很有道理吗,于是就下了一道圣旨,赐郑成功姓朱,并且将名字森改为成功,从此之后郑森就变成了郑成功或朱成功。郑成功面对圣旨感激涕零,并表达了自己的忠心,以至于在父亲郑芝龙投降清朝之后郑成功依然在战斗。

  隆武帝的赐姓之举也赢得了民心,以至于后来人们都称呼郑成功“国姓爷”以示尊敬。

  郑成功战船

  很多研究郑成功的学者,都对郑成功军队所用的战船很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先进装备使得郑成功能够横跨海峡,长途奔袭之后还有旺盛的战斗力,在短短一年之内就打败了盘踞台湾达三十八年之久的荷兰殖民者呢。

  课本上的郑成功收复台湾插画

  早在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前的两百年前,明朝就组织了大规模的郑和下西洋的大型航海活动,表明当时明朝有非常先进的造船技艺,但是这毕竟是官方组织的远洋航海活动,而郑成功所处的时代已经处于明朝末期,国力衰退,而且朝廷自顾不暇根本不可能对郑成功的军队提供任何帮助,那么郑成功的战船从哪里来呢。

  这还要从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说起,郑芝龙早年是闻名东南沿海的大海盗,专门靠掠夺过往商船为生,为了武装自己,他投入大量资金来打造自己的战船,甚至有从西洋进口的先进大炮,威力不亚于一支小型军队,2000年初,在东山岛发现的铁炮、铜铳、地雷、瓷器,确认为郑成功军队所拥有的战船,虽然历经几百年依然锋利无比。另外明朝时,日本人称郑氏拥有的船只为“台湾船”,而大陆地区的船只同称为“唐船”,这已经说明了郑成功战船的独特性。同时期西方荷兰人、西班牙人的船,则被称为“兰船”;郑成功战船上可装载12门大炮,同时搭载几十名训练有素的士兵,可以说是商战两用的实用性大型船舶,可以轻而易举地穿越海峡。郑成功不仅靠它称霸海上,还从事鹿皮、香料等贸易,是当时世界上比较先进的具备海上作战实力的战船。  

  郑成功是哪里人

  郑成功生于明末清初年间,是福建泉州人。郑成功是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除此之外,因为收复台湾一事,郑成功被评为民族英雄。

  郑成功雕塑

  郑成功的母亲是日本人,父亲常年在台湾、日本一带做武器交易,郑成功出生后,和母亲生活在日本平户地区。父亲郑芝龙因为在台湾设立了军事基地,这一事情遭到明朝廷的忌惮,明朝廷围剿不成功后,便改为招安政策。父亲被明朝廷招安后,郑成功才被父亲接回到泉州,郑成功在当地的教育机构读书,1638年,郑成功参加乡试,一举夺得秀才。六年后,郑成功前往南京读书,父亲郑芝龙为了让郑成功有辉煌显赫的前途,请了著名儒士钱谦益作为郑成功的私塾老师。1644年,李自成进入了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而亡,第二年,清军南下,明朝政权灭亡。

  1646年,郑成功联合其它抗清将领,对清朝廷主动发起攻击,并在泉州、潮阳、漳州等地方取得胜利。四年后,清政府为了控制郑成功,在厦门一带建立了根据地。

  1657年,郑成功开始了北伐战争,在北伐开始前,郑成功颁布了十条禁令,用以建立严厉的军规军纪。七月份,郑成功从台州出发,和浙江总督得知郑成功北上后,乘机攻打闽安镇,郑成功担心岛屿沦陷,便率军返回。

  1658年,郑成功率兵进行第二次北伐战争。郑成功和抗清将领张煌言一起北上进行抗清运动。郑成功率兵攻入浙江沿海一带,七月准备进入南京,不料,郑成功队伍在海上遇到了风暴,吹翻了他们的船只,死伤非常严重。这场台风阻碍了郑成功北伐的计划,不得已返回厦门。1661年,郑成功带领军队从厦门和金门两地出发,旨在将荷兰殖民统治赶出台湾。郑成功到了台湾后,成功地将台湾进行了收复,并且废除了荷兰的殖民统治,将台湾百姓救于水火之中。除此之外,郑成功在台湾实行县的设置,便于行政上的管理,郑成功这一做法简化了行政手续,提高了行政效率。

  郑成功北伐

  郑成功北伐又称南京之战。郑成功是明朝的将领,明朝灭亡后,郑成功坚持反清复明运动。期间,前后共花费十年和清朝廷做对抗。郑成功为反抗清朝廷,在福建厦门一带养兵蓄锐,大大地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郑成功雕塑

  1646年,郑成功联合其它抗清将领,对清朝廷主动发起攻击,并在泉州、潮阳、漳州等地方取得胜利。四年后,清政府为了控制郑成功,在厦门一带建立了根据地。

  1657年,郑成功开始了北伐战争,在北伐开始前,郑成功颁布了十条禁令,用以建立严厉的军规军纪。七月份,郑成功从台州出发,和浙江总督得知郑成功北上后,乘机攻打闽安镇,郑成功担心岛屿沦陷,便率军返回。

  1658年,郑成功率兵进行第二次北伐战争。郑成功和抗清将领张煌言一起北上进行抗清运动。郑成功率兵攻入浙江沿海一带,七月准备进入南京,不料,郑成功队伍在海上遇到了风暴,吹翻了他们的船只,死伤非常严重。这场台风阻碍了郑成功北伐的计划,不得已返回厦门。

  后来郑成功军队遭到清军的袭击,士兵死伤无数,让郑成功损失了大片兵力。在北伐战争中,郑成功共经历了三次北伐战争,最后都已失败而告终。但是南京之战是郑成功反清复明战役中最重要的一次,从兴盛到衰败,继而彻底的失败,而这次战争也让郑成功受挫,让他意识到反清复明的希望越来越渺茫。

  郑成功后人

  根据相关记载记录,郑成功共育有十个儿子。分别是郑经、郑聪、郑明、郑睿、郑智、郑宽、郑裕、郑温、郑柔、郑发。清朝康熙年间,郑成功的儿子们都为清政府所效力,在朝廷中,担任四品官职。郑成功的长子是郑经,郑成功收复台湾之时,命令郑经在厦门驻守。

  郑克塽剧照

  郑成功去世后,郑经继承了父亲的职位。郑经达到台湾,继续执行父亲在台湾的政策,郑经为了保证粮食的生产,鼓励百姓大量开垦荒地,并且让手下的士兵和台湾当局的百姓一起进行劳作。除此之外,郑经在台湾设立了一套行政规则,并且效仿明清时期的朝廷在台湾设立六部,负责管理台湾当局的个中事务。郑经继承了父亲治理台湾的策略,在台湾设立学堂,鼓励百姓的子女免费入学。郑经启用陈永华作为政事处理顾问,陈永华在治理国家方面有很出色的才干,他建议郑经在台湾大范围内,多多开垦农田,进行庄稼的种植,陈永华了解台湾的作物生习性,建议郑经鼓励百姓大量种植甘蔗,进行蔗糖的生产。台湾四面环海,地理位置的优越带来了海产物的丰富,郑经在台湾沿海海域修建了堤坝,用于发展晒盐行业。并且,为了不让外敌入侵,郑经鼓励百姓在空闲时候,学习武术加以强身健体。在郑经的治理下,台湾各行业的发展蒸蒸日上,经济实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1681年郑经去世后,次子郑克塽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后来归降清朝后,居住在北京直到去世。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