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高祖刘邦的皇后有哪些

  西汉高祖刘邦的皇后有哪些

  刘邦一生有八个老婆,其中吕雉作为他的糟糠之妻,在其建国称帝之后,也就成了他的皇后。吕后不但是他的原配,还是他的政治伙伴,因此刘邦对其又爱又敬。

  楚汉传奇吕后

吕后,华夏史上记载的第一位皇后、皇太后,也是首位独揽大权的的女人,开汉代外族人专权的先河。
吕雉在刘邦发迹起家之前就被父亲许配给他,当时的刘邦还是个游手好闲的无赖,早年间吕雉是贤妻良母,嫁做人妻后时常下地劳作,为刘邦生下一对儿女,自食其力,不仅要维持家用,还要帮扶不务正业的刘邦。
后来刘邦逐步起义,吕雉便跟着他四处流离,有一次征战时,吕雉一众被楚军劫持,后议和归汉后发现刘邦身边多了一位戚姬,因年轻貌美时常陪在刘邦身边征战,吕雉便被留守家中,吕戚之间的矛盾大概在那时便结下了。
后刘邦立汉称帝,吕雉就理所应当成了皇后,此后便开始了漫长的争太子之路。由于吕后所生的嫡长子刘盈为人羸弱,刘邦更偏爱戚姬儿子如意,几次有意废太子而新立。吕后更是为此想尽办法,最后求助张良请来商山四皓辅佐太子才使儿子保住太子之位。
刘邦晚期,吕后便更是心狠手辣,唯恐功臣威胁政权,便逐一诛杀贤臣良将,韩信、彭越等都难以幸免于难。
刘邦去世后,刘盈继位,吕后便开始独揽大权,将刘邦多个儿子残杀,将戚姬做成人彘,掌控天下,制定休养生息的政策,恢复典籍。
吕后61岁去世,与刘邦合葬,后吕氏家族被剿灭,政权重回刘族。

  秦末刘邦真的是楚国人吗

  刘邦的故乡位于沛县,而沛县原本是属于宋国的土地。但是后来,宋国被齐、楚以及魏三国所灭,而沛县则北划到了楚国的范畴。刘邦出生于公元前256年的春秋战国末期,也就是秦统一天下的之前的三十五年。在刘邦出生的时候,宋国就已经被灭,沛县也已经为楚国所有,所以,刘邦自然也就是楚国之人了。

  陈道明扮演的刘邦剧照

  当初,刘邦举兵起义,甘心归顺于项梁,和项羽合军破秦的重要因素,就是他们同为楚国人。也正因为如此,刘邦才会甘心和项梁等人一起,拥立楚怀王为帝。在项梁死后,又和项羽内外配合,挽救楚国于存亡之际。

  也正是因为刘邦是楚国人,刘邦和项羽有着共同的复兴楚国的志向和目标,所以才能够义结金兰,惺惺相惜。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刘邦和项羽一样都是楚国人,那为什么会有楚汉的区别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在一国之内总是会有嫡庶之分。项羽本身就是楚国贵族的后裔,江东于楚国而言也更加地正统。出身农户,又是从沛县而来的刘邦,在称呼上自然无法与项羽相较。但是他们俩人都有着追逐至尊之位的野心和欲望,那么决一死战无法避免。为了加以区分,刘邦就沿用了他在汉中时候的旗号,也就有了汉军,自然也就有了这楚汉之分。

  刘邦在出生之时,沛县就是楚国的领土,所以刘邦也就是楚国人。

  楚霸王为何不杀自己的死敌刘邦

  鸿门宴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事件,很多人都对项羽不杀刘邦一事耿耿于怀,说项羽心慈手软,固执己见,不听范增的建议。他们认为如果当初杀掉刘邦,就没有后来的楚汉争雄,项羽也不会落得这样的下场。其实,项羽不杀刘邦是正确的。

  《楚汉争雄》项羽和刘邦

  从项羽本身来看,首先他是个仁义之人,不屑于用一些阴暗的手段对付别人,况且这个人还是曾经的兄弟;其次,狂妄的项羽觉得没有必要杀刘邦,毕竟当时项羽的势力可以说是最大的,刘邦还不能与他匹敌。

  从形势上看,项羽也杀不了刘邦。如果他在鸿门宴上杀了刘邦,不一定能得到其他诸侯的支持。当时刘邦和项羽同属楚怀王的部下,他们的间隙也只能算是内部事情,况且年轻的项羽在政见上并不成熟。刘邦带着宝物去谢罪,而且奉上咸阳和关中,把自己的功劳和为王的机会让给了项羽,还说是为项羽入关做准备。其实他也没有必要让出的,因为楚怀王承诺过先入关就可以称王。刘邦的做法确实高明,既表现了崇高的道义,还明示自己没有称王的野心。项羽若在此时杀掉刘邦,必然会让其他诸侯心存不满,逐渐失去威望。要是刘邦的将士因此反抗,项羽就算赢了,也必然会损耗兵力。假使项羽有心收归刘邦兵力,也没有那么容易,先前就杀掉了二十万投降的秦朝士兵,现在刘邦军中这么多的秦人也不可能为他所用。项羽当时需要做的是借着巨鹿之战的战功树立自己威望,而不是杀刘邦。

  西汉高祖刘邦的后代怎么样

  秦朝覆灭后,刘邦在楚汉战争中得胜,次年登基称帝,建立汉朝,便以此开启了汉王朝历史四百多年的统治。

  

汉高祖刘邦画像

  汉朝又分为西汉与东汉,维持了两百多年的西汉统治被王莽谋反所灭,其创立的新朝维持了15年后被推翻,后由刘邦的九代世孙刘秀夺取政权建立东汉,国号沿用汉。

  刘氏宗族统治的大汉王朝,在这几百年时间里,迎来了历史上首个昌盛世代,而刘氏宗族也成为了一个庞大繁盛的帝室,由于汉朝时采取封国制度,且统治时间长,因此是历史上繁衍最大的皇族。

  刘邦膝下生有八子,吸取秦王一人集权最后惨遭灭顶的教训,他对儿子采取分封制,于各地立为王。诸侯王受封后各自不断开枝散叶,除了刘建遭受吕后迫害绝后外,其余封王均子孙成群,且数量上成倍增长,基数逐渐增大,繁衍的速度也就越快。

  两汉四百余年,刘氏皇族便传了18代,后由于朝廷养如此大批量的王室贵族财政负担过重,于是自刘彻起,分封的官职逐代降低,自王至诸侯,不出几代便沦为平民百姓流落人间了。

  后王莽造反夺取汉朝政权,起兵反新朝的队伍大都拥护刘氏宗亲,也有很多刘氏后代响应其中欲夺回政权。其中作为汉景帝的后代已经沦为平民的刘秀,起兵造反,最终推翻新朝,建立了东汉,国家政权又再次回到刘氏宗亲手中。

  虽在战乱中,刘氏皇族也死伤无数,但根据推断,东汉结束时,刘邦的后代数量至少有几十万。

  

  汉高祖刘邦说过哪些有名的话

  刘邦说的话自然有很多,其中有几句比较有名,从中可以看出他的性格和为人,有展现他无赖、虚伪等不好的一面的话,也有表现动情。感人等感性的一面。不管是哪一面,这些都只是刘邦在某个情境中所说的话,不能单独以其中一点来作为对他的评价,下面仅举例说明。

  刘邦说的话

  “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是最能体现刘邦无赖的一句话了。刘邦与项羽对峙,项羽扣着刘邦的父亲威胁他,说他不归降就煮了他的父亲。刘邦回道:“我们是兄弟,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你现在煮了他,也分我一点羹。”这么无赖的话也就刘邦能说出来,当然也体现了他的机智,看到了项羽的弱点。

  “嗟呼,大丈夫当如是也”是相对含蓄的一句话。当刘邦还只是一介平民时,看到了秦始皇外出的场面,声势浩荡,赞叹之情溢于言表。这句话看似是对秦始皇的赞叹,实则表达自己的壮志,对权力的野心。

  “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是感人的话,从中可以看出刘邦得到民心的手段。刘邦入关,驻扎在灞上,废除了严苛的秦法,和百姓约法三章,安慰百姓。他们很高兴,争相献上食物,刘邦就说他仓库中粮食充裕,不希望百姓破费,让百姓深受感动。

  “虏中吾指”这句话足见刘邦的心机之深。项羽找刘邦单挑,刘邦就列出项羽的十大罪,惹得项羽示意弓箭手暗中射到了他的胸,他却护着脚说有人射到了他的脚。双方对战,如果剧中的核心领导人受重伤,会挫伤军队的士气,从而助长对手的士气。刘邦这么说既可以稳定军心,也不会让项羽的将士知道他手上而增加斗志。刘邦的心机和智谋的确高深。

  楚霸王项羽为什么会败给刘邦

  项羽出身于名门,素来以勇武而闻名。而刘邦出身农户,一直在社会底层挣扎,一副泼皮无赖的模样。这样貌似有云泥之别的两个人,等待他们的结局又怎么会发生如此之大的逆转呢?项羽败给了刘邦,一步步走向绝路,这其中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冯绍峰扮演的项羽剧照

  其一:项羽性格的因素。也许是出身名门的优越感,也许是以往的战绩带来的成就感,这种种都让项羽变得刚愎自用又盲目轻敌。再加上他本来就优柔寡断,胸无城府,很容易就会被刘邦的花言巧语所蒙蔽。当年,在鸿门宴之中,只要项羽能够当机立断,除掉刘邦,那么等待项羽的就完全是不一样的结局。可惜的是他不听范增的劝谏,听信刘邦的话,一意孤行,将刘邦放虎归山,为日后的争霸引来无穷的祸患。

  其二:项羽不能慧眼识珠,身边也没有像刘邦那样多的谋士良将。在刘邦手下的大将韩信本是项羽的部下。可惜项羽没能发现他的才华,也没有重用他,致使韩信转投刘邦,成为日后牵制自己的一大障碍。另外,项羽的身边真正能够为他出谋划策的只有范增。但是项羽却中了刘邦的反间计,进而怀疑范增,弃而不用。这样一来,项羽就犹如自断一臂,又如何与刘邦相争呢。

  其三:项羽民心尽失。自古都是得民心者得天下,但是项羽曾屠杀秦降兵近二十万,又在进军咸阳后,大肆烧杀,这样一来就导致民心尽失的结果。反观刘邦与秦地百姓约法三章,维护百姓安定的生活,两相比较之下,项羽的败局似乎是可以预见的。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