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练兵

  戚继光练兵

  众所周知戚继光是一代名将,在他的将军生涯中他成立了一支戚家军。这支军队士兵都是戚继光亲自挑选的有能之士,据历史记载,戚继光在挑选人才时唯独不要伶俐之人。戚继光为什么这么练兵呢?

  戚继光雕像

  戚继光认为作为一个军官最重要的是品性。品性不好犹如养虎为患,即使这个人再有才能也终究会给自己带来祸端,而一个军官的素质决定了他施展才能的方向,上战杀敌这些都是后天可培养的,而品性却是天生的。所以在他认为,越是伶俐之人便越是狡诈难以管教。也正是由于戚继光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才给后面他带领的戚家军的成功带来了铺垫。这样优秀的一个人才将领经他带领的军队自然也不会差。戚继光还针对以前卫军队所表现出来的颓废之气做出了调改,他认为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士兵的气血决定了这个人是否能上战场,戚继光在戚家军中大大强调练兵要以气养兵,以心养兵。所以他往往是以自己做表率带领练兵,与士兵们共训练共进退。在戚继光这样悉心调教下,这支军队也是格外优秀。在战场上的机智勇敢和奋力抗争使寇军们望而生畏,可以说是中国战场上屈指可数的一支常胜军队。

  戚继光的练兵之道如果放在今天还是非常受用的,以德服人以心养兵是他的战略。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所以经他带领的士兵个个都对他毕恭毕敬。他是人民心中的英雄,更是士兵心中的榜样。

  戚继光的诗

  戚继光在诗歌领域也有不俗的建树,至今仍有诗篇在世间流传。比如《马上作》、《望阙台》、《行边》等都是戚继光的诗的代表作。诗歌《望阙台》是戚继光所作的一首励志诗歌,全诗以豪迈的诗句展现了诗人保家卫国的决心和信心。

  戚继光画像

  《望阙台》全诗内容为:“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诗歌开头一句,戚继光用“十年”一词总结出了自己征战岁月,从中体现了诗人常年抗击倭寇的经历。“海色”两字表现了诗人在沿海一带驻扎,对抗倭寇来袭,保卫明朝海域安全的事情。第一句诗歌间接地交代了诗人的地点和工作,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第二句中,诗人用“孤臣”两字展现了自己身处的状态,即孤单和孤立无援。孤单体现在戚继光在东南沿海驻扎,远离了朝廷和家人。孤立无援体现在诗人只身一人在东南一带抗击倭寇,当年和自己一同抗倭的将领汪道昆遭遇了朝中官员的弹劾,最终被圣上免官。这件事情引发可戚继光的伤感之情,他以“孤”字概括了自己的心境和环境。后两句诗句中,戚继光以“血”和“红叶”两个意象展现了自己对抗击倭寇的信心和决心。后两句诗歌也成为了经典励志语句,深得后人传唱。

  除此之外,诗句“蓟门桃李应何限,岁岁不知春去来”是戚继光所写诗歌作品《行边》中的两句,也是戚继光的诗代表作品之一。

  戚继光焦恩俊

  2002年拍的电视剧,《雷峰塔英雄传》,是一部讲戚继光将军战胜倭寇的的故事。剧中,戚继光将军是由焦恩俊扮演的。

  戚继光焦恩俊剧照

  在剧中,年少的戚继光看着百姓被倭寇折磨,生活艰难,戚继光于是率领戚家军痛打倭寇,还手刃倭寇首领,一时间戚继光的戚家军威名远播,朝廷封赏,百姓推崇,戚继光在很多人眼中成了一个大英雄。焦恩俊扮演的戚继光年少英俊,侠肝义胆,有勇有谋,是一个有担当,有能力的人。

  嘉靖皇帝的九公主和其他公主不一样,她向往江湖生活,听说了戚继光的事迹,对戚继光仰慕不已。戚继光在之后奉旨进京,九公主与其多次交往,在交往中,两人情投意合,可谓佳偶天成。两个人相爱至深,在后面的复杂局势中,两人演绎了一场生死之恋,而焦恩俊将戚继光的侠骨柔情,专一表现得淋漓尽致。

  奸臣严嵩看着戚继光和九公主两人关系不一般,就向嘉靖皇帝进言,让九公主去和亲。戚继光觉得自己很无能,连自己心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为此他大闹严府,被抓了。九公主看着爱人被抓,就以自己愿意和亲为条件,让嘉靖皇帝放了戚继光。此时焦恩俊扮演的戚继光,血性凸显无遗,虽然有人说焦恩俊扮演的戚继光过于清秀,不能突出戚继光将军的血性,英雄气概,但是在剧中,焦恩俊的角色饰演还是很到位的,符合这个将军英雄。

  戚继光书法

  戚继光不止是一个武将,他是个文武兼修的人才,撰写兵书,挥毫泼墨,骑马射箭,均有所作为。对于戚继光,大家知道戚继光书法方面究竟怎样吗?

  戚继光书法作品图

  戚继光小时家境可以,从小就受到了好的教育,他与文苑班头王世贞交情非同一般。戚继光虽然是武举出身,但是言谈之中也可以引经据典,闲暇时光也可以写写诗文。戚继光书法作品《送李小山归蓬莱诗》目前珍藏于山西省博物馆,虽然戚继光不是以书法闻名于世,但是因为其将军英雄气概,使他的书法结构开拓舒展,气势豪放,让人感受到一股发自于心的英雄豪情。

  《送李小山归蓬莱诗》这幅书法作品,整幅作品,潇洒从容,线条粗犷,表达了戚继光意气风发的气概,烘托出他内心的沉静与坚毅。

  戚继光的兵书,《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这两部作品的书法行云流畅。通过个性突出艺术,果断潇洒,奔放,颇有一股酣畅淋漓的感觉。其书法受到了黄山谷书风的影响,棱角分明的线条勾勒的文字,挥洒自如,体现了戚继光不受拘束的英雄气概。

  作为我们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军事家,戚继光书法作品流传较少,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这一小部分的书法作品中看到戚继光将军的影子,一个伟大无私,潇洒豪迈的英雄形象。我们从中获得了很多的东西,比如他的精神,他的文化,感受到了他跌宕的一生。

  戚继光简介

  提起戚继光很多人都曾经听说过他抗击倭寇的英勇事迹,他本来是山东地区的蓬莱人,也有人说他是安徽的人,出生的时候是在济宁地区。在明朝时期倭寇不断袭击的时候,他成功的带领将士们进行过多次的抗击战争,是当时非常伟大的军事家。关于这个人物的信息在戚继光简介中有着详细的介绍,那么戚继光简介中是如何介绍这个人物的呢?

  戚继光雕像

  戚继光简介中介绍到他出生的时间是在1582年的时候,元敬是他的字,而他的号在青年时期是南塘,后来到了晚年时期又改为了孟诸。最后在1588年的时候离开了人世。与此同时他还曾经创作出许多重要的兵器,并且改造和发明除了许多用于火攻的武器,除此之外戚继光还曾经创造出一些不同的战船和战车,这让明朝军队的设备远远超过了其他国家的军队。而戚继光所创造的长城还做了一些空心的炮台,既方便了进攻也可以在处于劣势的时候做到很好的防守,可以说他还是一位能力出众的兵器专家和工程师。

  另外戚继光简介中还介绍了他的一些功绩,在东南沿海地区那个时期总是会出现许多狡诈的倭寇,在长达十多年和倭寇的战斗中,他成功的打赢了许多次的战争,让沿海地区的百姓以及他们的财产受到了非常好的保护。之后他还曾经保卫过北部地区的安宁,并且留下了《纪效新书》、《练兵实纪》等重要作品。

  戚继光斩子

  在我国古代的蓬莱地区有一位我们大家所熟知的著名将士,他姓戚名继光,他是我国众所周知的民族英雄。

  戚继光斩子图片

  戚继光斩子说的是他为了严整军中的纪律而拿自己的儿子杀鸡儆猴。戚继光他从小就生活在将军家庭,所以成为一个抵御外敌的主将在所难免。他从小就写过一首诗表达了他对国家不太平但却对自己身份无法掌控的无奈,他斩子的故事可以充分证明他是一个出色的军事家。他的这一个事迹还被我国许多的民间艺术家改编成了戏剧剧本,从此广为传唱。

  戚继光在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带兵打仗,抵御倭寇外敌。有一次戚继光在台州抵御外来的倭寇的时候,他发现这次来的倭寇太多了,在沿岸抢劫的大多有三千余人,戚继光见情况不妙于是差遣自己的孩子戚印在前面埋伏着,等到戚继光先在前面假装自己失败要逃跑把倭寇引到他们埋伏的地方时,再下令告诉戚印他们攻打倭寇,可是那时候戚印年轻气盛,想要和对方交战的心情太迫切,于是还没有等到戚继光下达命令就擅自带兵开始攻打倭寇,正因如此导致了还有一部分的倭寇逃跑了,戚继光回到根据地之后因为儿子没有遵循军纪导致这一仗没有大获全胜,将戚印拉出去斩首示众了。这就是著名的戚继光斩子的故事。

  戚继光能够做到这种地步说明他是个真正的大丈夫,为了国家的安危不惜牺牲自己儿子,到现在戚继光斩子的故事还被人们所传颂。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