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死后谁当总统
- 2016-12-21 10:36
- 历史秘闻故事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袁世凯死后谁当总统
袁世凯之后的总统是黎元洪,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人副总统,同时他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两次当上民国总统的人,可以说黎元洪的一生也是颇具传奇色彩,现在小编就简单的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个人。
黎元洪照片
黎元洪早年的时候曾经在北洋水师里面当兵,后来在甲午战争里面,战舰被日本军队击溃,他不得已跳海幸好得救,后来黎元洪得到张之洞的赏识跟着张之洞几次前往日本考察学习。后来在武昌起义爆发以后,黎元洪成为了当时湖北军的都督,先后被推选为副元帅,大元帅等职位。在中华民国成立以后,黎元洪跟着袁世凯一起定都北京,并且在袁世凯成为大总统以后被任命为副总统,但是袁世凯对他并不放心,迫使黎元洪进京,并且将之软禁,后来在袁世凯死后,黎元洪又两次出任大总统之位,但是最后结果都不好,都很快就被逼退位。
虽然说黎元洪的政治才能并不出色,但是后来他在实业上的贡献还是有目共睹的,晚年的他致力于开发实业,兴办了很多的工厂煤矿,同时还在故乡建立的小学,资助教育事业,可以说也算是为中国的近代化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直到1928年的时候,黎元洪因病去世。
纵观黎元洪的一生,他的人品是值得肯定的,在大是大非上,在国家兴衰上,他的立场都是非常坚决的,而且他为官清廉,行为端正,道德作风受到了很多人的称赞,但是他的才能是有限的,在政治上的能力相比起同时代的袁世凯等人来说要差了不少,所以没有在国家昌盛的道路上作出太大的贡献。
袁世凯的事迹
袁世凯,中国近代最富盛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曾担任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北洋军阀领导人,清朝末年,担任内阁总理,朝鲜王国总督,在近代如此混乱的政治局面,竟能全身而退,始终游走在最高领导层,且游刃有余,可见其人政治谋略修为颇高。
周润发饰演袁世凯剧照
袁世凯风雨一生,最高竟爬到了帝国皇帝的位置,但高处不胜寒,袁世凯精明一世,唯独做错了称帝这个决定,导致其深陷万劫不复的境遇。
袁世凯很清楚,过去的君主专制已成为历史,复辟帝制是逆着民众和历史背道而驰,是万万不会有好下场的,然而历史留给袁世凯的时间太短了,辛亥革命后,反封建运动并不彻底,中国的现状仍旧陷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的思想仍旧根深蒂固,致使袁世凯身边鼓动其称帝的不轨之人比比皆是,尤其是袁世凯的儿子袁克定最为野心勃勃,制造出中国境内最大的外侵势力日本支持袁世凯称帝的假象,迷惑袁世凯,同时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妥协,众多原因推着袁世凯一步步走向末途。既然推行君主制的社会基础仍然存在,即使曾经是立宪派的领袖人物,也压制不住内心的贪婪。
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称帝83天,备被迫宣告退位,成为历史上在位期间最短的百日皇帝。
蔡锷和袁世凯
蔡锷以“士官三杰”的殊荣留学归国后,在广西、云南等地从军,与袁世凯并未有太多的交集,但袁世凯在其留学之初曾慷慨解囊,相赠其一千大洋,助其出国留学。所以袁世凯一直视其为亲信,蔡锷也始终感恩在心。但起初因政见不同,蔡锷主张推翻君主专制制度,但袁世凯当时仍对清王朝死心塌地,故而此二人始终未能走到一块儿。
刘德华饰演蔡锷剧照
然而,后来袁世凯逼清帝退位,南北议和,蔡锷对袁世凯的态度也就改变了,他曾数度发表通电,表明建都北京的立场,并电贺袁世凯就任大总统,称其为“闳才伟略,众望所归”,同时给上海各报馆辟谣的电文中说道:“况袁公一代伟人,中外钦仰”。可见蔡锷对袁世凯的态度是极为亲善的,袁世凯担任临时大总统期间,内战纷争,讨伐袁世凯的声音此起彼伏,蔡锷总是第一个站住来发表声明,调停矛盾。
然而,一心称帝的袁世凯并未领情,蔡锷虽与其交好,但因政见相反,始终不能成为同路人,袁世凯对于蔡锷的想法心知肚明,在其没有动作之前,欲先下手为强,致电云南都督蔡锷前往北京养兵,并给了他一连串的官衔,以磋商政要为由,天天召见,实为堤防。
如此举动,终令蔡锷识清袁世凯的本来面目,遂进入讨袁大军,扛起了讨袁护国的大旗。
袁世凯父亲
袁世凯出身于河南项城的大家族,他的叔祖袁甲三官至漕运总督,参与镇压太平军和捻军,在当时政坛上极有作为,是袁氏一族的顶梁柱。袁世凯的父亲是袁保中,因家族背景强大,成为项城县的地主豪绅,并花重金买了个同知官位。
袁世凯剧照
袁世凯是袁保中的第四个儿子,其母亲是袁保中的妾室姓刘。1859年9月16日,刘氏于大清河南省陈州府项城县北之袁张营平安诞下一子,袁世凯出生的那一天,袁深刻的叔祖袁甲三正巧将书信寄到家,信中所言与捻军交战得胜。袁保中大喜过望,因此将新生儿取名为“凯”,并按照家族“保世克家,启文绍武”的排行,命名为世凯。
袁保中兄弟袁保庆因膝下无子,袁保中遂将袁世凯过继给袁保庆为后嗣。袁世凯六岁时,养父袁保庆请来教书先生袁执中教授袁世凯四书五经,之后带领袁世凯宦游济南、扬州、南京等地,对开展其视野大有裨益。在南京暂住期间,袁世凯师从曲沼学习武艺,同时经常游览山水,策马登山,足迹踏遍了清凉山、莫愁湖’太平湖等众多胜迹。
袁世凯自小喜好兵书,常常将兵家典故挂在嘴边,并自我标榜:“三军不可夺帅,我手上倘若能够掌管十万精兵,便可横行天下。”可见其野心从小便根深蒂固。
袁世凯段祺瑞
在反袁世凯称帝的称帝的声浪中,孙中山、蔡锷的声音极为响亮,但人们常常忽略另外一人的声音,他就是段祺瑞,原本是袁世凯的得力部下,最后却成为了逼袁世凯下台的中坚力量。
赵本山饰演段祺瑞剧照
段祺瑞反对袁世凯是从他称帝开始,起初外界谣传袁世凯要推翻共和制,复辟帝制,传得沸沸扬扬,段祺瑞还被埋在鼓中,竭力为袁世凯开脱辩护。之后,段祺瑞的叔叔质问他:“老头子确有此意,你作何想法?”段祺瑞斩钉截铁地说:“万万使不得,这是在做违背天下人意愿的事,必遭反对。”段祺瑞就此事前往询问袁世凯,袁世凯矢口否认。
不料,帝制活动逐渐露出水面,已初具规模,段祺瑞基于当年的知遇之恩,依然苦口相劝,然而此时的袁世凯仍为向其坦露真相,假装推心置腹道:“芝泉,我是什么样的想法,你还不清楚吗?我现在可以明确地告诉你,我绝对没有做皇帝的打算,我又何苦将自己推到一个众矢之的的下场,也毫无世袭的想法,这些你都大可放心。”
段祺瑞听此言,自然打消了怀疑袁世凯称帝的想法,仍旧鞍前马后,报以忠心。但事情的发展并非如此,袁世凯在身边亲信的鼓动下,接受称帝,其中最为积极筹措称帝事宜的就是袁世凯的儿子袁克定。然而,各地讨伐袁世凯的势力相继响应,袁世凯在声名狼藉中积郁而终。
袁世凯与辛亥革命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革命军占领武昌,革命军大获全胜,革命气焰鼓舞了众多观望者,一时间南方新军多数倒戈革命,随即引起了清廷的恐慌。
辛亥革命博物馆照片资料
10月14日,清廷任命袁世凯为湖广总督,率领北洋军去镇压革命。袁世凯夹在清廷与革命队伍的中间,打起了如意算盘,企图利用南北对峙的局面,逐步掌控政权,袁世凯采取的办法就是权衡两边势力,一方面不让清廷立刻垮台,另一方面阻碍革命军势如破竹的劲头。袁世凯皆革命形势的迅猛发展给清廷施压,就任内阁总理大臣后,进一步抑制革命党人的力量,11月27日,北洋军队攻陷汉城,武昌岌岌可危。袁世凯与英国公使朱尔典密谋后,提议南北双方停战议和,逼迫革命党人向其妥协,同时从经济上切断临时政府的财政来源。在各种力量的压迫下,革命党人被迫同意以清帝退位,袁世凯支持共和的条件下,将政权交给袁世凯。
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仪宣布退位,清王朝在袁世凯的步步筹谋之下寿终正寝。第二天,袁世凯发表声明“赞成共和”,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辞去临时大总统职位,15日通过选举,袁世凯任职临时大总统。
袁世凯在帝国势力的支持成功窃取了革命果实,却未实现当时他对革命党人的承诺,作为一个假革命分子,大肆暗杀革命者,为其复辟帝制的野心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