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刘禅诸葛亮

  刘备刘禅诸葛亮

  诸葛亮一向被人们认为是蜀国的栋梁,又以忠心耿耿而被天下人所赞扬,蜀国的建立与壮大诸葛亮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刘备三顾茅庐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事情了,到之后蜀国的建立,诸葛亮一直在刘备的身边。刘备死后,诸葛亮又辅佐了刘禅,成为了最要把持政权的核心人物。因此,诸葛亮跟刘备父子的关系是非常之深的。

  电影《赤壁》刘禅扮演者

  先来说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事情,刘备在公元207年的时候三顾茅庐想让诸葛亮为他效力。据史料的记载,他们两人一见如故,刘备也曾说过自己有了孔明,就好像鱼有了水一样,从这就可以看出刘备非常重视诸葛亮,同时又对诸葛亮十分信任。刘备在战争中也十分听从诸葛亮的意见,军政大事都是要先询问过诸葛亮的想法才开始做决定。

  再来说说刘禅与诸葛亮的关系。刘备临终前特意嘱咐刘禅要跟诸葛亮一起从政,遵从诸葛亮的意见。所以,在刘禅执政起初,诸葛亮一直把持着朝政,掌握军事大权。为了稳定政局,诸葛亮征讨南方四郡,平定了不安的因素。之后,还多次进行北伐来稳定周边的局势。尽管刘禅与诸葛亮的君臣关系会存在着不和谐的因素,但是刘禅的谦让和克制,让诸葛亮能继续在朝廷中发挥他的作用。有一次,诸葛亮因为用人失误非常自责,但是刘禅却安慰他说失败是兵家常事,这点事情不要放在心上,可见刘禅还是非常重视诸葛亮的。

  刘禅是曹操的儿子

  刘禅因为投降魏国时,说了一句:此间乐,不思蜀也,而扬名天下。人们乐此不疲地评价他是扶不起的阿斗,埋汰他的无能懦弱。此外,对他的身世之迷也是诸多探索。

  曹操

  大家都知道刘禅是蜀汉后主,理所应当是刘备的儿子,不然刘备为什么让他继承皇位。但是又有人抗议说刘禅是曹操的儿子,而且还有理有据,论据充足。现在就跟小编一起来看一下,为什么他们说刘禅是曹操的儿子呢?

  首先,徐州沦陷时,刘备的两位夫人并没有逃出去,而关羽就是为了保卫两位夫人才向曹操投降的。虽然关羽尽心尽力的护着两位夫人,但他还有一身份是曹操的降臣,所以他会被曹操派遣出去做事,而不能时时刻刻的守着她们。曹操是有名的好色之徒,还曾修建铜雀台,企图网罗天下美女。他实在是个没什么节操的男人,只要是美女他都行。之前,他在征伐宛城的时候,宛城将领张绣因为不敌曹操而投降,但是曹操却贪恋张绣叔母的美色,而强行掳走。所以对于强占别人妻子的事情,他是有过前科的。

  其次,刘备对于阿斗并不是特别的珍惜。阿斗尚在襁褓之时,刘备就曾抛弃过他。后来好不容易救回来了,还被他狠狠地摔在地上。而且,按理来说,赵云多次救阿斗于危难之中,作为父亲对待赵云不说像恩人一样,起码还是应该表现谢意吧。但是刘备在世时,赵云一直被打压,空有一身本领。

  刘禅当了多少年皇帝

  刘禅从公元223年继承皇位,一直到公元263年下台,期间在位41年,是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君主。位于巴蜀险地,而能执政41年,倘若没有他的智慧之处,是不太能够想象的。虽然很多人把刘禅的执政归功于诸葛亮,但是诸葛亮死后,刘禅做了将近30年的皇帝,所以这个说法是不太客观、不现实的。

  电视剧《三国》扮演者

  对于刘禅,诸葛亮应该算是最有资格评价他的了。我们可以从史书中找到一点相关的资料。在《三国志》中有记载,诸葛亮曾经对着射援称赞过刘禅的智慧,射援把这件事告诉了刘备,刘备听后也十分高兴,并说:“连丞相都称赞你的智慧和胆识,远远超过了我们所期望的,我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呢?加以勉励,要加以勉励。”

  另外,诸葛亮曾经在《与杜微书》中是这样评价刘禅的:刘禅年仅十八,天生充满仁德和聪敏,爱惜贤能才子。一个“敏”字,便能够看得出刘禅的天资聪敏。以诸葛亮这种直言不讳的个性是很难阿谀奉承的,以史学的严谨态度,也是不会无端给予赞美之词的,所以由此看出刘禅确实是有自己的智慧的。

  刘禅的智慧主要是表现在了君臣关系上,自古以来,君臣都是因为权力的问题产生过过多过小的争执,而且也很少有和睦相处的状态。但是,刘禅与诸葛亮的关系却是挺融洽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刘禅的忍让和包容,即使诸葛亮有犯错的事情,刘禅也是积极鼓励和安慰他的。

  诸葛亮刘禅

  诸葛亮最初与刘禅结缘应该就是在白帝城了,在刘备率兵伐吴失败后在白帝城病危,于是将诸葛亮招到白帝城,将儿子刘禅托付给诸葛亮。据三国志里所说,其实并不是像演义里那样,如果刘禅不才就让诸葛亮取而代之。其实刘备是这样对诸葛亮说的:先生的才能比曹丕十倍还要多,一定能安定国家,成就大事。如果阿斗能辅佐,你就辅佐他;如果阿斗实在没有才能,你就废了他,另立新帝吧。

  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丞相,受刘备托孤是刘禅的相父。诸葛亮一生都为了汉室复兴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蜀汉已经在刘备去世的震荡中缓过来后,诸葛亮做《出师表》给刘禅,准备去北伐中原,想要去实现刘备生前要匡扶汉室的愿望,《出师表》表达了诸葛亮想用带兵讨伐魏国曹操来作为自己的任务,用来表达自己对先主刘备的忠贞之志。还有告诫刘禅不要忘记刘备遗愿的孜孜之意。之后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大军回到成都后,刘禅追谥诸葛亮为忠武候,蜀汉各地都有上书请求为立诸葛亮庙,刘禅在习隆、向充两位大臣的建议下,在沔阳为诸葛亮立庙。

  刘禅,字公嗣,蜀汉后主刘备称帝,建立蜀汉,刘禅为皇太子,为了让刘禅能多学点知识,好为后面能更好的治理国家,掌握治国的本事刘备让他多学习学习《韩非子》、《六韬》等书,这些书都是诸葛亮亲自抄写,可见诸葛亮对刘禅的重视,还让他拜伊籍为师学习《左传》。学文能治国是不够的,所以还让刘禅去学武,希望刘禅能有个强壮的身体。刘备病逝后,刘禅拜诸葛亮为相父,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外交好东吴,内平定南中,是百姓“安其居,乐其业”。

  刘备刘禅遗诏

  刘备,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史学家称他为先主,称他的儿子刘禅为后主。刘备为人谦和有礼、礼贤下士,使得众多的文人武士投到他的麾下,帮助他建立了蜀国。建立蜀国后,刘备自立为王,立刘禅为太子。在刘备死后,刘禅成为了蜀国的第二任皇帝。

  刘备画像

  刘备在死之前颁给他儿子刘禅一份诏书,主要是告诫刘禅一些为人出事,作为国君应该做的事情和不应该做的事情。以下是诏书的主要内容。

  我刚刚得疾病的时候只是一些小小的毛病,后来又得了其他更严重的疾病,恐怕没有多长的时间能够活了。人们说人到五十岁的时候不能称为夭折,那我已经六十多岁了,又有什么遗憾的呢?不会再为自己而感到伤感了,但是又十分担心你的事情。射君曾经到我这里,说丞相赞扬你的智慧和度量,有很大增加修行的地方,远远超过我们所希望的,丞相能这么说了,我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勉励你,勉励你阿!不要因为坏事很小而去做它,不能因为善事很小而不去做它。要有贤德的,众人才会服从你。你的父亲德行还不够深厚,你不要去效仿他。可以多读《汉书》、《礼记》,空闲的时候可以参观一下那些有学识的人以及他们的著作《六韬》、《商君书》,这些可以增加人的智慧和意志。听说丞相已经为你抄写了《申》、《韩》、《管子》、《六韬》这些文章,还没有送来,你可以自己要求去学习这些东西。

  真实的刘禅

  一句“此间乐,不思蜀”让后主刘禅成为了一位名人,也让他成为了众人眼中软弱无能的昏君。但是有些人却不这么认为,刘禅不仅是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国君,同时也是在历代亡国之君中年龄最大的,下场也没有很悲惨。若是只凭他的昏庸无能,怎能执政这么久,存活那么久呢?所以,他并不像众人说的愚钝,相反他是一个大智若愚的人。

  刘禅画像

  刘禅从小吃紧苦头,不同于其他的皇室后代。在小沛大败后,刘备受曹操的进攻,丢下家人落荒而逃。那时的刘禅才没几岁,随别人到了汉中,被人所卖。后来关中大乱,刘括逃到了汉中,因为需要奴仆服侍,由他人介绍,刘禅被买去当了书童。后来,在一次他们的对话中,刘括认为刘禅的谈吐不凡,于是将他收为了义子。三年后,刘备夺回了益州,派部下去汉中寻找刘禅。刘禅在刘括那得知了消息之后,便一个人去见了简将军。二人在见面之后,刘禅一一回答了简将军的问题,最后,简将军认为这位侃侃而谈的少年正是当年赵云抱在怀里的阿斗。那时任汉中都督的张鲁,为了讨好刘备,亲自送刘禅回到益州,之后刘备便立刘禅为太子。

  从这段少有人知道的史实中,我们可以看出年少时期的刘禅尝过各种辛酸。这段难忘的经历对他的性格特点有很大的影响。小时候经历过的各种遭遇,让他学会了万事要察言观色和学会忍让,对他之后在处理与诸葛亮的关系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