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资料介绍

  王安石的资料介绍

  王安石于1021年出生,去世于1086年,享年65岁。王安石字介普,号半山,人称王荆公。王安石老家是抚州临川,出生于一个小官吏家庭,王安石从小就表现的与一般人不一样,有着惊人的记忆力,其不仅天赋好后天也很努力,在良好的教育模式下,塑造的王安石可以称的上是一个天才。

  王安石画像

  王安石于1042年考中进士,此后也开启了他的仕途之路,王安石是一个有思想的人,宁做鸡头不做凤尾,所以没有好的职位他宁愿做地方官吏,直到被宋神宗任用后,期间他一直都在当一个小官吏,当过鄞县知县,当过舒州通判,当周常州知州等等多个地方官吏。直到1067年,新皇登基,王安石才得以重用,短短2年时间,王安石从一个知江宁府升到翰林学士再升到参知政事,最后升到宰相一职。

  1069年,王安石提出变法,并得到了宋神宗的支持,变法开始,王安石推行了数十项新法来解决一些列问题,其变法的最终目的就是经济改革,改善”积弱积贫”的社会格局,从而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但是王安石变法最大程度的损害了官僚集团和地主的利益,遭到了保守派强烈的反对,最终变法失败。

  熙宁九年,王安石辞去宰相之位,开始了隐居生活,纵情于山水间,写诗作画安享晚年,最后病死于江苏南京。

  王安石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的积贫积弱问题,北宋财政问题得到了很大的解决与改善,但是由于诸多因素造成了变法失败。但是我们不得不否认王安石在政治上的政绩。

  千古一相王安石的资料介绍

  《千古一相王安石》是一本书的书名,由史钧执笔创作,鹭江出版社刊印出版,此书已在2008年12月1号正式出版发行,是一本16开的书籍,官方定价35元,在各大书店均有销售。这本书以通俗流畅的语言文字叙述了北宋名人王安石的一生,将其生平事迹,所作所为都有了详细的叙述与记载,是一本关于王安石的百科全书。

  千古一相王安石封面

  《千古一相王安石》对王安石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及叙述,王安石在北宋不仅是文坛上的名人,更是政治上的名人。在文坛上,王安石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佳作,被后人所赞扬学习,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政坛上,推行王安石变法,以改革家的身份而名垂青史。

  北宋中期,兵不强国不富,可谓是内外交困,面对这种局面改革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宋神宗即位,王安石受到了重用,被任命为宰相,从此王安石便开始了一场全面的社会改革运动,这场改革涉及面广,涉及到整个北宋的工商农,政府系统管理,人才教育培养,社会治安,军事整顿等领域,可谓是涵盖了整个社会体系。经过一些列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变法遭到了保守派的强烈反对,王安石被罢免相位,变法也被废除。

  但是这不能否认在封建王朝,王安石变法是对人类文明的一次创新新改革。在书中,更是为王安石澄清罪名,因为王安石变法在后世被人所曲解所误会,王安石也成为了千古罪人和乱国者。《千古一相王安石》站在历史的角度,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改革家王安石,更是为其正名声。

  王安石改字的文言文介绍

  这是一段文言文,出自宋代刘斧《青琐高议》。《青琐高议》是一本以宋代为时代背景的文言文小说,全书共有148篇,不仅有志怪内容,更有记录传奇,异闻,记传等内容,涵盖面广,内容很丰富,涵盖了生活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对于当世后人影响巨大,是一部传奇类作品。其中有一段文字是记述王安石的。

  泊船瓜洲诗配画

  引原文:

  王荆公绝句云:“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

  王安石是著名的诗人,其创作的《泊船瓜洲》深得后人的喜欢,其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更是千古佳句,流芳百世,但是殊不知创作这部作品时,王安石下了多大的心思。

  上文意思:王安石的一首绝句诗中这样写道:“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首作品期间还有一段典故。在苏州一户进士家中发现了这首诗的草稿,本来事春风又到江南岸,但是作者不满意圈掉换成了到,但是又觉得不妥,于是又换成“入”,后改成“满”,作者罗列了10多种可能,最终从里面挑出了“绿”字,成就了现在的佳作。这就是王安石改字的典故。

  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王安石的写作态度,他为了一个字斟酌数十遍,最终定稿,十分注重垂炼字句,这是一种对艺术的执着,值得后人学习鉴赏。

  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简介

  《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是一本大32开的书,邓广铭创作,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印刷的一部作品,已于2007年9月1日正式发行。现在各个书店均有销售,可以全面的了解一个真实的王安石。

  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封面

  邓广铭是山东临邑人,著名的历史学家,是宋史方面的大师,1937年,发表学术著作《〈辛稼轩年谱〉及〈稼轩词疏证〉总辨正》受到了广泛关注,此后不断研究并完成了3部书稿,从而在史学界名声大噪。其中他的学术专著中《王安石》、《岳飞传》等是其重要著作之一,这两部专著对于研究王安石有着开创性的作用。

  《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这部作品从1950年开始就开始创作,这个版本是最终版,前面还有三版。本书主要以王安石为主角,从而铺排讲述其一生生平事迹。王安石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明星人物,不仅在政治上,还是在文学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王安石作为一个改革家,其推行的王安石变法对政治经济军事社会这四大块进行了大变革,使整个国家都富国强兵。

  作者在编纂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史料,剔除糟糠取其精华,去伪存真,站在一个客观公正的全面的角度还原了一个真实的王安石。在描写王安石的时候,将其人格,业绩,胆识等进行了描写,更是清除对于王安石的流言蜚语,帮其正名声,背了千古骂名的王安石终于被还原了真相。不仅如此,还对王安石变法进行了深入剖析。

  《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是王安石的名片,也能让后人了解一个真实的王安石。

  王安石的作品登飞来峰赏析

  《登飞来峰》是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创作于1050年,那时候的王安石入仕不久,登飞来峰看见云尖高塔,旭日东升之美景,想到自己的未来,不觉充满信心,诗人抱着满腔热情与抱负登上政治舞台,只有坚持与努力总有一片新天地。

  王安石登飞来峰古诗配画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在飞来峰的山顶坐落着一座高耸入云的塔,到了鸡鸣时分登上塔能看见旭日东升。我不怕会有厚厚的云层来遮挡我的视线,因为我站在最顶端,登高望远。

  《登飞来峰》创作于1050年夏天,王安石任职鄞县知县期满,于是离开鄞县回到了故乡,期间经过杭州,于是写下了这首诗。从这首作品中可以看出对于未来是充满信心的,王安石入仕不久之后创作的这首作品。王安石也正值壮年,满腔热血,抱负不凡,正巧登上飞来峰,情景交融于是创作了这部作品。

  《登飞来峰》虽是一首登高诗,但是却不单纯的写景,其篇幅占据最多的是自己登高处的感受,王安石的作品有一大特色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在认识方面有自己的一个新高度,王安石将一个简单的登高远望动作折射到他的工作折射到他的理想中,从而也表现了作为一个改革家和政治家,就必须要有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思想觉悟,更要有那种气概与自信,这样才能有一番大作为。

  王安石与司马光比较

  说起王安石与司马光,这两人都是北宋时期的明星人物,王安石发动了王安石变法,司马光编纂了《资治通鉴》,在成就上两人在各个领域各有春秋,有说法认为两人曾是好友,且很多方面都有共通点,可谓是知己范畴的。两人的学识,性格等多有相似之处。但在治国领域的见解及理念却截然相反。

  司马光砸缸插画

  王安石江西临川人氏,是一名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1069年主持变法,但是此次变法遭到了保守派的反对最终失败告终。王安石不仅在政治上有作为,其在文学上更是独树一帜,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歌,散文等有着其独特的写作风格,为后人所称颂

  司马光出生于官宦世家,父亲任并不郎中,是个四品大官。司马光入仕的时候受朝廷要员的提拔,平步青云。

  王安石从小就很聪慧,记忆力超群,文采出众,作品颇丰,有很多的作品流传于世;司马光编著出了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王安石通过考取功名入仕,入仕后,多年任地方官吏,实打实的为百姓做了很多的好事,此后面对朝廷的征召,屡次拒绝,极富盛名。司马光从小就很聪明,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对后人有着很大的教育意义。

  生活作风也类似,两人不喜欢奢华生活,一生崇尚简朴。在对待私生活的做法也类似,两人的妻子都瞒着他们为其纳妾,最终两人双双拒绝。

  但是他们最大的分歧是在政治上,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王安石是拥护者,司马光是保守派的反对者,最终司马光被王安石党同伐异出了京城。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