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真实的宋徽宗

宋徽宗是宋神宗第11子、宋哲宗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赵佶本未必有机会继承大统。惟宋哲宗二十三岁英年早逝,无子,故宋室由他的弟弟寻找继承人。本来哲宗弟以大宁郡王赵佖最长,惜患有眼疾不能继位,故以当时封为端王的赵佶继承大统。宰相章惇当时反对赵佶继位,反而建议立哲宗同母弟蔡王赵似,但向太后支持赵佶继位,故赵佶顺利成为大宋皇帝。宋徽宗在当皇帝之前,是一位口碑相当不错的上进青年,当别的皇子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时,他却沉浸在书法、丹青、图史、射御这类“健康”爱好中。他能君临天下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他的那些性格在作为一个皇子时,主要呈现为优点:恭敬、听话,有正事(读书、写字)、不贪玩,这让当时有决定权的太后和大臣们都一致喜;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在同时的皇子中,没有人比他更优秀。当一个王朝皇族的人才凋零到这个份上时,这个王朝也就将寿终正寝了!

  宋徽宗刚当上皇帝时,是一位好皇帝,他崇尚节俭,觉得皇宫的建筑过于豪华,容易让人沉沦丧志,他喜欢廉洁正直的大臣,曾经亲自考察,破格提拔一个为政清廉的县官为殿中侍御史,并且对他说:“方今士大夫寡廉鲜耻,你懂得义理,这就是我特别召你来的原因。

  这么一位年轻有为的好皇帝,怎么会堕落为荒唐的亡国之君?这种前后判若两人的反差,用什么来解释?为了搞清楚北宋灭亡的真实原因,我们必须努力还原宋徽宗的真实面貌。首先要将政治问题和道德问题分开,拨开大量的道德挞伐,还原真相,关注他的政治理念和政治能力,将那些与政治行为无关的个人道德缺陷搁置一旁;其次,注意其性格逻辑的一致性。

  宋徽宗是一个有理想主义倾向的人,这一点决定了他在选择政治目标和手段时,会倾向于积极进取的方案,比如他对王安石政策的热衷,对收复燕云地区的向往,都出自于这种理想主义倾向的作用。与这种倾向相伴的是情绪冲动,宋徽宗不仅在作出重大决策时,常凭冲动办事,就是在身为阶下囚的时候,也能够无畏的捍卫自己认可的道义和尊严。

  在艺术方面,宋徽宗具有超强的观察力,据说他在画孔雀时,连孔雀走路先抬那只腿都观察的十分清楚,但是在政治上却极其缺乏洞察力,导致在用人和决策上犯了许多致命的错误。他分不清楚哪些人是真有才干,哪些人是夸夸其谈。用人时,他往往根据这个人过去的成就进行判断。他判断不清楚自己国家的现实政治体系能否承担那些理想化的目标,比如收复燕云十六州,只凭一时热情便可轻率决策。

  宋徽宗还有一个致命的性格缺陷:脆弱!他绝对没有将一种政治目标坚持到底的意志,更没有担当起某种政治责任的坚毅。因此,他很没有主见,喜欢征求大臣的意见。更为严重的是,在京城被围攻的关键时刻,他竟然当了逃兵。

  从性格来看,宋徽宗实在只适合在小园子写字做画、吟诗作赋,可命运却把他推上了治国平天下这么一个不能胜任的职位,那些艺术成就出自于一位国破家亡的帝王之手,实在是一种罪过!

  宋徽宗当上皇帝之后,陆续犯了一个又一个将北宋推向灭亡的深渊的错误。首先,在政治路线上,他废弃了持重保守的司马光主义,转而采取了积极进取的王安石主义路线。宋徽宗采取“王安石主义”的主要是出于他那种带有幻想性的理想主义气质。他想做一个像父亲宋神宗那样积极进取的皇帝,他的错误在于,没有神宗皇帝和王安石那么明确的远景目标,而只是片面的采用了他们的敛财手段。

  其次,在组织路线上,他重用了一批曾经遭受过政治打击、急进贪功的改革派人士。宋徽宗主要用了两种人:一种是执行力特别强的人,如蔡京、朱勔;一种是有过实际业绩的人,如童贯。这两种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个人私欲重,不考虑事情的公共后果。这些人当政的后果有二:第一,在执行积极进取的“王安石路线”时,不择手段、不遗余力,顺便中饱私囊,以至于对民间搜刮过重,激起民变;第二,过于相信有“政绩”的官员,给予不恰当的信任,既妨碍了那些有真才实干的官员发挥其才能,又延误了时机。

  最后,朝令夕改,破坏了政治制度的严肃性和政策的一致性。在改变“祖宗制度”方面,宋徽宗比宋神宗更上一层楼,而且副作用更大。他改变了宦官不得为节度使、领兵主持军政的政策,还改变了外戚不任军相、宰执应避亲嫌的制度,使蔡京、郑居中这两为外戚担任宰相,让蔡京、蔡攸父子先后担任宰相。他开始使用御笔手诏,甚至让宦官代行御笔,破坏了宋朝的诏令颁发制度。严重破坏了权力制衡的旧规,造成朝政极度腐败。他的轻佻所造成的朝令夕改让下面的官员无所适从,不知道按照什么规则行事,国家机器日益涣散。同时,在与邻国的谈判中经常出尔反尔,导致邻国不尊重双方所签订的条约。总的来说,是宋徽宗错误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导致国内民变蜂起,从而分散了其对外作战的兵力,甚至贻误了战机。

生不逢时的艺术家

  1.绘画

  徽宗酷爱艺术,在位时将画家的地位提到在中国历史上最高的位置,成立翰林书画院,即当时的宫廷画院。以画作为科举升官的一种考试方法,每年以诗词做题目曾刺激出许多新的创意佳话。如题目为“山中藏古寺”,许多人画深山寺院飞檐,但得第一名的没有画任何房屋,只画了一个和尚在山溪挑水;另题为“踏花归去马蹄香”,得第一名的没有画任何花卉,只画了一人骑马,有蝴蝶飞绕马蹄间,凡此等等。这些都极大地刺激了中国画意境的发展。

  由于许多画上并没有留下作者的名字,他本人又擅长绘画。对鉴别这些画是否是赵佶的作品有不小的难度。有一观点确定他的真迹有《诗帖》、《柳鸭图》、《池塘晚秋图》、《竹禽图》、《四禽图》等,而《芙蓉锦鸡图》、《腊梅山禽图》是御题画。

  宋徽宗在位时广收古物和书画,扩充翰林图画院,并使文臣编辑《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图》等书,对绘画艺术有很大的推动和倡导作用。吹弹、书画、声歌、词赋无不精擅。平生著作极多,都散佚无存。存世画迹有《芙蓉锦鸡》、《池塘秋晚》、《四禽》、《雪江归棹》等图。有词集《宋徽宗词》。 徽宗未做皇帝之前,就喜好书画,与驸马都尉王诜、宗室赵令穰等画家往来。即位以后,在书画方面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并对中国绘画的发展有过重要贡献,其中之一就是对于画院的重视和发展。他于崇宁三年(1104年)设立了画学,正式纳入科举考试之中,以招揽天下画家。画学分为佛道、人物、山水、鸟兽、花竹、屋木六科,摘古人诗句作为考题。考入后按身份分为“士流”和“杂流”,分别居住在不同的地方,加以培养,并不断进行考核。入画院者,授予画学正、艺学、待诏、祗侯、供奉、画学生等名目。当时,画家的地位显著提高,在服饰和俸禄方面都比其他艺人为高。有如此优厚的待遇,加上作为书画家的徽宗对画院创作的指导和关怀,使得这一时期的画院创作最为繁荣。在他的指示下,皇家的收藏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并且将宫内书画收藏编纂为《宣和书谱》和《宣和画谱》,成为今天研究古代绘画史的重要资料。宋徽宗本人的创作面目并不象他要求画院画家的那样工谨细丽,而是偏于粗犷的水墨画。传世作品中,有其签押的作品较多,但所画比较工细的,如《祥龙石图》、《芙蓉锦鸡图》、《听琴图》、《雪江归棹图》(以上均藏于故宫博物院)、《瑞鹤图》(辽宁省博物馆藏)、《翠竹双雀图》(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等作品皆被专家认定为是画院中高手代笔之作。只有藏于美国纳尔逊艺术博物馆的《四禽图》卷和上海博物馆藏的《柳鸦图》卷被认定是他的亲笔,两画都是水墨纸本,笔法简朴,不尚铅华,而得自然之趣。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池塘秋晚图》也属此类。

  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也和这位书画皇帝不无干系。张择端完成这幅歌颂太平盛世历史长卷后,首先将它呈献给了宋徽宗。宋徽宗因此成为此画的第一位收藏者。作为中国历史上书画大家的宋徽宗酷爱此画,用他著名的"瘦金体"书法亲笔在图上题写了"清明上河图"五个字,并钤上了双龙小印(今佚)。 北宋灭亡后,兴盛一时的徽宗宣和画院随之结束,一些画院画家经过辗转逃亡,逐渐集结于南宋的都城临安,先后被恢复在画院中的职务,成为南宋画院的骨干力量。李唐、刘宗古、杨士贤、李迪、李安忠、苏汉臣、朱锐、李从训等都属于这种情况。宋高宗虽然在政治上也是苟且偷安,但对于书画之事,仍十分重视,特别是后来他利用绘画为他的政治服务,组织画家进行创作。所以,南宋时绘画活动主要还是以画院为中心。

  2、书法

  另外,徽宗独创的瘦金体书法独步天下,直到今天相信也没有人能够超越。这种瘦金体书法,挺拔秀丽、飘逸犀利,即便是完全不懂书法的人,看过后也会感觉极佳。传世不朽的瘦金体书法作品有《瘦金体千字文》、《欲借风霜二诗帖》、《夏日诗帖》、《欧阳询张翰帖跋》等。此后八百多年来,迄今没有人能够达到他的高度,可称为古今第一人。

  宋徽宗的签名堪称甚有特点。像一个“天”字但是这“天”字的第一笔又和下面的有一段距离。其意为 “天下一人”

  宋徽宗赵佶他创造的“瘦金书”,颇得书法家重视,用这种字体书写的崇宁大观等钱币是收藏家至爱的珍品。《书史会要》评价说:“徽宗行草正书,笔势劲逸,初学薛稷,变其法度,自号瘦金书,意度天成,非可以形迹求也。”他的绘画重视写生,尤善画花鸟画,极强调细节,以精工逼真著称。

  他对自然观察入微,曾写到:“孔雀登高,必先举左腿”等有关绘画的理论文章。广泛搜集历代文物,令下属编辑《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录》等著名美术史书籍。对研究美术史有相当大的贡献。

  徽宗还喜爱在自己喜欢的书画上题诗作跋,后人把这种画叫“御题画”。由于 许多画上并没有留下作者的名字,他本人又擅长绘画。对鉴别这些画是否是赵佶的作品有不小的难度。有一观点确定他的真迹有《柳鸭图》《池塘晚秋图》《竹禽图》《四禽图》等,而《芙蓉锦鸡图》《腊梅山禽图》是御题画。

  宋徽宗还亲自出题,留下了“踏花归来马蹄香”的佳话:一日,赵佶踏春而归,雅兴正浓,便以“踏花归来马蹄香”为题,在御花园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画考。这里“花”、“归来”、“马蹄”都好表现,唯有“香”是无形的东西,用画很难表现。许多画师虽有丹青妙手之誉,却面面相觑,无从下笔。有的画是骑马人踏春归来,手里捏一枝花;有的还在马蹄上面沾着几片花瓣, 但都表现不出“香”字来。独有一青年画匠奇思杰构,欣然命笔。画构思很巧妙:几只蝴蝶飞舞在奔走的马蹄周围,这就形象地表现了踏花归来,马蹄还留有浓郁的馨香。宋徽宗俯身细览,抚掌大赞:“妙!妙!妙!”接着评道,“此画之妙,妙在立意妙而意境深。把无形的花‘香’,有形的跃然于纸上,令人感到香气扑鼻 !” 众画师一听,莫不惊服,皆自愧不如。他还发展了宫廷绘画,广集画家,创造了宣和画院,培养了像王希孟、张择端、李唐等一批杰出的画家。他组织编撰的《宣和书谱》和《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图》等书。是美术史研究中的珍贵史籍,至今仍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独创“瘦金体”书法

  宋徽宗赵佶不仅擅长绘画,而且在书法上也有较高的造诣。赵佶书法在学薛曜、褚遂良的基础上,创造出独树一帜的“瘦金体”,瘦挺爽利,侧锋如兰竹,与其所画工笔重彩相映成趣。瘦金书的意思是美其书为金,取富贵义,也以挺劲自诩。

  赵佶传世的书法作品很多,楷、行、草各种书法作品皆流于后世,且笔势挺劲飘逸,富有鲜明个性。其中笔法犀利、铁画银钩、飘逸劲特的《秾芳依翠萼诗帖》为大字楷书,是宋徽宗瘦金书的杰作。

  但是宋徽宗的书法存在着柔媚轻浮的缺点,这也许是时代和他本人的艺术修养所致,但他首创的瘦金体的独特的艺术个性,为后人竞相仿效。既以开创了一大流派的书体。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