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武王伐随

  东周初年长葛之战,周桓王被郑国人射中王肩,周王式微,诸侯离心,楚国的铁腕人物楚子“熊通”同志再也坐不住了。他志向远大,认为,与其在贫瘠的秭归山地砍树,不如走出去看看热闹。

  于是,楚子熊通带着他的楚人,砍着树推着车,走出秭归山地,向东两百公里,看见了风吹稻花香两岸的万里长江,一下子就被这条大姨河迷住了。

  还有一条小姨河,就是汉水(不是汗水),也是不错的。汉水像一条带子,垂直地投入滚滚的长江,交汇点就是武汉。在这块汉水和长江交织冲击出的南北二百公里的江汉平原上,散缀着很多鱼卵大的小国,诸如庸、卢、濮、罗,它们很多是原生态的本地诸侯,等着被楚子熊通统一。此外在汉水两岸,周王室还分封了许多同姓诸侯国,称为“汉阳诸姬”,作为南方屏障,防着类似楚子熊通这样的南蛮们的。“汉阳诸姬”其中,以随国最大(今湖北随县)。

  随国也不是陌生的地方,成语有“随珠弹雀”,比喻不识货,拿珍贵的肉包子打狗。这说明随国水滨,盛产高品质珍珠。隋文帝杨坚和他老婆独孤皇后在发达之前,曾经在随州当官,所以后来的杨坚帝国叫隋朝。

  看着这样一块风水宝地随国,熊通忍不住流下了想吞并的口水。但既然是风水宝地,自然也不可能一鼓而下,熊通回去之后,就绞尽脑汁地筹划战争。他发现,自己秭归这个地方,山险水绕,树木丛生,没几块平地,不适合战车奔驰,所以楚人几乎没有什么兵车。习惯于跋涉山林的楚人,更喜欢近身搏斗,用长剑和短矛。但随国是按照中原的路数打仗的,随人在江汉平原上驰骋战车,在战车上使用的都是两三米长的长武器戈戟。楚国剑再厉害,打起来也会吃亏。

  所以,拎着短家伙去打仗,又没面子又吃亏。熊通说:“战车兮就是那么个东西,你要是没有,人家就不承认你。”于是,他就学中原的样,组建了一支车兵纵队,壮一壮行色。结果这战车纯粹是个累赘,他不得不又训练工兵架桥铺路。等万事俱备后,公元前707年,楚子熊通张其三军从秭归出发,渡过汉水,车步并进,入侵“汉阳诸姬”中最大的随国来了。

  随国比楚国大很多,看见又小又土的楚国人来打它了,非常惊讶,派人对楚子熊通说:“鄙国没有什么罪过呀,为何劳您大驾来打啊?”

  熊通早也编好一套了词:“我是一个蛮夷,但我关心时事。我听说中原诸侯互相侵叛,大狗咬小狗,相杀相斫,无休无止。我热衷于公益事业,就自己也搞了一些不怎么好的战车和武器,想去中原看一看那里的热闹。看看我这些不怎么好的战车和武器兮,能不能重建那里的和平秩序。”他觉得这样说话特委婉还谦逊,中原人都是这么说话的。

  “您想去中原,尽管去好啦,”随人问,“为什么要到我们这里列阵曳车的?”

  熊通后面的话就没有打腹稿了:“我想去中原,无奈头衔还不够显赫。你们这帮人兮都是老姬一大家子的,去找找姬老大,给我加个尊号。有了尊号兮,我去中原维和就名正言顺了。”

  随国人不知道怎么想的,就真的跑到北边的洛阳去了,向当时的天子周桓王捎话:“他想要一个尊号,这样好带兵来中原维和。”

  周桓王去年刚刚被射中王肩,正没好气,胡说,小小一个楚子,科一级的干部,想要什么尊号!尊号有张嘴就要的吗!加尊号?我加他个齐天大圣!给我打出去!你还不快回去好好骂骂这个蛮夷!

  随国人把这个好消息转告了楚子熊通之后,后者好像被吴妈拒绝了“一起困觉”的阿Q,俩眼“发愣”,“慢慢地站起来”,“ 一刹时中很寂然”。

  随人一看对方失了锐气,就说:“那么,您是不是可以先请回去了。”

  熊通找回了一点理智之后,就说:“那咱俩能不能结个盟,重建一下这里的和平秩序。”

  随人说,这是个好事啊,可以啊。

  于是随国少师(官名),说好去楚人军中结盟。

  楚大夫斗伯比说:“主君,我们的三军甲兵如果显得过于强悍了,汉阳诸姬们就会恐惧,恐惧就会结盟一体,一起来对付我们。所以我们应该显出羸弱的样子。随国是汉阳诸姬中的大国,见我们羸弱,就会自觉骄矜,骄矜就会轻视其它汉阳诸姬中的小国。汉阳诸姬中的大小国离散,就是我们楚国的福气!”

  熊通觉得这个主意很好,于是就让士兵三天不吃饭,饿得直打晃,排着乱队来迎接随少师。少师先生看了这些难民兵,心中暗笑。

  结盟回去以后,少师就对随侯讲:“楚军都是叫花子兵,实不足恃,现在他们已在撤退途中,我建议您发兵追击他们。”

  随侯刚要发兵,大夫季梁是个聪明人,拦住说:“楚人这两年势头正旺,他们摆出难民兵的样子,是想诱我们上当。如果真去追了,头破血流的必是我们。

  而且,您一定要跟汉阳诸姬的兄弟之国们紧紧抱成一团,这样,国家庶几可以免乎难矣!”

  随侯一听,有理,于是大修国政,结好诸姬,楚子熊通见了,一时不敢举兵再来。

  转过了一年多以后,庸佞的随国少师先生,通过巧妙的办法,日渐获得了随侯的宠信,而聪明大夫季梁,则越来越失宠了。这大约是随侯看自己越来越“国政大修”,于是傲气起来,爱听别人奉承甚过贤人们的意见了吧。(所以有时候,胜利之后更是考验领导人的时期。)

  楚大夫斗伯比说:“随国佞人当道,正是您再次伐随的大好时机。”楚子熊通赶紧再次伐随。

  看见楚子拖着他那些“不怎么好的”战车又来了,随大夫季梁向随侯建议说:

  “主君,我们应该派使者谦逊地向楚人请和,如果对方拒绝了,偏和我们打,我们的士卒就会被激怒,血涌脉张,而楚军则以为我们惧怕而懈怠轻敌。”

  少师则说:“对付一个区区蛮夷,哪需这么罗嗦!”

  随侯觉得少师说的中听,有理。

  等楚随双方各自把三军对阵摆好,季梁又说:“中原人以右为尊贵(所谓“无出其右者”),南蛮楚人则喜欢出洋相,以左边为尊贵,所以,楚子必然处于左军,左军为了保护他,必然兵精马壮。右军里边则必然没有良卒,可能都是些附庸而来的小蛮邦。所以咱们主攻其右军,其右翼一败,整个三军就跟着崩散了。”

  旁边的混蛋少师则说:“不打楚子主力,你这种右倾投降主义,是孬种!”

  于是骄傲自用的随侯采纳了混蛋少师的意见,挥动战车直奔楚子的精锐左军,楚人多年求战不得,早瞪红了眼,狂牛一样暴跳,杀得随军人仰马翻。随军死伤无数,随侯跳车逃跑,自己的坐驾也成了楚人的战利品。(胜利之后,势必左倾。左倾路线害死人啊。)

  随侯逃回国去,无奈只得请和。随使者来到楚军,就听熊通慷慨陈辞道:“我的先祖鬻熊,乃是周文王的老师,我出身高贵,这些年来征服蛮邦,功莫大焉,周天子却不肯加我的尊号。那我自己给自己加尊号。随侯要想请和可以,请从此尊我为王!”

  随侯一听,这可是政治原则问题啊,只有周老大可以是王啊。经过一场翻江倒海的思想斗争,随侯被迫呼楚子熊通为王,是为楚武王!楚武王开创了诸侯冒称王爵的历史先河。

  “楚王”两字一改,尽得无限风流。从楚子到楚王,至少连升五级。不过,死要面子的《春秋》一书里,还是使劲喊他“楚子”(就是“楚科长”)。

  不管怎么样,随国从此成了半个楚国的附庸国。所谓附庸,就是像勾践那样伺候吴大王,有美妞,您先泡,有大粪,我先尝,每年还要上缴保护费。随国不敢开罪楚国,低眉扫眼侍奉楚蛮。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