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埋下的伏笔

  在唐太宗去世的十天前,忽然做出一个特殊的决定:诏令中书门下三品的李勣为叠州都督,李勣受诏,连家都不回,直接上路到荒凉的甘肃叠州赴任去了。

  堂堂中书门下三品的李勣为何在太宗皇帝去世前被无缘无故地降职到地方上成了一个无足轻重的地方官呢?唐太宗这样做的目的究竟是为什么呢?这李勣可是两朝元老呐。

  临终前,唐太宗曾把太子李治托付给长孙无忌,李治当皇帝,舅舅长孙无忌出力最多,功劳最大,未来的权力中心,很显然长孙无忌和李治的关系是最核心的关系,政治舞台是否和谐,这两个人的关系决定着一切。不过,对长孙无忌,未来皇帝的舅舅,太宗还是有所担心。

  贞观二年,长孙无忌从右仆射位置上下来。开始,皇后不希望长孙无忌担任这个职位,太宗皇帝不听,还是任命了长孙无忌。后来,有人告发长孙无忌揽权,皇后乘机劝长孙无忌主动请辞。太宗皇帝虽然在朝堂之上为长孙无忌辩护,但是辩护的是长孙无忌的忠诚,并没有辩护他揽权,而且最后还是同意了长孙无忌的辞职。对于长孙无忌,贞观年间,唐太宗还曾表扬过他,说他善避嫌疑,是什么事情呢?还是辞职那件事。看来,太宗的担心不是多余的。

  长孙无忌要想不被离间,和新皇帝搞好关系,不犯过去曾经犯过的错误,即不揽权,就应该安然无恙。那么,万一长孙无忌不按照太宗的安排去做,万一长孙无忌揽权的老毛病再次发作,那又该怎么办呢?为此唐太宗其实还留了一手,为防备万一李治难以应付托孤重臣,唐太宗为李治还留下了另外一条道路,是一个重要人物,他就是李勣。

  李勣,原名徐世勣,字懋功(民间亦作茂公),因战功赫赫,唐高祖李渊赐其姓李,后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名为李勣,封英国公,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李勣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出将入相,深得朝廷信任,被朝廷倚之为长城。

  偏偏在这个时候李勣被贬出了京城,远离政治权力中心,其中的意味耐人寻味。一次,李勣忽然得了重病,药方中有一味药是胡须,唐太宗于是剪下自己的胡须,亲自为李勣配药。李勣感动得磕头都磕出了血。后来在一次宴会上,唐太宗很从容地对李勣说:“我在群臣中寻找可以托孤的人,发现没有人比你更出色。你从前对得起李密,以后也不会对不住我的。”李勣拼命表示客气,竟然把手指都咬出了血,他后来喝了太多的酒,沉沉睡去,唐太宗竟然脱下自己的衣服给他盖上。

  唐太宗对于未来的江山社稷,真是煞费苦心。那么,唐太宗曾提醒长孙无忌不要揽权,长孙无忌后来是怎么做的呢?唐太宗另一方面安排了李勣这个力量,后来到底发挥作用没有呢?

  永徽政治,权力二元对立,皇帝有名,而长孙无忌据实。皇帝开始是忍耐的,但是皇帝很早就开始有所准备。就在房遗爱案件执行不久,李治突然有一个人事任命:晋升李勣为司空。在长孙无忌的核心阵营中,李勣是圈子外面的冷眼旁观者。李勣虽然没有文化,但是绝顶聪明。一方面,他也受到过唐太宗的托孤,另一方面他又受到长孙无忌的排挤。他采取小心谨慎的政策,采取一切不管不问的态度,这样就不容易被人抓住把柄。长孙无忌虽然很讨厌他,但是没有把柄,对他也无可奈何。他既然如此小心,很低调,很谦让,完全一副对别人没有威胁的姿态。这个策略,应该也让长孙无忌阵营比较满意,可能认为他已经屈服,对自身不会造成什么威胁了。

  唐高宗李治与长孙无忌的冲突,是唐太宗当年最不愿意看到的。永徽时期,权力二元结构是出问题的关键,辅佐皇帝不是代替皇帝,长孙无忌忘记了回避嫌疑的问题。唐高宗李治要自己掌权是合理合法的,可是长孙无忌不知道及时避让。

  唐太宗认为李治仁孝,作为接班人则过于柔弱,得有强有力的大臣辅佐,同时这些大臣也可能把李治架空,这是唐太宗不得不思考解决的问题,这个班怎么交给李治,是唐太宗晚年劳神费力的一件事,所以煞费苦心地安排了一些人事,包括把李绩贬出长安。皇帝过于柔弱,这样的人掌握军队也是问题,得找个贤明有力的能统帅三军的大将辅佐李治。唐太宗选择了李绩,让李绩暂时远离政治权力中心,作为军队的统帅,是最容易被人抓住把柄除去的,不是唐太宗自己不信任李绩,而是为了让李治能够信任他。给李治安排了一个权力的维护者。

  唐太宗以李勣制衡长孙,并不就意味着不信任长孙,充其量只是在技术上平衡中枢的权利分配而已,这本身也是对长孙的一种保护。至于李勣外放一事,很明显是唐太宗有意安排的,与李勣本人事先也是通过气的,要不,李勣怎么能一接到任免就直接赴任,连家都不用回去安排一下。除了为李治树立私恩创造条件以外,李勣外放这件事与上面谈到长孙问题也是有关联的,不外是“二龙不得相见”之法。既以长孙辅政,以李勣制衡,那么将李勣暂时调离中枢就是很有必要的,以免过早与长孙等产生摩擦,免得提早给日后李治一朝留下麻烦。可见,太宗此举之高明深远。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