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雄甘地
- 2014-10-17 11:56
- 知道点世界历史
- 作者:梁功平
- 来源:网络
历史上的印度,曾经是“日不落帝国”英国的殖民地。面对殖民压迫,印度人民始终坚持着不屈不挠的斗争,其中有一个人,他的反抗方式很特别。他在人们眼中是一位苦行僧式的人,然而他走到哪里,都会有一群信徒自愿追随。他就是印度独立运动领导人、国大党领袖莫汉达斯·卡尔姆昌德·甘地。在他近80年的生命里,从非暴力的抗争方式,到宣扬真理力量的理念,到提倡公民不合作运动,甘地带领着印度同胞一步一步走上独立的道路。
甘地出身于印度一个古老的家族,优越的出身使他有机会远赴英伦接受高等教育。在英国,甘地吸收了西方先进思想,并把它和原有的宗教信仰相融合,还兼收并蓄其他宗教教义,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思想。印度社会中深刻的不平等和作为英国的殖民地的苦难使甘地暗下决心要改变这种状况。大学毕业后甘地并未马上回到印度,而是首先在南非成了一名出色的律师,同时还成长为当地印度侨民反对种族歧视斗争的领导人。因此,当他后来回到印度时,便很快地成为了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
1915年,甘地回到印度。回国初年,他游历印度各地,以深入了解他久别的祖国。众所周知,印度是一个有悠久宗教传统的国家,佛教和印度教的影响十分深广。两种宗教的一个共同点也深深地影响了甘地的意识主张。这个共同特点就是:它们都反对暴力,主张以忍让和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作为一个虔诚的教徒,在甘地的努力下,一种与众不同的民族独立解放的方式被创造出来了,这就是著名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它由两部分内容组成:“非暴力抵抗”和与英国殖民者“不合作”的态度。包含的内容有:辞去英国人授予的公职和爵位;不参加殖民政府的任何集会;不接受英国教育,以自设的私立学校代替英国统治者的公立学校;不买英国货,不穿英式服装,自己纺纱织布;不买英国公债,不在英国银行存款等等。
1930年英国殖民当局颁布了所谓的食盐专营法,垄断了食盐的生产与销售,并且任意抬高盐税和盐价以求牟利,当地人民怨声载道。正是在这一年,“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食盐进军”的活动中达到了高潮。甘地呼吁印度人民煮制海盐和自制食盐,年过六旬的甘地也身体力行,千里迢迢地到海边煮制海盐。这一活动影响不断扩大,参加煮盐运动的人也越来越多。
印度当地的各类报纸均对甘地“食盐进军”的义举进行了广泛报道和高度评价。沿海各地的人民受其影响和感召,纷纷开始了自制食盐。与此同时,全国各地都开展了大规模的反英斗争,罢工、罢课、示威、请愿一浪高过一浪。形势的危机使得殖民当局惊恐万分,他们逮捕了甘地等国大党的重要领导人,并下令取缔国大党组织。可是这样做的结果大大出乎当局的预料,不但没能平息独立运动,反而更加激怒了印度人民。甘地被捕的消息传开后,有数万人自愿要求陪同甘地坐牢。当局气急败坏地逮捕了6万多人,却引发了各地武装起义,甚至有的地方宣布独立,建立了自治政权。印度的民族独立运动也开始离开甘地的预想,正脱离“非暴力”的轨道,走向暴力革命的方向。
暴力与非暴力的对比选择背景下,殖民者当然倾向于后者,便无奈地改变了对待甘地的策略。1931年1月,殖民当局释放了甘地,撤销了取缔国大党的禁令。随后,与甘地达成了一个印度历史上著名的协议——《甘地—艾尔文协定》。协定要求甘地改变不合作态度,停止不合作运动,而当局则承诺释放政治犯,并允许沿海人民煮盐。
《甘地—艾尔文协定》没有带给印度人民完全的独立。但协议作为阶段性的成果,使得人心开始涣散,少数坚持斗争的人反而遭到了无情的镇压。在甘地身上体现出来一种信念与目标间的内在矛盾:从甘地愿望来讲,暴力和流血事件不应该发生,签订协议可以防止独立运动的暴力化,便于坚持“非暴力”斗争形式;可这种协议所确立的状态与他为之奋斗的印度独立的目标相去甚远,于是他选择了实践多次“个人非暴力活动”。民族独立并不是甘地奋斗的唯一目标,在追求祖国独立解放的同时,甘地还为了消除种姓制度以及消灭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之间的纷争而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