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的源起
- 2014-10-17 11:47
- 知道点世界历史
- 作者:梁功平
- 来源:网络
基督教与佛教、伊斯兰教并列为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大约于公元1世纪20——30年代产生在散居小亚等地的犹太下层人民中间,不久便迅速传播于罗马帝国全境。基督教相传为拿撒勒人耶酥所创立,因此基督教的人信仰上帝,崇奉耶酥为“救世主”。“救世主”的本意为上帝敷以圣膏油而派遣来拯救世人的使者,在希伯来语里一般称“弥赛亚”,希腊语称“基督”,该教就由此而得名。
基督教最早出现于犹太的下层人民中间是有其历史根源的。犹太人在历史上曾历经劫难,饱受艰辛。他们居住的巴勒斯坦地区,在公元前8世纪受到亚述重兵的蹂躏,到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灭亡了犹太王国,大批犹太居民被掳往巴比伦(其中一部分犹太人沦为奴隶),这就是所谓的“巴比伦之囚”。公元前538年,波斯灭亡新巴比伦,允许犹太人返回故土。波斯帝国灭亡后,犹太人又沦入塞琉西王国的统治之下。公元前165年起,犹太人曾在犹大·马卡比领导下掀起斗争,一度赢得独立。公元63年罗马征服巴勒斯坦,犹太人又在罗马统治下受苦受难,于公元66年、132年一再发动大起义,都遭到残酷镇压。犹太人或遭屠戮,或背井离乡。亡国和失败的命运使犹太民族倍感绝望,早在公元前2世纪,犹太下层居民中流行一种宣扬“救世主”将要来临的秘密教派,在小亚各地的犹太居民中出现许多传教的“先知”。基督教就是从这种新的教派中形成的。
基督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还有其特定的思想来源。在教义和教规方面,基督教继承和吸收了包括犹太教在内的古代东方宗教和希腊古典哲学的一系列精神财富。早期基督教的“救世主”观念和崇奉一神的思想显然来自犹太教。希腊、罗马的哲学,亚历山大里亚学派斐罗的学说、斯多葛派哲学和昔尼克派的伦理学对基督教的形成也有重要影响。斐罗学说中的“逻各斯”(神与人之间的中介)可与“救世主”思想相结合。斯多葛学派的人皆是神的奴隶,在神的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以及忍耐顺从、精神忏悔、禁欲主义、宿命论等观点都为基督教义提供了思想元素。
在信仰方面,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了天地万物,也创造了人类,是宇宙的最高主宰。人类与生俱来就犯有“原罪”,必须依赖上帝和他所差遣的救世主“耶酥”的救赎。上帝为了拯救人类而显灵,使童贞女玛利亚未婚而孕生了耶稣。他作为上帝的使者来到世间,招了12名门徒,在巴勒斯坦传教,扶危济困,后来由于弟子犹大的叛卖而被害,但死后三天又复活(是日为复活日)显灵,然后升天。相传耶酥将在世界末日再临世间,摧毁罪恶,重建幸福的“千年王国”。
基督教的经典是《圣经》,包括《旧约》和《新约》两部。《旧约》原为犹太教经典,后被基督教徒所接受。公元2世纪,传道者编成了《福音书》,流传至今的有《马可福音》、《马太福音》《路加福音》和《约翰福音》四种,并构成《新约圣经》的主要内容。
天国思想反映了早期基督教徒的社会观,一是反对富人的贪婪和罗马的暴虐统治;一是朴素的社会平等思想。后者反映在宗教上,就是所谓的在上帝面前人人皆平等,人人皆有罪,上帝救人人,忍受人间苦,死后升天国。最早的基督教徒多是奴隶、被释奴隶、手工业者、城市平民等下层社会民众。他们在城镇组织一些小规模的公社,以十字架为标志,过财产共有的生活,信徒一律平等地在一起聚会、听道、祷告、聚餐、互助。使徒是这种公社的组织者、传教人,募集捐款供公社需用。公社的领导人是长老和执事,后来又增设财务监督。到2世纪末,各城市的公社逐渐联合而成立教会。
从早期基督教的思想和活动来看,主要是下层人民追求平等自由的社会运动。他们反对罗马统治,不信奉罗马旧神,不崇拜皇帝,因而遭到了残酷镇压。公元64年,尼禄皇帝对基督教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迫害,杀死了许多基督徒。到公元3世纪中叶,罗马帝国各地的起义风起云涌,连绵不断。罗马政府对基督徒的迫害愈演愈烈,禁止教徒举行礼拜,没收他们的财产,屠杀传道者。然而政治迫害并未能阻挡基督教的迅速发展。
从公元2世纪后半期起,由于基督教的迅速传播,城乡中等阶层的有产居民(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富裕农民等)和其他有产者也纷纷入教。这些人在不同程度上因遭受奴隶制危机的损害而感到惶恐无望,而且这时基督教已从公社转向成立教会,整个罗马,约有5%的人口入了教,教会的力量使人们对它产生了精神上的依赖。各地的教会便利了商人、手工业者的营业活动。有产者加入教会,改变了早期基督教的社会成分,从而使基督教的思想和组织也随之改变。他们向教会捐献财物,加上比较有文化教养,因而在教会内影响较大,并逐步取得了领导地位。同时,早期基督教那种平等博爱、同舟共济、敌视富人、反对罗马的精神也渐趋消失,而劝人驯服、爱仇如己、希冀来世的教义,则被提到主要地位,甚至宣扬既要服从善良的主人,也要服从严厉的主人,“把王国给国王,把天国给上帝”等主张。因此,到2世纪下半叶,基督教经过演变,其主导势力已是富有者和奴隶主。
在三世纪时,基督教得到了更迅速的发展。受到震动和打击的奴隶主、大地主、大商人、官僚,甚至皇帝的亲属,也有一些加入了基督教。教会也有所发展,罗马、拜占廷、迦太基、亚历山大里亚等城市,成为其所在地区教会的中心,并渐渐发展成为领导所在地区教会的上级教会。教会的领导权转到了大有产者的手中,基督教从而失去了被压迫者宗教的性质,逐步蜕变为剥削阶级手中的工具。公元392年,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宣布基督教为罗马国教,基督教由原先被压迫民众的宗教,终于完成了与帝国政权的结合,成为统治阶级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