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登湖》读后感2500字

  • 2021-02-08 15:18
  • 读后感
  • 作者:小编
  • 来源:网络

  《瓦尔登湖》读后感2500字:月夜魂/文。我翻书不多,但每每翻完一本,总喜欢涂鸦一番,不敢言“读后感”,大抵是对自己的感言不够自信,所以总说“读后”,是不是感悟,并不在意。

  原来你是这样一本书!也许听过书名《瓦尔登湖》,也许没有听过,看到密友手边放着一本,作者是美国的亨利?戴维?梭罗,我脑子猜想这大概是一本浓情散文类书籍,或是一碗鸡汤,并不是我爱翻的类型。只是临近春节,突然想让自己更慵懒一番,于是拿起翻阅,想象着拉萨的阳光、午后的咖啡,斜躺于沙发,应是一种美妙地享受。

  书中内容描述的是一个半世纪前梭罗在瓦尔登湖独居的日子里所见所闻、所思所考,所以书本推荐标准了这是一本集文学、哲学与博物学于一身的书籍。我看的这个版本是由李继宏翻译,文字没有过度优美,恰到好处,读来非常舒心,还能学习一些现在已经不常用但是略显古典的词汇,这些句子和词汇,就如一个优雅的女子,没有浓妆艳抹,也没有素面朝天,让人心旷神怡。而那些富有哲思的句子,虽然时隔快一两百年,依旧适用当今时代,不论中外。

  梭罗的乡下生活,在我人生头20年,有所经历,只不过我没有搭建屋子的能力。但是梭罗烧柴火,我也烧柴火;梭罗种豆子、种土豆,我也种瓜果、捡土豆;梭罗没事看花鸟虫草、抓狗头鱼,我也逗鸟溜虫吸猫撸狗、捉螃蟹;梭罗……梭罗反思着人类物质生活、开发自然,而我盼望着长大,思索着这辈子做些什么才不至于在世界枉存。

  不过,这本书的最后几个章节,写瓦尔登湖的冬天,冬天的动物、冬天的湖,太过博物,略显科学,不那么有趣。不知道是梭罗经过几年,想说的尽说了,或者已经急切地期盼热闹的人群,不再有更多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

  时代背景:

  瓦尔登湖的日子,美国已经独立半个多世纪,处在南北战争之前,正孕育着第二次工业革命。从书中也可以看出来,梭罗描述的重要机械,是他能够听到列车,他把它形容成铁马,声音比作嘶叫,它象征着一个新的时代到来。这个时代里,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始了新一轮的开发利用,比如那家开垦土地的爱尔兰人,凿冰的工人,带着狗打猎的猎人。19世纪的矿业也是美国最主要的产业,不过在梭罗笔下未出现相关描述。似乎只要有好的资源,都会被掠走,梭罗能够居住在瓦尔登湖,也是因为那是朋友新买的土地,说白了,梭罗蹭了一块地,免费使用着。对自然资源的激进占用,反映当时的人们变得越来越贪婪,越来越虚伪,而瓦尔登湖的宁静正逐渐失去,树林逐渐稀疏,连某些猎物也不能被轻易打到。

  极简主义生活:

  虽然极简主义这个词目前被很多人歪解、误解,包括我本人也没有对它有一个具体的概念描述,但是我似乎又找不到一个更好的词来归纳梭罗在瓦尔登湖的生活。虽然极简主义是来源于上世纪的艺术界,只是后来才被用于生活、事业、思想、社交等领域,但是也不妨碍我们去归纳一个上上世纪的人的无欲无求。

  在大自然,显然没有梭罗必须的生活物品之成品,所以他到湖边的第一件事是盖一间房子,有房子才有生计,但对于房子的需求仅仅是满足遮风避雨和保暖,而对于那些继承农场、房屋、牲畜和农具的同乡,梭罗同情他们,他认为这些人被土地绑架,是土地的奴隶,这和现在中国的房奴[]是一样的,也许我这么比较是自我安慰,因为我尚不是房奴,也没做成房奴。他吃的也很简单,生活在湖边和森林,可以尽可能地吃到各式野果、自己种的蔬菜作物、钓的鱼等等,但他有什么吃什么,不去为一日三餐烦恼,认为那是一股可怕湍急的漩涡。对于物质的需求降至最低,满足自己最低的物质需求,梭罗的日子看起来过得很从容。

  但他显然没有与世隔绝,有很多爱看热闹的人去打扰他,也有慕名而来与他交流探讨的人,他也去镇上散步、聚会,去其他农场,不过是放弃了众多无效社交。关于他如何处理家里人太多又没有充足食物的情节,到也几分有趣,谁说现如今用不上他那些技巧呢,谈天说地成为一种精神上、语言上的“食物”,说吃饭就显得低俗了。

  阅读与观察:

  小屋里梭罗认为最值钱的东西,大概就是别人认为最不值钱的东西,就是书籍,他专门就阅读写了一个部分。只读世界经典的他,认为他的住所显然更适合思考与严肃的阅读。这种景象倒是让我回忆起在鄂西大山的木屋生活,虽然短暂,到也有几分相似,只是我弱读书,但重观察没有问题。他关于读书的见解,显然也是适用于我们的,比如他说读了一本薄薄的游记,就觉得很惭愧,等于白读;读希腊文的作品,又因晦涩难懂,无法深入理解;现在粗制滥造的出版社推的书虽多,却无助于读者与作品人物的距离。这就告诉我们,读书环境的重要性、读经典的重要性、语言的重要性和出版社的重要性。

  除了读书、睡觉和与人交流之外,梭罗在瓦尔登湖其他所有时间,大概就只有观察这么一件事了,他对湖、动植物、地理、气候等等一切的观察,应该不仅仅是记录,而是在等待,等待那个顿悟的瞬间,这个顿悟能让人豁然开朗、获得新生,从而超越自己、面对往事万物而淡然处之。

  有人说《瓦尔登湖》就是梭罗的自言自语,不知所云,完全无法阅读;但对于我来说,却是十分亲切、三分熟悉,如果我告诉你,在我还不完全会走路的时候,我可以在树荫下、田边地头独自跟花草蚁虫玩上大半天;无聊的时候,逼着一只又一只墙脚的蚂蚁必须垂直向墙上爬,一直爬到窗台才算胜利;我还会对着一颗草想象,如果我是这棵草,天呐,我日夜不能动,四季不能移,下雨下雪刮风了怎么办,得是多么痛苦,我生长、抽叶、开花、结果又为了什么呢,生长一番,什么也没留下!至今,我都认为,不能活得像一棵草一样,我们很幸运,因为我们是人,可以思维,可以交流,可以走动,可以主动活着,而且可以主动活得有趣。不要问我何为有趣,我还不够聪明回答这个问题,至少不要被周围的谎言影响主见,终日限于后悔、抱怨,追求过好今天,大概就会有趣很多。

  我觉得梭罗下面这段话还是受用的:“让我们把自己安顿下来,好好地工作,用力去踩踏脚下的烂泥,那由成见、偏见、传统、谎言和表象搅成的烂泥,去踩那遍布全球的脏水,那污染了伦敦和巴黎、纽约和波士顿和康科德、教会和国家、诗歌和哲学和宗教的脏水,直到我们的脚触及坚硬的底部和安稳的岩石,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现实,然后我们说:“没错,就是这里。”有了这个立足点,你也许可以在洪水、迷雾和烈焰之下,建立一面墙壁或者一个国家,或者安全地竖起一根灯柱,又或者可以安个测量仪,不是测量尼罗河水位那种,而是测量现实的,以便将来的世代能够知道,谎言和表象的洪水曾经积聚得有多深。”

相关故事

精彩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